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08年世界金融海嘯的成因和影響?

2008-10-29 7:59 am
問08年世界金融海嘯的成因和影響?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6.gif

回答 (3)

2008-10-30 5:24 am
✔ 最佳答案
成因: 美國由於樓市泡沫爆破, 造成很多樓按斷供, 做成次按債券問題. 銀行和政府未有處理好事件, 多間金融機構出現問題. 其中雷曼倒閉, 把金融問題帶到全世界.

影響: 多國金融體系受沖擊, 人心虛怯. 經濟急劇下滑, 銀行失去互相. 結果政府要入市干預.

解決方法:

目前的方法: 各國央行入股有問題的銀行和提供存款或同業借貸的擔保

理想的方法: 各國去美國買下樓房托返高個樓市, 同時迫令美國政府破產和被接管

2008-11-09 18:34:22 補充:
古人說:「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儘管美國國會通過了七千億美元救市方案,可惜風暴已起,海嘯已成,救市方案已無法挽狂瀾於既倒;正如「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一樣,一切為時已晚。

2008-11-09 18:34:42 補充:
美國股市周一上演了令人驚心動魄的一幕,道指一度重挫逾八百點,其後跌幅雖收窄,收市時仍跌了三百六十九點,一萬點關口失守,創下四年來新低。在美股拖累之下,全球股市亦普遍下挫,日本股市一度跌破一萬點,收市創五年新低。只有澳洲股市在大幅減息的刺激下,才略為反彈。種種迹象顯示,在美國通過救市方案後,金融市場依然草木皆兵,風聲鶴唳,人心依然極度虛怯。可見今次金融海嘯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比人們想像的嚴重得多、深遠得多,絕不是一個救市方案所能解決。
繁榮終結 前景悲觀



2008-11-09 18:34:53 補充:
最新一期美國《時代》周刊以「這是繁榮的終結嗎?」為封面故事,對救市方案的成效提出質疑,認為在可見的未來,美國經濟不可避免將愈來愈壞,其深層次的問題不可能一下子就得到解決。而另一項網上調查更顯示,只有百分之二十四的人認為救市方案能將美國經濟救出泥潭,大部分人對前景感到悲觀。美國有經濟學家甚至指出,雖然救市方案可以救活一些垂死的銀行,但更多銀行恐怕活不過明年,預料明年美國可能有超過一百家銀行倒閉。

2008-11-09 18:35:04 補充:
事實上,目前全球經濟就如一個患了重症的病人,一般的治療是無濟於事的。澳洲央行昨日果斷地將利率下調一個百分點,幅度之大,實為罕見,儘管大幅度減息未必能真正解決問題,但至少給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讓人看到當局的救市決心。此外,歐盟已召開兩次高峰會,表示將採取一切措施救市,估計可能會跟隨澳洲減息。金融界人士相信,中國也會進一步減息,防止銀根緊縮造成經濟死火。

2008-11-09 18:35:17 補充:
毫無疑問,金融海嘯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災難,其負面影響必將陸續浮現。各國政府為了撥亂反正,紛紛放棄自由經濟原則,積極出手干預市場,並通過全球合作,希望能夠化解危機。只有香港政府例外,他們面對這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依然滋油淡定,老神在在,不能不令人嘖嘖稱奇。

2008-11-09 18:35:30 補充: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會有先兆,同樣地,這場金融海嘯並不是突然而至。起落興衰,本是經濟發展周期中的常態,市場上過去曾有「逢七必災」的說法,意思是說大約每隔十年全球經濟就會出現一次重大危機,而歷史已證明這並非無稽之談。譬如一九八七年全球股災,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而此次金融海嘯也發端於二○○七年爆發的美國次按風暴。事實上,我們過去曾多次提醒當局,切莫被一時的繁榮表象所蒙蔽,必須吸取以往的教訓,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作好防範金融風暴的準備。可惜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特區政府只顧沉醉在「二十年來最好」的美夢中,對所有善意提醒充耳不聞,遑論作出任何有效的預防措施。

2008-11-09 18:35:39 補充:
眾所周知,香港經濟來來去去只是依靠金融、商貿、旅遊及物流業的所謂四大支柱,遺憾的是,時至今日,物流業的優勢已經大不如前,商貿服務更是日薄西山,即使得益於內地開放個人遊而一時興旺的旅遊業,亦已開始呈現疲態。百業凋敝之際,只剩金融業在獨撐大局,如今一場海嘯來襲,連金融業也搖搖欲墜。人們想知道的是,香港經濟還能靠甚麼來支撐?

2008-11-09 18:35:49 補充:
早在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有識之士已不斷提醒港府不能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必須發展多元化經濟。例如當年有商界人士建議善用河套地區發展加工產業,以改變香港經濟過於單調的弊端,無奈這種善意的建議竟招來時任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相關)反唇相稽,說甚麼「香港沒可能回到穿膠花的年代」云云。

獨沽一味 坐以待斃

2008-11-09 18:36:00 補充:
正因為港府剛愎自用,鼠目寸光,香港才會走到今天這種無險可守的境地。事實上,相比起經濟發展多元化的新加坡、台灣及南韓,香港在亞洲四小龍中承受金融危機的能力最弱。到了今日,香港經濟的單調虛弱,恰恰成為本地經濟發展的致命弱點,一場金融動盪,便可導致消費疲弱、失業回升、民生困頓的連串惡果。

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金融海嘯已鋪天蓋地而來,曾俊華才如夢初醒,說開始感覺到有風來了,要在窗戶「貼膠紙、釘木板」以作防範。我們倒想問問曾俊華:香港如今連膠紙和木板都沒有,靠甚麼來抵禦這場海嘯以及隨之而來的經濟寒冬?

2008-11-09 18:36:10 補充:
更不堪的是,港府不但對這場金融海嘯全無準備,即使是海嘯發生後的補救措施,亦是一塌糊塗。時至今日,除了金融管理局推出所謂「任五招」之外,人們再也見不到當局採取過甚麼措施。就在九月初,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相關)仍信誓旦旦強調「金融風暴不會重現」,其後知後覺、麻木不仁,比曾俊華更甚。常言道,「弗備難,難必至」,陳家強盲目樂觀的預測言猶在耳,發生在香港的,卻是比當年亞洲金融風暴更嚴峻的金融海嘯。

2008-11-09 18:36:42 補充:
事實上,在金融海嘯的威脅之下,各國政府都採取積極措施補救,唯獨港府甚麼都不做,也做不了。比如澳洲可以大幅減息,香港卻受制於聯繫匯率制度,自綁手腳,動彈不得。其實,訂立於一九八三年的聯匯制度早已屢遭詬病,商界、學術界人士不斷建議當局因應時勢,改變聯匯制度,例如改為自由浮動、與多種貨幣掛鈎等,無論採用哪一種辦法,都好過一成不變,坐困愁城。然而港府對這些建議一概充耳不聞,不斷推出「聯匯行之有效」等似是而非的謊言來推搪民眾。

2008-11-09 18:36:46 補充:
揭開他們的謊言,不外乎特區官僚那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足夠勇氣與魄力檢討聯匯制度,更加不願意承擔任何風險和責任。正因上述心態作祟,港府官員只懂墨守成規,坐以待斃。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演義》的開首詞,形象地描繪了今日的情況,華爾街五大投資銀行不見了三個,被稱為天之驕子的金融界精英被波濤淹沒,當然,同時被淹沒的還有港府無能庸官。只可憐七百萬市民,面對這場洶湧而至的大海嘯,逃無可逃,避無可避,只能聽天由命

2008-11-09 18:59:20 補充:
其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近年來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危機。
參考: 朋友意見
2008-10-29 11:18 pm
所謂金融海嘯無非又係班美國財閥食咗嘢唔俾錢要人地埋單。如果大家有留意美國政界同商界之緊密關係就知道點解可以有咁大隻鑊,佢地唔係成日話自己先進、有良好管治嗎?美國政府對商家百般遷就,無非希望日後有照應。粱展文事件暴露政商界之間利益輸送真係防不勝防。雷曼在破產一刻將8億資金從歐洲調去美國,又在資金緊絀情況下向高層大派花紅﹝雖然攞唔到現金,不過清盤時候都係優先債務!﹞。點解咁樣都唔使抄家?好明顯係大家圍喂喂!在整件事爆破後,美國利用印銀紙同國營化金融機構,變相保住班財閥嘅利益﹝好多已經搵夠退咗落嚟!﹞世界財富變咗去財閥度所以依然家班友又話收購又話合併,等風平浪靜之後又再用金融工具去騙財。經歷幾次所謂金融風暴點解最後都係人地有事仲要向美國搖尾乞憐?大家唔通唔明白嗰中道理?
純屬個人意見!
2008-10-29 8:05 am
美国次贷危机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巨大的金融海啸?其根源与问题何在?

可以说,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事件的导因是美国911事件及纳斯达克股市泡沫破灭之后,美联储为了减少这些事件对美国经济冲击,防止美国经济衰退而采取完全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把美国联邦基准利率由6

.5厘下降到1厘,降到40年来最低水平。货币政策的宽松从而使得住房贷款公司及商业银行制造各种各样的住房按揭利率的产品,让一些还款能力不高的次级信用的贷款人进入房地产市场,然后将这些次级贷款证券化及衍生化。

在次贷危机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看上去都有其合理性及正当性,但是实际上每一个环节都在放大风险与聚积风险。首先,由于政府的短视或短期行为,没有从长期的经济战略角度来制定货币政策。同时,政府部门对金融创新监管严重滞后。

还有,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为什么会这样快吹大,问题的根源就是这几年影子银行透过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给住房购买者提供过度便利金融杠杆及过度的流动性。给消费者提供的银行信贷的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是通过证券市场的证券化的方式,而不是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方式。

为什么这些次贷产品令危机急剧恶化?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证券产品以多种衍生工具的方式在金融市场上大规模地进行交易。在房价上涨时,这些产品表面上可以分散风险,但当房价下跌时,这种广泛分散的风险则把其中风险无限放大。还有,这些按揭证券化产品之所以在短短数年内形成大规模的市场,完全与每一个交易环节虚假的包装分不开的。比如说,贷款银行为了更大的信贷扩张,就得采取不同的方式让更多的次级信用的人进入住房贷款市场。贷款银行把贷款放给那些次级信用的人时知道有很大风险,为了规避这个风险,就把好的按揭贷款与次级按揭贷款混在一起卖给“两房”及投资银行,让其制造许多证券化的抵押债券产品,更多的金融衍生工具被开发出来,由于这些衍生品与房地产的价格相互作用,房价越是推高,衍生品交易量就无限放大,但是当房价下跌,房贷成为负资产时,与之相关的证券化产品迅速被市场抛弃,整个证券化产品链条断裂,从而引起市场恐慌性抛售,次贷等产品流动性急剧枯竭及价格急速下跌。持有这些证券化产品的金融机构就在这种情况下崩塌。

可以说,在2001年之后美国楼市繁荣时期,买房人、放贷人、各大投行、对冲基金、评级机构等,全部大赚特赚、皆大欢喜。每一个当事人贪婪的本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当事人为了让其利益最大化,总是会采取合法或非法的方式来摧毁金融市场根基即信用。

当这些巨大的风险没有暴露出来时,短期内大家都能够利益均沾,社会经济与金融市场也一片繁荣,但实际上则正在聚积与放大风险。而次贷危机爆发后,立即会由于证券价格迅速下跌很快蔓延到整个金融市场,引起所谓的金融海啸。
金融海啸”冲击全球
美国


金融巨擘相继倒下

两大根源值得反思
德国


股市经历重大震荡

自由经济受到怀疑英国

英国:
多方出手应对危机

未来挑战仍然严峻
巴西

外汇市场风向骤转

股票行情直线下滑
泰国

风险意识大大增强

雷曼破产影响有限
印度

市场开放程度较低

没有造成太大麻烦
俄罗斯

政府及时“补给燃料”

石油股票仍被看好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8102600716

參考: 仅供参考!!


收錄日期: 2021-04-18 00:22:1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1028000051KK0186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