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的習俗 急 7分

2008-11-06 5:50 pm
臘八粥的習俗 急 7分

回答 (4)

2008-11-06 6:25 pm
✔ 最佳答案
腊八节的由来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

其他食俗

腊八豆腐:“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翡翠碧玉腊八蒜: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煮“五豆”: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腊八面: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2012-05-23 1:44 am
挺好的............................。。
--

2012-05-22 17:46:47 補充:
—— 很好 很好很好
----
2008-11-06 11:05 pm
臘八節

臘日和臘八粥的由來:在中國古代,「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動。它的意義,有人認為:「臘」是「合」的意思,臘祭就是合祭諸神;也有人認為:「臘」是 獵」的意思,獵禽獸以便歲末祭祀祖先。

從前的臘日,並沒有一定的日期,大約在冬至後的第十三到三十五天之間,最晚也不會到除夕,大多在二十四節氣的小寒節氣內,落在農曆的十二月,因此農曆的十二月就稱為臘月。農曆的十二月八日,是所謂的「臘日」。這一天,是佛祖得道成佛的日子,傳統上有吃臘八粥的習俗。在民間,吃了臘八粥以後,就開始忙過年了。

吃臘八粥的習俗據說傳自印度,相傳釋迦牟尼在未得道以前,曾經 獨自坐在菩提樹下,靜觀思維,每日只吃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佛祖成道前所受的苦難,便在十二月八日這一天,吃粥以為紀念。而中國自宋朝以後便開始普遍盛行起來,當時在民間有所謂「臘八日」,在臘月八日這天,每座寺廟都要準備「五味粥」敬拜佛祖,完後再分贈給善男信女,大家相信吃了五味粥便可以保佑身體健康。宋朝大文學家蘇軾,就曾大力提倡吃臘八粥,認為可以延年益壽。

過臘八節的習俗大約在清朝初期傳到臺灣,善男信女們都要到廟中去祭拜神明,並煮臘八粥讓全家人食用。康熙皇帝時,曾賜給有功的臣子臘八粥,是一種恩寵,在民間,有些特別遵循古風的家庭,天沒亮就已經吃過臘八粥,同時流下許多,吃個好幾頓,以表示「富貴有餘」。

臘八粥是用乾果、豆類煮成的,像花生、紅豆、白果、紅棗、栗子、藕乾、松仁、薏米、桂圓、核桃仁、杏仁、蓮子、葡萄乾、糯米之類,湊成八種,加上紅糖、白糖熬煮成粥。這些食物在中醫的看法,大多具有健脾養胃、補氣養血、暖身驅寒的功效,煮成粥後易於消化,適合嚴冬寒冷季節食用。臺灣的臘八粥,本來只有甜的一種,後來有一種以肉片、木耳、蝦仁….為材料煮成的鹹粥,兩種都很好吃。

臘八時節吃臘八粥,除了延續祖先的傳統以外,對健康也有幫助!
2008-11-06 9:42 pm
據說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經修苦行多年,餓得骨瘦如柴,決定不再苦行。這時遇見一個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復了體力,便端坐在菩提樹下入定,於十二月八日「成道」。

夏歷以十二月為「臘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稱作「臘八」。中國漢族地區,將這一天作為釋迦牟尼的成道日,於是「臘八」成了佛教節日。<<百丈清規>>說:「臘月八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眾,嚴備香花燈燭茶果珍羞,以申供養。」寺院在這天舉行誦經,並傚法佛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和果實等造粥供佛,名為「臘八粥」。早在宋代,每逢十二月初八日,東京開封各大寺院都要送七寶五味粥,即「臘八粥」。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十二月初八日,各個寺院送七寶五味粥讓門徒鬥飲,稱之為「臘八粥」,又稱「佛粥」。宋代大詩人陸游詩中說:「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也說的是臘八送粥之事。

「臘八粥」不僅為僧侶享用,民間也很盛行。周密<<武林舊事>>說:「八日,則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說:「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燕都遊覽志>>也說,十二月八日,民間作臘八粥,以米果雜成,多者為勝。

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西域諸國志>>說,天竺國十二月十六日為臘,而<<唐書.歷志>>以十二月為臘月,所以八日為臘八。李福<<臘八粥>>詩說得很詳盡:「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糝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尼多好事,踵事增華飾。此風未汰除,歉歲尚沿襲。今晨或饋遺,啜之不能食。吾家住城南,饑民兩寺集。男女叫號喧,老少吞聲泣。問爾「泣何為」?答言「我無得」。此景親見之,令我心淒惻。荒政十有二,蠲賑最下策。慳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極。所以經費艱,安能按戶給?吾佛好施捨,君子貴周急。願言借粟多,蒼生免菜色。此志虛莫償,嗟歎復何益!安得布地金,憑仗大慈力。眷焉對是粥,躋望蒸民粒。」這首<<臘八粥>>,寫得悲涼淒切。詩人看到荒年民不聊生,對饑民寄予深切的同情。雖然當時官方在開元、瑞光兩寺設粥廠救濟貧民,但杯水車薪,根本無法解決災區的困境,「臘八粥」未必真能作功德。

臘八粥的習俗,已非佛門所有。作為一種民間風俗,夏歷十二月八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
古人煮臘八粥,每煮必定大鍋出爐,寓意「年年有餘」。因此用料豐富是臘八粥的最大特色,因此又有「七寶粥」、「五味粥」及「佛粥」的別稱。主要用梗米、糯米、玉米、高粱,混合各種豆類(芸豆、黃豆、綠豆、紅豆、扁豆…),以及各式乾果( 大棗、栗子、杏仁、花生、核桃、百合 、桂圓、葡萄乾…),加糖熬煮。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闔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1.gif


2008-11-06 13:44:36 補充:
另外一個臘八粥習俗︰
從前有一個公主要出家修煉,她自己定下臘月初八這一天出家,誰都勸說不住。這個公主平時愛吃粥,這天早晨母后用大黃米、豆子和大棗親自為她煮粥,皇姑吃了皇家最後一頓飯就出家了。

皇后以為她去幾天吃不了苦,就回來了,可是公主一去幾年沒回來。母后下旨將公主接回來,公主沒有回來。皇上又下旨讓她回來,她還是沒回來。於是,皇上又下令將寺院中最累的活給她幹,可是苦累對於公主來說什麼也不算。

2008-11-06 13:44:47 補充:
一年天大旱,皇上又下令將寺院最難最累的活給公主幹,於是住持就讓公主每天給寺院中所有的花澆一遍水,如澆不完,就要她還俗去。公主每天起早貪黑到山下去提水。幾天後河水乾了,住持就讓她到更遠的河裡去提水,並告訴她,你如果負不起這個責任,你就回皇宮去吧。

公主心已堅定,想了一個辦法,她搭了一個棚子,求老天下雨。她定下午時下雨,如果午時求不到雨,她就與這柴草棚一起焚燒。第二天起大早她就開始求雨,午時已到沒有下雨,於是她就將棚子點著,她坐在棚裡紋絲不動。這時她頭頂上空突然起一塊雲彩,下起雨來,將火澆滅。

2008-11-06 13:44:59 補充:
皇后同皇上又下旨讓她馬上回來,皇后想她想的吃不下飯了,皇上想她想的不能上朝了。公主接到聖旨後,將自己的手剁下一隻給母后捎回去,把自己的眼睛挖下一個給父皇捎回去。

皇上與皇后看到這些後,眼淚情不自禁的流了下來,同時也為公主高興,修佛向善的心這麼堅定,可以割捨世間的一切。這時,皇上抬起頭來向上蒼祈禱:還我公主全手、全眼吧。

不知是上蒼聽錯了,還是另存什麼天機,還給了公主一千隻手和一千隻眼。

為了紀念公主就把這臘八粥流傳下來了。

2008-11-06 13:45:41 補充:
臘八粥各地食俗

講究些的還要加蓮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麥仁、粘秫米、粘黃米、雲豆、綠豆、桂圓肉、龍眼肉、白果、紅棗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還有加入黑米的。這種臘八粥可供食療,有健脾、開胃、補氣、安神、清心、養血等功效。

2008-11-06 13:45:54 補充:
臘八粥,別稱八寶粥,以小米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綠豆、小棗,還有粘黃米、大米、江米等煮之。晉東南地區,臘月初五即用小豆、紅豆、豇豆、紅薯、花生、江米、柿餅,合水煮粥,又叫甜飯,亦是食俗之一。

2008-11-06 13:46:21 補充:
山東

在山東 “孔府食制”中,規定“臘八粥”分兩種,一種是用意米仁、桂圓、蓮子、百合、栗子、紅棗、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裏還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種形狀的水果,是為點綴。這種粥專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另一種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給孔府裏當差們喝的。

四川
地大人多.臘八粥做法五花八門,甜鹹麻辣,而農村人吃鹹味的比較多,主要是用黃豆、花生、肉丁、白蘿蔔、胡蘿蔔熬成的。異鄉人來此品嘗,雖入鄉隨俗,但很難習慣,現如今城市人吃甜粥的也不少,堪稱風味各異。臘八與粥可謂密切相關,而粥喝在臘八,也算是喝出了花樣,喝出了水準。

2008-11-06 13:46:56 補充:
天津

講究些的還要加蓮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麥仁、粘秫米、粘黃米、雲豆、綠豆、桂圓肉、龍眼肉、白果、紅棗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還有加入黑米的。這種臘八粥可供食療,有健脾、開胃、補氣、安神、清心、養血等功效。

山西

臘八粥,別稱八寶粥,以小米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綠豆、小棗,還有粘黃米、大米、江米等煮之。晉東南地區,臘月初五即用小豆、紅豆、豇豆、紅薯、花生、江米、柿餅,合水煮粥,又叫甜飯,亦是食俗之一。

2008-11-06 13:47:54 補充:
其他相關資料可到︰http://hk-pub.com/forum/thread-1236980-1-1.html
參考: uwants+godsdirectcontact+pub


收錄日期: 2021-04-29 22:03:4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1106000051KK0031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