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簡介

2008-10-30 2:06 am
不要年齡、享年、在位……
給我一些出名的事跡!!!

回答 (6)

2008-10-30 6:41 am
✔ 最佳答案
康熙帝平定三藩
南明最後一個政權滅亡的那年,順治帝已經病死,他的兒子玄燁(音y□)即位,這就是清聖祖,也叫康熙帝。
  康熙帝即位的時候,年紀才八歲。按照順治帝的遺詔,由四個滿族大臣幫助他處理國家大事,叫做輔政大臣。四個輔政大臣中,有個叫鰲拜(鰲音□o),仗著自己掌握兵權,又欺負康熙帝年幼,獨斷專橫。別的大臣和他意見不合,就遭到排擠打擊。
  清王朝進關後,用強迫手段圈了農民大片土地,分給八旗貴族。鰲拜掌權以後,仗勢擴大佔地,還用差地強換別旗的好地,遭到地方官的反對。鰲拜誣陷這些官員大逆不道,把反對他的三名地方官處死了。
  康熙帝滿十四歲的時候,親自執政。這時候,另一個輔政大臣蘇克薩哈和鰲拜發生爭執。鰲拜懷恨在心,勾結同黨誣告蘇克薩哈犯了大罪,奏請康熙帝把蘇克薩哈處死。康熙帝不肯批准。鰲拜在朝堂上跟康熙帝爭了起來,後來竟揎(音xu□n)起袖子,拔出拳頭,大吵大嚷。康熙帝非常生氣,但是一想鰲拜勢力不小,只好暫時忍耐,由他把蘇克薩哈殺了。
  打那以後,康熙帝決心除掉鰲拜。他派人物色了一批十幾歲的貴族子弟擔任侍衛,這些少年個個長得健壯有力。康熙帝把他們留在身邊,天天練摔跤。
  鰲拜進宮去,常常看到這些少年吵吵嚷嚷在御花園裡摔跤,只當是孩子們鬧著玩,一點不在意。
  有一天,鰲拜接到康熙帝命令,要他單獨進宮商量國事。鰲拜像平常一樣大模大樣進宮去。剛跨進內宮的門檻,忽然一群少年擁了上來,圍住了鰲拜,有的擰胳膊,有的拖大腿。鰲拜雖然是武將出身,力氣也大。可是這些少年人多,又都是練過摔跤的,鰲拜敵不過他們,一下子就被打翻在地。任憑他大聲叫喊,也沒有人搭救他。

  鰲拜被抓進大牢,康熙帝馬上要大臣調查鰲拜的罪行。大臣們認為,鰲拜專橫跋扈,擅殺無辜,罪行累累,應該處死。
  康熙帝從寬發落,把鰲拜的官爵革了。
  康熙帝用計除掉了鰲拜,朝廷上下都很高興。一些原來比較驕橫的大臣知道這個年輕皇帝的厲害,也不敢在他面前放肆。

  康熙帝親自執政後,大力整頓朝政,獎勵生產,懲辦貪污,使新建立的清王朝漸漸強盛起來。當時,南明政權雖然已經滅亡。但是南方有三個藩王卻叫康熙帝十分擔心。
  這三個藩王本來是投降清朝的明軍將領,一個是引清兵進關的吳三桂,一個叫尚可喜,一個叫耿仲明。因為他們幫助清朝消滅南明,鎮壓農民軍,清王朝認為他們有功,封吳三桂為平西王,駐防雲南、貴州:尚可喜為平南王,駐防廣東;耿仲明為靖南王,駐防福建,合起來叫做“三藩”。
  三藩之中,又數吳三桂最強。吳三桂當上藩王之後,十分驕橫,不但掌握地方兵權,還控制財政,自派官吏,不把清朝廷放在眼裡。
  康熙帝知道要統一政令,三藩是很大的障礙,一定得找機會削弱他們的勢力。正好尚可喜年老,想回遼東老家,上了一道奏章,要求讓他兒子尚之信繼承王位,留在廣東。康熙帝批准尚可喜告老,但是不讓他兒子接替平南王爵位。這一來,觸動了吳三桂、耿精忠(耿仲明的孫子),他們想試探一下康熙帝的態度,假惺惺地主動提出撤除藩王爵位、回到北方的請求。
  這些奏章送到朝廷,康熙帝召集朝巨商議。許多大巨認為吳三桂他們要求撤藩是假的,如果批准他們的請求,吳三桂一定會造反。
  康熙帝果斷地說:“吳三桂早有野心。撤藩,他要反;不撤,他遲早也要反。不如來個先發制人。”接著,就下詔答覆吳三桂,同意他撤藩。詔令一下,吳三桂果然暴跳如雷。他自以為是清朝開國老臣,現在年紀輕輕的皇帝居然撤他的權,就非反不可了。
  公元1673年,吳三桂在雲南起兵。為了籠絡民心,他脫下清朝王爵的穿戴,換上明朝將軍的盔甲,在永歷帝的墓前假惺惺地痛哭一番,說是要替明王朝報仇雪恨。但是,人們都記得很清楚,把清兵請進中原來的是吳三桂;最後殺死永歷帝的,還是吳三桂。現在他居然打起恢復明朝的旗號來,還能欺騙誰呢?
  吳三桂在西南一帶勢力大,一開始,叛軍打得很順利,一直打到湖南。他又派人跟廣東的尚之信和福建的耿精忠聯繫,約他們一起叛變。這兩個藩王有吳三桂撐腰,也反了。歷史上把這件事稱做“三藩之亂”。
  三藩一亂,整個南方都被叛軍佔領。康熙帝並沒有被他們嚇倒,一面調兵遣將,集中兵力討伐吳二桂;一面停止撤銷尚之信、耿精忠的藩王稱號,把他們穩住。尚之信、耿精忠一看形勢對吳三桂不利,又投降了。
  吳三桂開始打了一些勝仗,後來清兵越來越多,越打越強,吳三桂的力量漸漸削弱,處境十分孤立。經過八年戰爭,他自己知道支撐不下去,連悔帶恨,生了一場大病斷了氣。公元1681年,清軍分三路攻進雲南昆明,吳三桂的孫子吳世□自殺。清軍最後平定了叛亂勢力,統一了南方。
  但是,正在朝廷慶祝平定叛亂勝利的時候,在我國東北邊境又傳來沙皇俄國侵犯邊境的消息,這就使康熙帝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到北方邊境上面去。
康熙的簡介
參考: 天之心
2008-10-31 2:41 am
清聖祖 愛新覺羅 玄燁 (1654-1722)
在中國近二百個帝王中,有一顆特別璀璨奪目的明星,「愛新覺羅‧玄燁康熙大帝」。如果說他是中華帝國眾皇帝中最出色的皇帝,一點也不為過。他在位時期,智擒鰲拜,勦撤三藩,南收台灣,北拒沙俄,訂「尼部楚條約」,西征蒙古,興修水利,治理黃河,鼓勵墾荒,薄賦輕稅,愛民如子。

康熙大帝好學敏求,勤於政事,雄才大略,崇尚節約。在位六十一年,由於他的文治武功,中華帝國的多民族統一的局面得到鞏固發展,出現「康乾盛世」的繁榮,開創中華帝國的另一黃金時代,是一位英明的好皇帝。

 
2008-10-30 5:22 am
康熙皇帝最為出名做過的,而歷代皇帝又沒有做過的事,只有他親自行過耕禮~。~
2008-10-30 5:11 am
清聖祖康熙帝,愛新覺羅氏,諱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滿族,清朝第四位皇帝,也是清軍入關以來第二位皇帝,通稱康熙皇帝,為中國歷史上的明君之一。康熙共有33子,傳說33子當中個個都學有所成,沒有一個紈絝子弟,由此可見其家教之嚴和不凡的人格魅力。

康熙於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1654年5月4日)生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宮,佟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之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1722年12月20日)崩于北京暢春園清溪書屋。終年六十九歲。在位六十一年(1662年—1722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早期生活
康熙即位時只有八歲,是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的第三子。順治接受湯若望的意見因其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選為繼承人。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在太和殿舉行登基儀式。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莊文皇后的幫助下,在康熙九年(1670年)從顧命大臣鰲拜手中奪回權力,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

政績
1673年,因為康熙在削番問題上處置不當,導致平西王吳三桂起兵反抗清朝政府,其他二藩相繼響應,三藩之亂最終在1681年被完全撲滅,但是國家遭受了極大的損失。康熙採納了大學士李光地的意見,授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在1683年出兵攻克台灣。從1690年至1697年多次擊敗準噶爾和噶爾丹,史稱三征噶爾丹。在雅克薩戰役,康熙派遣黑龍江將軍薩布素成功驅逐沙俄對黑龍江流域的侵略(此戰清兵三千多人,在中國東北與遠離後方的俄羅斯數百流浪者作戰,然而久戰不下,最後以圍困戰術迫使沙皇同意和談,一定意義上顯示出了清朝在軍事科技上與西方的差距),收復了雅克薩城(現俄羅斯聯邦斯科沃羅丁諾)和尼布楚城(現俄羅斯聯邦涅爾琴斯克,但是同時丟掉了大片土地,史學界認為這應該是滿洲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他在京師東北的熱河營建了避暑山莊,將其作為蒙古、西藏、哈薩克等部王公貴族覲見的場所,但是也為清朝大規模的修建皇家園林開了先河,增加了人民的痛苦。

康熙帝親政不久後,便宣布停止圈地,放寬墾荒地的免稅年限。他還着手整頓吏治,恢復了京察、大計等考核制度。為了防止被臣下蒙蔽欺騙,愛新覺羅玄燁還親自出京巡視,了解民情吏治。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還有三次東巡、一次西巡,以及數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他還親自巡視黃河河道,督察河工,並下令整修永定河河道。

康熙帝重視對漢族知識分子的優遇。他崇尚儒學,尤其是朱熹理學。他曾多次舉辦博學鴻儒科,創建了南書房制度,並親臨曲阜拜謁孔廟。康熙帝還組織編輯與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曆象考成》、《數理精蘊》、《康熙永年曆法》、《康熙皇輿全覽圖》等圖書、曆法和地圖。康熙帝還褒封道教白雲觀方丈王常月,並依于門下。

康熙對西方文化也十分感興趣,向來華傳教士學習代數、幾何、天文、醫學等方面的知識 ,並頗有着述。對基督教也很有好感,後來卡康熙逐漸發現羅馬教廷試圖過多的干預清朝的政治,並且皇子皈依基督後以此作為爭權奪利的工具,遂開始有所抵制基督教,但是,康熙在推廣西方學術上無所作為,且對內部事實殘酷的文化思想高壓,從而使中國科技遠遠落後于西方,甚至也落後于明朝後期。 康熙自幼習武,精於騎射 。多倫會盟他開硬弓命中很遠的靶子令到場的蒙古王公驚駭不已 ;每每圍場狩獵康熙總是所獲野獸甚多。頭天晚上還在作幾何證明題,第二天一早盡興馳騁以至累垮兩三匹馬,足見康熙精力旺盛,康熙曾經自稱一天打死了三百隻兔子,可見其對自身武力的自詡(今天人民也非常懷疑,以弓箭在一天內獵殺如此之多的兔子,是否可能)。

2008-10-29 21:11:54 補充:
康熙在收復台灣後在名義上開放了海禁但是不久有繼續,後來此政策持續了整個清朝歷史(利用「文字獄」這種殘酷的方式打擊了江南一帶的漢族學者,從而導致中國文化進入了一個很長的黑暗時期。 例如康熙五十年發生過戴名世的南山案文字獄事件。

2008-10-29 21:12:26 補充:
康熙是清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政績上,他實際上比不上其子雍正皇帝)。他文武雙全,既精通傳統文化,又涉獵西方科學;既能上馬左右開弓,御駕親征擊退噶爾丹,又能治國安邦善於管理。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坐鎮北京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誅滅在台灣的漢族政權,顯示了康熙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另一方面,康熙有着過人的政治眼光和手腕,少年時就挫敗了政治對手鰲拜,年老時利用「文字獄」打擊江南的國家分裂勢力。

2008-10-29 21:12:37 補充:
康熙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以條約確保了國家在黑龍江的領土不被侵犯;康熙還特別重視教育,包括自己子女,奠定了持續100多年的「康乾盛世(但是根據現在的觀點,此盛世存在的證據不足,因為清朝極其殘酷的文字獄的存在,盛世更可能是統治者自我吹噓而不是歷史事實)」。正是由於康熙一人高超的能力使得清朝國家機器高效運轉,但是因為其在歷史方向上的錯誤,導致中國向著錯誤的方向不斷前進,最終滑入了深淵,而且明朝在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完全消失 。(關於明朝的科技進步,參考《利瑪竇中國札記》這部書)。康熙被清朝稱呼為中國封建歷史上「千古一帝」,可見其統治之殘酷。

2008-10-29 21:13:43 補充:
[編輯] 傳位的爭議
康熙十三年(1674年),康熙帝立皇后所生的一歲的皇次子胤礽為太子,但數十年後由於太子本身的素質問題及其在朝中結黨而廢太子。廢太子後眾皇子覬覦皇位,矛盾更加尖銳,故太子廢而復立,但康熙仍無法容忍其結黨,三年後再廢太子。

2008-10-29 21:13:50 補充:
最終在康熙六十一年臨終時傳位於皇四子胤禛。傳位給胤禛的理由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康熙是希望精明幹練的胤禛能大力改革康熙末年的寬縱積弊,也有人認為康熙是因為鍾愛胤禛之子弘曆(未來的乾隆帝)而傳位於他,還有傳說是顧命大臣隆科多和胤禛矯篡遺詔,故有「傳位十四皇子」竄改為「傳位于四皇子」之傳說,但按清宮秘檔分析,遺詔是由滿、漢、蒙三種語言並列寫成,「傳位十四皇子」改為「傳位于四皇子」之傳說符合漢字書寫邏輯,卻無法符合滿文及蒙文書寫邏輯。繁體漢字十和于大相徑庭。此為誤解
2008-10-30 2:14 am
康熙為中國清朝第四個皇帝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的年號,相對於公元1662年至1722年,前後共61年。
參考: ...
2008-10-30 2:10 am
康熙為中國清朝第四個皇帝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的年號,相對於公元1662年至1722年,前後共61年。
公元紀年對照

康熙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 十年
公元 1662年 1663年 1664年 1665年 1666年 1667年 1668年 1669年 1670年 1671年
干支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康熙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十五年 十六年 十七年 十八年 十九年 二十年
公元 1672年 1673年 1674年 1675年 1676年 1677年 1678年 1679年 1680年 1681年
干支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康熙 二十一年 二十二年 二十三年 二十四年 二十五年 二十六年 二十七年 二十八年 二十九年 三十年
公元 1682年 1683年 1684年 1685年 1686年 1687年 1688年 1689年 1690年 1691年
干支 壬戌 癸亥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康熙 三十一年 三十二年 三十三年 三十四年 三十五年 三十六年 三十七年 三十八年 三十九年 四十年
公元 1692年 1693年 1694年 1695年 1696年 1697年 1698年 1699年 1700年 1701年
干支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康熙 四十一年 四十二年 四十三年 四十四年 四十五年 四十六年 四十七年 四十八年 四十九年 五十年
公元 1702年 1703年 1704年 1705年 1706年 1707年 1708年 1709年 1710年 1711年
干支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康熙 五十一年 五十二年 五十三年 五十四年 五十五年 五十六年 五十七年 五十八年 五十九年 六十年
公元 1712年 1713年 1714年 1715年 1716年 1717年 1718年 1719年 1720年 1721年
干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康熙 六十一年
公元 1722年
干支 壬寅


收錄日期: 2021-04-25 15:14: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1029000051KK0090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