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論證、類比論證、舉例論證》 啟慧....

2008-11-02 2:09 am
比喻論證︰用打比方形象地對論點進行證明的一種論證方法,又叫喻證法。
類比論證:透過比較兩種相似的事物,主張因為兩事物相似,因此在其中之一成立的現象,在另一事物身上也應該成立的推理過程。
舉例論證:列出觀點後舉出具體實例證明觀點的論證方法。

分析以下句子,然後回答問題。
一、人們在季節交替不更換衣服,要鬧出些毛病來,這就是由於習慣的力量。目前根據地的情況已經要求我們褪去冬衣,穿起夏服,以便輕輕快快地同敵人作鬥爭,我們卻還是一身臃腫,頭重腳輕,很不適於作戰。
二、學習如爬山。你在一開始的時候,山太高須仰視而不敢前進,這是懦夫;當你爬到半山腰時,不要因為前路茫茫而徘徊不前,甚至萌發退意,這是弱者;當你攀上山頂,俯察萬物之小時,你該高歌,因為你勝利了,但你還須抬頭看看,有一座更高的山橫在你面前,它在召喚你︰「勇士,前進吧,學無止境!」於是你又抬起了腳……
三、火星與地球均有水,空氣,及泥土等有利生物生存的因素。在某種程度上支持火星上也有生物這結論。
四、猶豫,好比一副枷鎖,縛住了人們,讓機會從指間翩然滑過,讓時間像流水一樣,從身邊悄然逝去,讓人生在平淡中渡過,讓生命在陰暗而平靜的山澗消亡。
五、忌妒不但害人,而且害己。從心理上分析,忌妒猶如毒蟲,常常會把妒者自己的心靈啃齧得滿目瘡痍。


六、然而,如果我們其後發現火星與地球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差異,例如,火星上氧氣稀薄,氣壓低,及氣候不穩定等,在某種程度上不支持火星上有生物這個結論。
七、抉擇,卻是一把劃開漫漫長夜的利劍,讓人們踏上尋找光明的征途,讓人們搭上駛向幸福的小船,讓人們為自己的人生選擇一個明確的方向,讓人們的希望,不再渺茫。
八、一心一意想搬起希特勒這塊石頭,去打蘇聯人民的腳,但從德國和英法的戰爭爆發的那天起,張伯倫手上的石頭打在他自己的腳上了。
九、但是從來的頑固派,所得的結果,總是和他們的願望相反。他們總是以損人開始,以害己告終。袁世凱想打老百姓的腳,結果打了他自己,做了幾個月皇帝就死了。
十、文天祥面對高官厚祿的誘惑而誓死不投降元朝,寧願餓死也不受「嗟來之食」。




1. 第一題的論證方法是什麼?

甲. 比喻論證。

乙. 類比論證。

丙. 舉例論證。

丁. 以上選項都不對。



2. 第二題中為了論證「學無止境」,作者運用了比喻論證,它是把什麼比喻成什麼來進行論證的?

甲. 把「學習」比喻成「爬山」。

乙. 把「學習」比喻成「懦夫」。

丙. 把「學習」比喻成「弱者」。

丁. 把「學習」比喻成「勇士」。



3. 第三題是什麼論證方法?

甲. 類比論證。

乙. 比喻論證。

丙. 對比論證。

丁. 舉例論證。



4. 第四題是一個比喻論證,它是想論證什麼?

甲. 枷鎖。

乙. 流水。

丙. 時間。

丁. 猶豫。



5. 第五題為了論證「嫉妒」的危害,它怎樣進行論證的?

甲. 是通過類比論證,把「嫉妒」和「毒蟲」進行類比。

乙. 是通過類比論證,把「嫉妒」和「妒者」進行類比。

丙. 是通過比喻論證,把「嫉妒」比喻成「毒蟲」。

丁. 是通過比喻論證,把「嫉妒」比喻成「妒者」。



6. 第六題的論證方法是什麼?

甲. 比喻論證。

乙. 類比論證。

丙. 引用論證。

丁. 舉例論證。



7. 第七題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甲. 比喻論證。

乙. 引用論證。

丙. 舉例論證。

丁. 對比論證。



8. 第八題是比喻論證,從哪點可以得到這個結論?

甲. 從「希特勒這塊石頭」中可以得到這個結論。

乙. 從去「打蘇聯人民的腳」中可以得到這個結論。

丙. 從「戰爭爆發」中可以得到這個結論。

丁. 從「德國和英法的戰爭」中可以得到這個結論。



9. 第九題的論證方法是什麼?

甲. 舉例論證。

乙. 比喻論證。

丙. 引用論證。

丁. 演繹論證。



10. 第十題是什麼論證方法?

甲. 演繹論證。

乙. 比喻論證。

丙. 類比論證。

丁. 沒有上下文,無沒判斷。

回答 (1)

2008-11-02 2:15 am
✔ 最佳答案
1. 丁 以上選項都不對。
2. 甲 把「學習」比喻成「爬山」。
3. 甲 類比論證。
4. 丁 猶豫。
5. 丙 是通過比喻論證,把「嫉妒」比喻成「毒蟲」。
6. 乙 類比論證。
7. 甲 比喻論證。
8. 甲 從「希特勒這塊石頭」中可以得到這個結論。
9. 甲 舉例論證。
10. 丁 沒有上下文,無沒判斷。
100%全對~~
參考: kaka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12:3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1101000051KK0158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