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周處1除三害劉義慶(世說新語)
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2,為鄉里3所患4。又義興5水中有蛟6,山中有白額虎7,並皆暴犯8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9」,而處尤劇10。或說11處殺虎斬蛟,實冀12三橫唯餘13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14,行數十里,處與之俱15。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16。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17,有自改意。
{注釋}
1.周處:字子隱,西晉人。曾作過御史中丞,後為國戰死。
2.俠氣:仗恃武力,好逞意氣。
3.鄉里:同鄉的人。
4.所患:以(周處)為禍患。
5.義興:周處的家鄉,今江蘇省宜興市。
6.蛟:古代傳說中獨角如龍的動物,民間相傳牠興風作浪,能發洪水。
7.白額虎:額前有一撮白毛的老虎。
8.暴犯:禍害侵犯。
9.三橫:「橫」有乖違之義,故猶言三害。橫,。
10.劇:厲害。
11.或說:有人勸說。
說:[稅],[s2œy3];[shuì]。
12.冀:希望。
13.唯餘:只剩下。
14.或浮或沒:有時浮到水面,有時潛進水裏。
15.俱:一起。
16.更相慶:互相祝賀。
17.人情所患:成為人們心中所憂慮的事物。
-----------------------------------------------------------------------
{番譯文言文}
本文記述了周處為民除害,勇於改過自新的故事。
周處年輕時,是一個凶蠻強橫,喜歡逞強生事的人,被鄉人視為禍害。他的家鄉義興的河中有巨蛟,山中有大虎,經常侵擾百姓,義興人將牠們與周處合稱「三橫」。「三橫」之中,又以周處為首。
有人勸說周處去殺虎斬蛟,希望這三害互相殘殺,最後只剩下一害。周處果然立刻就去刺殺了老虎,又到水裏去擊殺蛟龍。周處和蛟龍在水中搏鬥了三天三夜,鄉人都以為他已經死了,大家正互相慶賀之際,周處竟殺死巨蛟回到岸上。他聽到鄉親以為他死了而慶賀,才知道自己原來被人視為禍害,於是便決意改過自新。
整個故事,情節曲折生動,引人入勝。作者先寫義興百姓有三害的禍患,並以其他二害反襯周處為害之大。作者並沒有交代周處有甚麼劣行,但從「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餘其一」等寥寥數語,便已揭示出鄉人欲除之而後快的心理,周處之惡,不言而喻。接寫周處與虎、蛟的搏鬥,體現了周處「兇強俠氣」的特質。又通過鄉人以為周處已死而感慶幸的反應,終於因周處自我反省而得到解決。三害之首的周處,居然滅除二害,改惡從善,故事結局雖然有些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
這節文字述詳略得當,語言精煉簡樸。周處為害鄉里一節,沒有詳細描述,只用虎、蛟二害為陪襯,但「而處尤劇」四字,已足可令人想像周處的可惡與可厭為害之烈。文末寫周處「有自改意」,雖然只是一筆帶過,但讀者卻可以從中窺探得他的內心世界。周處雖惡,但還是有純良的本質,得知自己原來為鄉人深惡痛絕時,猛然醒悟,從而生出改過自新的念頭。從中讀者可以看出周處其實是一個具有很強的自尊心和反省能力的人。
周處改過自新的故事,印證了「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的古老教訓,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直到今天仍能給我們啟迪。
----------------------------------------------------------------------------------------------------------------------------------------------------------------------------
一作者簡介
劉義慶(公元403-444),出身於南朝劉宋宗室,是宋武帝劉裕的侄子,襲封臨川王,先後擔任過荊州刺史、江州刺史等職。他愛好文學,門下招聚了一批在當時負有盛名的文士。《世說新語》便是劉義慶與他的門客共同編篡而成的。
《世說新語》又稱《世說》,是一本筆記小說集。全書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門,每門少則幾篇,多則數十篇乃至上百篇。內容主要記錄了漢末、魏、晉時期士大夫的言談和軼聞趣事,反映了當時士族的精神面貌和社會風尚。全書語言精煉,善於通過言語和行為的描寫,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徵。此書對後世筆記小說影響甚大,在中國小說中自成一體。書中不少故事,或為後世戲曲小說所取材,或成為詩文常用典故和成語。
二背景資料
本篇選自《世說新語》第十五門《自新》,收錄的都是改過自新的故事。周處是真有其人,但是否有除三害的事跡則難以稽考了。
希望可以幫到你啦~~!!
2008-11-11 21:44:36 補充: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7120900119
↑↑都有番譯文言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