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
http://web.ptes.tp.edu.tw/ptc/_themes/-3-/dian_1.gif
產生與發展
祠堂是一個家族組織中心,它既是供設祖先神主牌位,舉行祭祖活動的場所,又是宣傳、執行族規、家法、議事宴飲的地點。
祠堂的前身是宗廟和祠。宗廟在先秦即存在,最初宗廟多在宮室內,後來出現遷居室外的宗廟,祠是到漢代才出現的,從漢代始,一些有功德的人死後,後人都建祠紀念之,如三國時的諸葛亮祠。然而,真正的戶外祠堂則是始於唐宋、五代時期,而祠堂的大規模出現則是在宋代。朱熹極力提倡尊祖敬宗的家族制度,他設計了一個宗子祭祖的方案,方法是:每個家族均需建立一個奉祀高、曾、祖、禰四世的祠堂,祠堂建立於正寢之東,是獨立於住宅的建築物。
圖片參考:
http://web.ptes.tp.edu.tw/ptc/images/老街/陳氏宗祠全貌.jpg
位於北投大同街的陳氏祠堂
明代中葉之後,在統治階級的剝削下,農民生活日益貧困,階級矛盾日漸突出,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其統治,試圖利用宗族關係加強維護秩序,所以在嘉靖十五年(一五三六年)正式「乞詔天下臣工建立家廟」准許庶民在「冬至日」得祭始祖,此後,中國祠堂的發展進入了一個繁榮時期。
圖片參考:
http://web.ptes.tp.edu.tw/ptc/_themes/-3-/dian_1.gif
社會教化的途徑
祠堂社會教化的途徑和方式,可以通過祭祀祖先以敦教化,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牌位的地方,是祖先妥靈之所,象徵著祖先的存在。春秋兩祭是所有祠堂祭祀活動中最重要的,祭祀時要「一世次為先後,以年齡為行列,猶如雁序。」只有男子才準入祠與祭,少數家族雖允許女子可入內禮拜,但也必須在男子祭祀完畢退出祠堂後方可進行。
另外也可以通過祠規的制定和族規的執行宣傳倫綱,以敦宗睦祖。為了維護祠堂的神聖和尊嚴,家族祠堂都有一定的管理規則、禮拜儀節,稱為「祠規」。家族中不僅通過祠規的規定來對族眾加以教化,而且還制定詳盡的族規來教育家族成員,對於違犯族規的家族子弟,要在祠堂進行懲罰、教育,使之改過遷善。由於祠堂是執行族規、家法的場所,所以,祠堂也被視作家族的法庭。
祠堂是甚麼意思
圖片參考:
http://web.ptes.tp.edu.tw/ptc/_themes/-2--/xi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