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戒律是要學的,不能斷章取義,否則何謂「經、律、論」三藏呢?戒律中有「開、遮、持、犯」,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
真正佛弟子必定有持戒守法…我們學戒不能死在戒條裡,死在戒條裡是錯誤的。一定要知道佛制定戒律的目的和因緣。他為什麼要制這個戒條,戒條教我們怎麼去做,怎麼去修,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應用,應用這些戒條會得什麼樣的功德利益,這些都要清楚。如果沒有搞清楚,形式上受戒沒有用,不但沒有用,那是罪過。
…每一條戒制定的因緣不曉得,目的不曉得,開、遮、持、犯不曉得。開遮是什麼?在某種情況之下有開戒的,開戒不是破戒,不是犯戒;某種情況不能開的,不許開的叫遮。可見戒條也不是死的,是活活潑潑的。
保衛國家的軍人是就是三種布施的其中一種:無畏布施,「畏」是恐怖,身心不安,有恐懼害怕。能夠幫助他人離開一切恐怖,使他身心安穩,這一類的布施,叫做無畏布施。有些年輕同修受了五戒、菩薩戒,服役被派到前線,問我能不能殺敵?殊不知軍人的職責就是無畏布施。為什麼?軍人在前線保障後方人民安居樂業。敵人來攻,他殺敵人,是無畏布施而不是殺生,不算破戒。
不過,佛教是反對戰爭、提倡和平。因為,戰爭意味著殺害。佛教強烈反對殺害生命,包括人類和低級動物,認為:眾生如我們一樣,都怕受到傷害,因此,要將心比心,給予廣泛慈悲,給予憐憫。佛教以為,戰爭非戰爭所能制止,即使一時制止了,也將埋下另一場戰爭的種子,因為征服引發了仇恨,仇恨又引發了戰爭,形成戰爭的輪迴。仇恨不能止息仇恨,仇恨要用善意才能化解。挑戰不是去傷害而是把慈悲給予。佛陀說:真正的勝利,真正的伸張,不是戰爭上的征服。贏得戰爭,不能贏得和平;贏得和平,恰恰是通過避免戰爭。他說:「非戰非暴力,引向勝利。」
佛陀不僅反對直接的戰爭,也反對從事武器制造、經營。他認為,武器的增多、先進,眾生的受威脅也就增大。佛陀不僅在理論上,提倡和平,反對衝突、戰爭,在實踐上,也是身體力行的。曾經,琉璃王三次帶大軍要去攻打迦毗羅衛國,佛陀三次親勸琉璃王,要他罷兵和解,又有一次,拘利族與釋迦族人在爭奪水源,準備為水一戰,佛陀阻止他們說:「以血換水,請問水貴還是血貴?」兩族人聽後終於省悟,放下干戈。
佛教,不是一個政治性的宗教,所以佛教徒們,不會有政治的欲望。 但是,政治的原則是治理眾人的事,佛教徒既然也是眾人之一,自亦不能脫離了政治而生活。
政治,應該分為政權和治權,政權屬於人民,治權屬於政府。佛教徒,至少應該享有政權的權利,比如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等,佛教徒是必須參加的。近代中國高僧太虛大師,曾主張「問政不幹政」,這是值得重視的。當然,如果是為了急求出離三界而出家的人,縱然是政權的權利也可放棄,無奈在今後的社會卻又必是「任是深山最深處,也應無計避徵徭」的局面!
至於在家的佛教徒們,從事軍政的實際工作,乃是應當的。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熱忱的在家佛教徒,應當要向各方面的各階層去貢獻出自己。
雖然,佛教的五戒之中,禁止邪淫、殺生、飲酒。同時,也將上列的這些行業稱為惡業邪業或不正業。但是,住於海島的人民,如果除了打漁不能生活;住於山區的土人,如果除了打獵就要挨餓;貧困的婦女,如果除了賣淫、賣笑、伴舞等,就不能從事其他的職業來謀求最低限度的生活所需;如果上一代經營屠業或酒業,自己也只學會了屠業或酒業的謀生技能。如果由於這些唯一的求生存的理由,佛教並不要求他們首先放棄了原有的行業再來信佛。
不過,當他們一旦信佛之後,如果能夠設法改業的話,佛教是會積極地鼓勵他們的。因為佛教的宗旨,是在鼓勵大家都能從事於善良而正當的職業。何況那些行業的本身就是一種罪惡,不受戒者,雖無破戒之罪,但仍有其根本性質的罪過。
萬一由於各人實際狀況的原因,無法改業的話,佛教也不以為他們是破戒。因為,信仰佛教的初步,可以僅是皈依三寶。受戒持戒,雖是佛教所希望的,也是有很多功德的,但不是勉強的。如果不持戒,就不必受戒,既沒有受戒,當然無戒可破,也沒有破戒的罪過。如要受戒,受戒的機會,隨時都在等待他們,五戒之中,能受幾戒就受幾戒,如果受了之後,不能持守,也可隨時舍戒,舍了戒再作惡業,也不算犯戒。舍了戒之後,也可以重新再受。要是不舍戒而破戒,破戒便是犯罪!
佛教,非常的寬大。雖然不能受持最起碼的五戒,只要能對三寶生起一念的信心或些微的敬意,就有很大的功德,就是種下了將來必可成佛的善根,何況是皈依了三寶?皈依三寶之後,只要求不另信奉其他的宗教,並不要求非受五戒不可。所以,佛教是不會拒絕任何一個願意信仰的人的。
最後,持戒是為自己防犯「貪、瞋、癡」之念。不是為別人,殺生會傷害自己的慈悲心,變得麻木不仁。其實也只想有一個和諧共存的社會。況且,一切自有因果,互相殺害必定會造成不安。
我是聽師父講經才知道更多佛法,言語失當之處請包涵。佛法廣大無邊,一定要不斷深入經藏﹐才能了解。
參考: 地藏經的啟示,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廿一世紀佛教-瞻望世界和平,正信的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