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摩西是以色列民族空前絕後的領袖。他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法律家,文學家;他也是一個先知。申命記34:10-12說:“以後,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耶和華打發他在埃及地,向法老和他的一切臣僕,並他的全地,行各樣神跡奇事。又在以色列眾人眼前顯大能的手,行一切大而可畏的事。”他所著的摩西五經,不僅在舊約中占重要地位,在新約中也占重要地位。主耶穌說:“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凡指著我的話,都必須應驗。”摩西的名字在新約聖經中提及七十九次之多。
在摩西的一生中可分三個時期,每一個時期都是四十年。第一個時期是在埃及;第二個時期是在米甸曠野牧羊;第三個時期是蒙上帝選召,領導以色列民出埃及,過紅海,經曠野。
第一個時期在埃及,其中有孩童時期和為學時期。其父母暗蘭和約基別均屬利未支派,是虔誠事奉主的人。當摩西在孩童時期,長在母親懷裡,可以從母親的膝蓋認識上帝;從母親的言語聽到上帝的聲音;從母親敬虔的生活,建立他信仰的根基,造成他偉大人生的基礎。我們相信這一位難得的母親,一定常常把以色列人的歷史故事講給米利暗、亞倫和摩西聽,使摩西在孩童時期就知道本族的傳統;有認識上帝的知識,並知道自己是上帝的選民,與埃及人是不相同的,這一些故事在摩西心中必定留有深刻印像。雖然起初沒有產生什麼效用,但以後其影響力就顯出來。
上帝的安排往往是奇妙莫測的。上帝知道摩西將來要擔負艱巨而繁重的工作,必須要受過高深的教育。首先,上帝巧妙地使摩西母子重聚,讓摩西在幼年時能夠領受母親、宗教和種族的教育,使他有機會明了上帝對以色列民的旨意,和同胞所受種種虐待的痛苦,以增長他的民族志誠。以後,上帝又安排他第二階段的教育,使他進入王宮,受王室的教育。當時的埃及,乃是文明大國,有許多博學之士作摩西的老師,教導他各種知識,以致青年時代的摩西,天資發展,盡得了埃及的一切學問,如司提反所說的“摩西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說話行事,都有才能。”這是上帝奇妙的安排和造就,預備他成為以色列民的領袖。摩西雖然有信心,雖然有愛同胞的心,以救同胞為己任;只是他依靠自己的聰明,在他所行的事上,不認定上帝所定的時候和方法,僅憑自己的眼光。
第二個時期在米甸曠野牧羊。
上帝揀選了摩西,安排他到米甸的曠野牧羊,乃是要造就他,訓練他,使他成為一個合適的器皿,作屬靈的領袖,與上帝同工,能率領以色列民出埃及,過紅海,到曠野事奉上帝。以色列民沒有經過訓練,乃是一群軟弱如羊的民眾,需要一位有牧羊經驗的人來率領。上帝訓練摩西借牧羊的工作,磨盡他的脾氣、嗜好、雄心,使他變成一位溫柔、謙卑的人,能以承擔上帝的重托。
摩西的信靠順服也勝於世上的眾人。上帝怎樣說,他就怎樣做;上帝說多少,他就做多少,不加不減,對上帝忠心,不顧自己的損失。摩西蒙上帝選召之後,領以色列民走曠野道路四十年之久。其間沒有一次他擅自決定當走的路,也沒有一次他用自己的辦法去應付困難。後來,上帝吩咐他支搭會幕,指出他當如何做法,他每一樣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的去做。掃羅王雖然是上帝所選召的,但他後來沒有聽從上帝所吩咐的,被上帝廢棄不用。這是作我們的鑒戒,叫我們知道上帝喜悅
在曠野,不但吃不到王宮裡的珍饈美味,連要喝一點水也很困難。與以前比較真是有天壤之別。他沒有一句怨言,有人說:驕傲最容易發怨言,摩西在曠野受苦四十年之久沒有一句怨言,可見他是多麼謙卑,多麼順服。當上帝呼召他負起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的使命時,他回答說:“我是什麼人?”他一點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學問、知識,他覺得自己一無所有,是不配作這神聖偉大的工作。
摩西結婚以後過著簡單而默默無聞的牧羊生活,雖然如此,他的心卻未忘記自己的同胞,在水深火熱之中受盡埃及人的逆待。從他為長子起名為革舜,便可看到;革舜是寄居之意思,是暫時之意;表達他的心意是想有一天再回到原來的地方,作原來的工作,擔負自己的責任。第二子起名叫以利以謝,意即上帝幫助了我。他真是仰望上帝的幫助,不是依靠自己,這是他蒙上帝揀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