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反正都是為亡者做最後的事,假如閣下相信回魂夜之說法,而亡者是最後機會到陽間見親友最後一面,為什麼還要外出?如果外出了日後會否有遺憾?那就請閣下三思而行。
「回魂夜」為道教儀式。相傳死者赴地府前因思念家人,其靈魂會於死者去世後第九日至十八日,由鬼差及祖先相伴回家。按死者的年齡、性別、出生及死亡的日期和時間,可推算出亡魂會在甚麼時間回家。在回魂夜當日,家屬會在死者故居的客廳擺放一桌飯菜,象徵亡魂在上路前宴客道別。飯菜通常包括燒鴨、齋菜以及去殼的熟鴨蛋。按傳統的說法,若亡魂曾回來,鴨蛋的表面會留下亡魂的印記。而家屬在亡魂回家期間,要迴避亡魂,守在房中。
回魂夜生人迴避
在中國傳統觀念上,早就否定人死如燈滅的說法,認為除肉身外,人還有靈魂,死後靈魂依然存在,否則就不會出現祭祖之類的習俗。與此同時,普遍中國人還深信親人死後不久會回魂,回家見家人最後一面之後才上路去。既然生前分屬親人,何解在回魂夜當晚,家人需要迴避呢?另外,回魂日數怎會人人不同?以下便為大家逐一解答。 uCk"sr,W M
回魂之說是否導人迷信,可謂見仁見智,或許這純粹出於家人對死去親屬的一份掛念,寧願相信親人在死後靈魂仍然不滅,還會回家探望自己。而古往今來,無數經歷過回魂夜的人都稱在當晚聽到腳步聲、鐵鏈聲,翌日一覺醒來,更發現祭品有被移動過和咬過的痕,以及地上有不尋常的腳印,他們言之鑿鑿,令人對回魂之說更深信不疑。 &j^(`\_Q6A
$QVR4[*K[5W-o [0k
殺生拜祭加重罪孽e&Nod4R^;H
自古中國人對已故親屬都存有一種敬畏之心,因此才會進行一連串祭祀儀式,正如「頭七」,即在親人去世後第七天進行祭祀。依照傳統習俗,應拜足七七四十九日,但現代人多忙於工作,過了「頭七」,就直至第七七四十九日才進行第二次祭祀,此做法稱為「切七」。此外,在回魂夜當晚,死者家屬會在居所中用香燭和祭品進行簡單的拜祭,又會準備死者生前最喜歡吃的東西,讓其魂魄在返抵家時享用。如家屬篤信佛,更不會宰殺牲畜為祭品,因為此舉會加重死者的罪孽。^G|,|r_
z
有死者親屬還會在回魂夜於屋內四周和大門地上撒香爐灰,藉以測知去世家人有否回來。當回魂夜的祭祀儀式完成後,親屬便要立即返回睡房休息,即使在回魂時段聽見房外有任何風吹草動,都不能走出房外察看,一來表示對死者的尊重,二來若然給死者看見親人仍在活動,可能會依戀人間,阻礙輪迴。另外,回魂又稱「回煞」,古代的陰陽家深信,死者魂魄返舍之日會有「凶煞」(即牛頭馬面)隨行,故生人有必要迴避一下,免得發生衝突。 Zs4wAqV7Pt^
天干地支算回魂夜RscT/qo6[v
回魂夜過了,不少人都報稱香燭只有部分燃燒盡了,有人解釋此現象代表去世親人僅拿了部分香燭上路,餘下香燭代表福蔭,留給家人享用。l4i \0z`!o!b,M$g
另有一說法,指回魂夜並不止一晚,而是一連兩晚,第一晚稱為「私歸」,死者可自行回舍;第二晚則為「正歸」,有「牛頭馬面」陪同,天一亮便要隨之上路,與陽間的親人永別。八度網上論壇IF#wk*`#gz ~%g
;a!@_l)J
如死者家屬選擇以道教進行殯儀儀式,在靈堂之內會貼上一張由「喃嘸佬」所寫的黃紙,上面寫死者的魂頭高度、何日何時回魂、回魂時在哪個方位入、哪個方位走等資料。而因為回魂夜是以死者去世當日的天干地支推算出來,所以每個人都不盡相同。
道教中人相信,人死後魂魄會暫時分開,魂會留在地面,魄則鑽入地下,所謂「魂頭高度」,應是魄鑽入地下的深度。如死者去世當日的天干地支為丙戌,因丙為七呎,戌為五呎,兩者相加便等於一丈兩呎,即表示魄會鑽進一丈兩呎深的地底,而魄會以一日一呎的速度回升,所以死後十二日便會跟地面的魂再次會合,之後就可以回舍見親人最後一面,換言之,他的回魂夜便是死後的第十二日。
圖片參考:
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1.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