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綠茶是未經發酵的茶葉浸泡出來的味甘清香
「抹茶」是由「碾茶」利用石磨磨成之粉狀物,其粒徑通常為1~20微米﹙萬分之一公分﹚,大部份的粒徑在3微米以下,於超微粉碎,目前產製抹茶的國家僅有日本而已,其相當產製之抹茶主要供應日粉茶道﹙抹茶道﹚之用。抹茶價位極高,一般茶葉﹙煎茶、玉露茶等﹚在日本零售價是以百公克為計算單位,而抹茶是以十公克為計價單位。但因抹茶主要使用於茶道,因此消費量並不大,近年來日本國內碾茶﹙抹茶之原料茶﹚的年產量約800公噸,抹茶在日本被視為珍貴上品綠茶,有「抹茶碧玉」之稱,是形容「其色如碧、珍貴如玉」。因為它在栽種的過程中,從幼株到成株都是用槄草覆蓋保護,所以也有「覆蓋茶」之稱,採摘下來的綠茶最嫩的嫩芽,立即蒸過,磨成粉,不發生氧化也不會有發酵作用,因此能維持綠的原色。加上抹茶含有豐富的葉綠素、兒茶素、維他命 C、E 及β胡蘿蔔素等,具有防宿醉、分解毒素及養顏美容功效,因此,一直是最受日本人喜愛的茶品,但味道較苦澀。
抹茶:製作抹茶從栽培到採摘都非常講究,茶園必須特別注意管理,每年僅利用春茶製作,5月中旬採摘前20天,就要在茶樹上面搭棚遮蔭,所採茶菁用蒸菁風冷乾燥,做成原葉『碾茶』,碾茶再精製拔莖,分級製成所謂「薄葉」,薄葉再以石磨用每分鐘60轉的速度,在攝氏19度的恆溫中,緩緩磨出翠綠色的粉末,這些粉末就是抹茶〈每一石臼一天最多磨出一公斤〉。抹茶平均粒徑為3 微米,是超微的粉狀物,可懸浮在熱水中,不沈澱,因此可供抹茶道以茶筅點茶,呈現鮮綠的茶湯,久置亦無沈澱現象。
唐宋時浙江餘杭徑山寺盛行圍座品茶研討佛經名稱『茶宴』,所用茶葉即採用─蒸碾焙乾研末的─抹茶。當時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國習取中國文化,佛教高僧榮西禪師到徑山寺研究佛學,回國後將徑山寺『茶宴』和『抹茶』製法傳至日本,啟發日本『茶道』文化。
粉茶:粉茶或稱茶粉是利用粉碎機將傳統茶葉〈市售多以綠茶製成綠茶粉〉研磨成粉末,其平均粒徑最細只達50~40微米,是抹茶平均粒徑的13~16倍大。台灣茶改場亦已利用國產研磨機具,開發利用旋風分離研磨技術製造粉茶,其粒度大小約80目~200目。粉茶無法懸浮在熱水,久置即產生沈澱;此即為抹茶與粉茶最大差異處。
粉茶以供作加工食品之配料為主,如茶葉餅乾、茶葉蛋糕、茶冰淇淋的製作,日本已有成熟之商業化生產。目前台灣在市面上也可見到茶糖、茶餅乾、茶麵條、茶餃子皮、茶蛋糕、茶麵包、茶饅頭、茶米糕等以粉茶調製的糕點食品。
若想在日本買抹茶粉, 可以到大阪附近的宇治. 宇治茶十分有名, 那裏的商店街有幾家抺茶店, 應該可以找到剩抹茶粉.
參考資料: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5122409163
http://dailing.blogspot.com/2008/10/blog-post_25.html
http://www.city.uji.kyoto.jp/view.php?contents_id=1555&parent_id=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