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出現的電話

2008-11-25 11:47 pm
中國最早出現的電話
??係幾時啊???

回答 (2)

2008-11-26 6:34 am
✔ 最佳答案
中國開始有電話,是在1881年。當時上海英商瑞記洋行在上海租界內開辦華洋德律風公司,架起市內電話線路。從此中國出現了電話。1900年,上海南京電報局開辦市內電話,當時只有16部,這是中國自辦市內電話的開始。中國的長途電話也開始於這一年。

光緒八年(1882年)夏,英國人皮曉浦在十六鋪與正豐街之間連接電話線,兩端各設公共通話室,裝有電話機,通話一次收36文製錢。光緒二十四年英美租界工部局創設"華洋德律風公司",開辦電話業務。


北京頤和園的研究人員查證,清末在萬壽山與當時的外務部之間建有一條慈禧專線。
《北京日報》報道說,這條建於1902年的電話專線也是史書記載的最早的中國皇家專線,比故宮的早了8年。
清代《郵傳檔》等有關書籍記載,1902年慈禧從西安回鑾後常住頤和園,爲了方便其與外務部的聯繫而架設了首條皇家電話專線。
1908年又
架設了頤和園“水木自親殿”至西苑(今中南海)“來薰風門”東配殿的慈禧——光緒專用電話專線。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1.gif




2008-11-27 01:12:28 補充:
西元1877年(光緒三年),當時駐英公使郭嵩燾受到當地人的邀請參觀剛發明的電話,並且親自體驗電話的功能,在日記裡將電話稱為「聲報機器」,並說明了感想,認為當時電話的傳聲效果很不清晰,但郭松燾的「電話初體驗」為中國人留下寶貴的紀錄。等到光緒十八年(1892)曾奉命出使的官員薛福成,在著作中留下「電報之法奇矣,德律風則奇之又奇」的記述。電話在中國的出現源自商業需求,以當時電報的發展為基礎,光緒七年(1881)年丹麥大北公司在上海租界架設電桿、裝設電話,使上海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數擁有電話的城市之一。

2008-11-27 01:15:40 補充:
電話在中國

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在中國掠奪土地和財富的同時,也爲中國帶來了近代的郵政和電信。1900年,我國第一部市內電話在南京問世;1904年至1905年,俄國在煙臺至牛莊架設了無線電臺。中國古老的郵驛制度和民間通信機構被先進的郵政和電信逐步替代。

2008-11-27 01:16:02 補充:
中華民國時期,中國的郵電通信仍然在西方列強的控制中。加上連年戰亂,通信設施經常遭到破壞。抗戰時期,日本帝國主義出於戰爭需要和企圖長期統治中國的目的,改造和擴建了電信網路體系,他們利用當時中國經濟、技術的落後和政治制度的腐敗,通過在技術、設備、維修、管理等方面對中國的通信事業進行控制。

1949年以前,中國電信系統發展緩慢,到1949年,中國電話的普及率僅爲0.05%,電話用戶只有26萬。

2008-11-27 01:16:15 補充:
1949以後,中央人民政府迅速恢復和發展通信。1958年建起來的北京電報大樓成爲新中國通訊發展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十年“文革”,郵電再次遭受打擊,一直虧損,業務發展停滯。到1978年,全國電話普及率僅爲0.38%,不及世界水平的1/10,占世界1/5人口的中國擁有的話機總數還不到世界話機總數的1%,每200人中擁有話機還不到一部,比美國落後75年!交換機自動化比重低,大部分縣城、農村仍在使用“搖把子”,長途傳輸主要靠明線和類比微波,即使北京每天也有20%的長途電話打不通,15%的要在1小時後才能接通。在電報大樓打電話的人還要帶著午飯去排隊。

2008-11-27 01:16:26 補充:
1978年,全國電話容量359萬門,用戶214萬,普及率0.43%。

改革開放後,落後的通信網路成爲經濟發展的瓶頸,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政府加快了基礎電信設施的建設,到2003年3月,固定電話用戶數達22562.6億,移 動電話用戶22149.1億戶。
參考: wenwen
2008-11-26 11:24 pm
西元1877年(光緒三年),中國首位駐英公使郭嵩燾受到當地人的邀請參觀剛發明的電話,並且親自體驗電話的功能,在日記裡將電話稱為「聲報機器」,並說明了感想,認為當時電話的傳聲效果很不清晰,但郭松燾的「電話初體驗」為中國人留下寶貴的紀錄。等到光緒十八年(1892)曾奉命出使的官員薛福成,在著作中留下「電報之法奇矣,德律風則奇之又奇」的記述。
電話在中國的出現源自商業需求,以當時電報的發展為基礎,光緒七年(1881)年丹麥大北公司在上海租界架設電桿、裝設電話,使上海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數擁有電話的城市之一。
電話開辦初期,在租界使用風氣不盛,洋人亦鮮少裝用。在大北公司於上海裝設電話的同一年,上海英商瑞記洋行首先與大北電報公司訂立合同,獲得「第一號」的稱呼,普通報電話須先表明號數,唯獨打電話到瑞記洋行可直稱瑞記,此種通話便利性帶領了電話的裝設。光緒九年(1883)英商「中國華洋德律風公司」承接大北電報公司電話交換所的全部資產,裝設室內電話,實行租界內通話統一管理,經營期間還對用戶提供中午十二點電話報時服務。而後天主教傳教士嘗試將上海徐家匯的電話線拉到英、法租界各洋行,利用電話開啟了預報氣象的業務。
繼大北公司在上海架設電話網絡後,列強以競賽般的速度,爭奪晚清中國各地電話業務的經營權。光緒二十六年(1900)後,丹麥商人在北京與天津架設電話,而俄國在東北,德國在膠州灣先後開辦電話業務,數年後漢口、廈門洋商接踵為之。中國的電話業務利益遂掌握在外商手中。盛宣懷1899的上疏中:「沿江沿海通商各埠,若令皆設有德律風,他日由短線而達長路,由傳聲而兼傳字,勢必一縱而不可收拾,不特中國電報權利必為所奪,而彼之消息更速于成,防備不早,補救何從?」的這段話,可以瞭解當時洋商在華經營電話業務的狀況。
1907年2月,郵傳部電政總局以商辦電話為基礎,在上海南市東門外設立上海電話局,開業時有用戶97家,打破了自1882年起由外商壟斷電話業務的局面。當時申請安裝的用戶很少,電話局採取免收租費的優惠獎勵,並與華洋德律風公司協商,希望華界電話與租界並線。當時租界電話用戶已逾千戶,華界電話不及百戶,且華界打入租界的電話次數較高,華洋德律風公司以話費收入分配不均拒絕了這項建議,於是電信局只好強行規定,華界用戶凡申裝打往租界的電話,須同時裝設一門華界電話,以與華洋德律風公司競爭,由此可窺見當時中國與洋商在電話業務經營上的優劣。
晚清電話網絡的架構,是倚靠通商口岸洋商的努力為基礎,漸次往內陸推進的。當時清廷正處於開辦電報的初始階段,無法阻止洋人在華經營電話業務的行動。光緒二十五年(1899)十一月,當時的電政督辦盛宣懷以電話規模已具,呼籲上級應轉而注視電話的經營,奏准將電話聘由電報局兼理,先從南京試辦,並勸募商辦,以電報餘利為推廣電話所需,如此意欲防堵電話利權的外溢。一開始專供官方通話,增加設備後,兼供民用,並逐步擴及廣州、天津、北京、上海等各大都市,中國近代電話通訊網絡由此基礎而構成。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16:2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1125000051KK0081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