✔ 最佳答案
三公:
A. 丞相:是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輔佐皇帝總理百政,有左右丞相之分。(丞相一職始於戰國時期的秦國,秦稱丞相或相國;西漢稱相國、丞相或大司徒;東漢稱司徒或丞相。)
B. 太尉:為協助皇帝總領全國軍事的最高長官。(太尉是由戰國時期「國尉」發展而來,由太尉到郡尉、縣尉,是為中央至地方的軍事領屬系統。西漢初沿置太尉,至武帝建元二年罷。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馬冠軍將軍之號。到了東漢,司馬與太尉官職常更迭互置。)
C. 御史大夫:相當副丞相,總領圖書秘籍,四方文書奏章以及監察和彈劾百官之職,故實權有時超越丞相,彼此互相制約,是故丞相府及御史府常被稱為「二府」。(御史大夫是由戰國時各國的御史發展而來的。當時在國王身邊主要是記事。秦統一後隨著組織機構的擴大,設了御史大夫為眾御史之長。西漢成帝時,御史大夫更名大司空,哀帝時再改為原名,是後此兩種稱呼互相更迭。)
(2) 九卿:
A. 奉常:掌宗廟禮儀,即管皇家祭祖的一個家務官。(西漢景帝時改稱「太常」。)
B. 郎中令:是負責宮廷警衛之官,守衛宮廷門戶。(西漢武帝時更名「光祿勳」。)
C. 衛尉:掌管宮門衛屯兵,統率衛士,負責皇城警衛。(景帝初一度更名大夫令,後復原名。)
D. 太僕:管理皇帝的車馬及馬政。皇帝出行,親自為皇帝御車。
E. 廷尉:負責司法審判及管刑獄。(景帝時一度更名大理。)
F. 典客:管與少數民族的交往事務。(武帝時改稱「大鴻臚」。)
G. 宗正:掌皇室親屬事。(西漢平帝時更名「宗伯」。)
H. 治粟內史:管全國農田穀物及財政經濟等事務。(景帝時更名「大農令」,武帝時改稱「大司農」。)
I. 少府:掌山海池澤之稅及皇室雜務、宮中供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