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MK 女 ( MK妹) 指貪慕虛榮或只愛盲目追逐潮流,無所事事的不良少年,言行與品味低俗。
MK文化,為香港地道用語,即旺角(Mong Kok)文化,是香港獨特的社區文化,是近年由潮流文化所帶出的。由於旺角區是香港主要售賣潮流物品的集中地,亦有很多針對年輕人的娛樂場所(如:卡拉ok和戲院)和商場,漸漸成為很多追求潮流的年輕人人結集和約會的勝地。而MK人則是專指旺角地區出沒的部份年輕人,但並不一定指為居住於旺角區的青少年。一般來說,男性俗稱為MK仔,女性則俗稱MK妹。有部份人帶貶抑性質地以MK人統稱他們,指責他們貪慕虛榮或只愛盲目追逐潮流,並且歸類他們為無所事事的不良少年,言行與品味低俗。
他們的衣著是會隨著當是潮流而改變的。例如,今時今日的MK 人大多不會再穿著黑色衣物、喇叭褲等;現在的MK 人因受了日式的朋克文化及視覺系衣著影響,他們大多愛穿著花花碌碌的上衣及窄腳褲。
特別留意的是,MK 人是不會自稱為「MK 人」的,因為此字含貶意,而且他們亦不認為自己的行徑、衣著有問題。
MK人的一些坊間定義
誇張打扮。(例: 個子矮小而配以很高的髮型;胡亂配搭一身的名牌衣著)。
紋身 (例:一群MK人或MK人情侶在貼紙相炫耀紋身)。
喜愛抽煙。
個性容易衝動。
談吐中充滿著無意義的句子或粗言穢語。
喜愛使用一些地方的簡稱,(如稱「花園街」為「花街」,「旺角電腦中心」為「旺電」,「潮流特區」為「潮特」。部份亦廣泛流行成為其他香港人的慣用語。)
喜愛使用一些其他香港人不懂的詞語,俗稱潮話,意指潮流人的用語。為香港地道用語的發源地區。
討論話題主要為本地歌曲、衣著、低俗笑話和嘲笑其他社會人士或弱勢社群。
喜愛穿著全身黑色衣物,仿照香港電影古惑仔的造型。
MK人的社會地位
MK人作為社會體系中一個經常被輕視,特別希望被重視的種群,在社會中的作用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社會上一些不正常的價值觀。 由於他們標奇立異的行為及裝扮,很容易被社會人士視為浮誇或不正常。由於價值觀的衝突,不少網上與報章的評論也對MK人口誅筆伐,MK人漸漸在社會中被隔離,成為一孤立社群。
「港女」,一般是指香港女性,但在網上,其含義和用法卻有所不同,多指擁有某些不良特質的香港女人,如自戀、自命不凡、拜金、崇外、漠視他人權利等;甚至可以是一個社會現象。「港女」一詞在網上引起十分大的爭論,有意見認為其意思的認受性不足。
2008-11-14 10:03:07 補充:
罵戰中的一個虛詞港女,於傳媒本來是「香港女性」或「香港女子」的簡寫,如《 世界麻將大賽港女爭王》、《港女疑在澳失蹤》等。但在網上,「港女」一詞則是指現今香港的其中一個族群。「港女」者,並非如表面泛指香港的女人,實際上是指「擁有不良特質」的香港女人。但究竟擁有甚麼特質才是「港女」?甚麼女人才不是「港女」?迄今還未有定論,但有不少人士和網站均嘗試對這個詞語下定義。但若要見識這個詞語被虛詞化,則非上高登討論區一趟不可。在高登,「港女」的定義公認是貪錢以及性格頑劣的女性。事實上,這類女性在世界各地都存在著,但為何此類女性大多生於香港並到處作惡?目前仍未有合理解釋或答案。
2008-11-14 10:03:23 補充:
而「港女」一詞的定義亦越來越模糊和無所不包,故開始令某些網民反感。有網民更陰謀論地認為,批評「港女」的人都是因為欠缺異性緣,不受香港女性的青睞,所以才製造「港女」一詞來中傷香港女性,然而這種回應手法令討論更加趨向罵戰,尤其是所謂「港女」和「毒男」之間的對罵。
但查實在「港女」一詞出現之前,已有「拜金女」一詞存在——意謂「見錢開眼的女郎」,跟「港女」一意大抵相近;而「港女」的一詞泛濫出現,的確是跟香港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起的經濟急速發展及女性地位的改變有關。 「港女」在這幾年間漸見於各媒體及網上討論區中提及,網上並且開始有別稱出現,如「膠雞」、「MK姣西」等具貶斥的字詞。
2008-11-14 10:03:39 補充:
有人亦指出,香港的網上討論常常有虛詞化的傾向,即爭論者為了佔領道德高地,令對方無地自容,便爭相製造帽子。隨著港女一詞的定義日益擴張和模糊,不滿意港女受批評的人亦逐漸製造另一個概念來作反擊,正是港男或更到位的毒男,毒男只是指女性緣份低的男士,但在網上罵戰中,其定義得以茁壯成長,包括未曾拍拖的人、愛上網的人、內向的人、社會地位低的人、無錢的人、愛看動漫的人。爭論雙方各自企圖為對手訂造一頂無所不包、但世上不存在的帽子。
2008-11-14 10:06:40 補充:
網上世界被指成為了「有恃無恐的野孩子」。亦有學者分析, 「港女」的出現,可能是網絡自由言論之下的產物,因為網民的批判不需要理據,志同道合者即可以發出並附和對「港女」不滿的宣言,對「港女」發出一股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