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仙的歷史

2008-10-24 11:53 pm
我要黃大仙的歷史..........
詳細的............
最好有網頁...............
20點.......

回答 (5)

2008-10-25 12:10 am
✔ 最佳答案
黃大仙的歷史
據 祠 內 的 《赤 松 子 自 述》 記 載, 黃 大 仙 原 名 黃 初 平, 約 於 公 元 328 年 於 浙 江 省 金 華 縣 蘭 溪 市 出 生。 他 十 五 歲 開 始 學 道。 四 十 年 後, 他 的 兄 弟 到 山 中 尋 找 他 時, 見 他 能 指 石 變 羊。 從 此, 兩 兄 弟 一 起 修 練, 雙 雙 為 仙。 因 為 他 隱 居 於 赤 松 山, 故 又 稱 為 赤 松 仙 子。

號 赤 松 仙 子 , 生 於 西 元 328 年 農 曆 八 月 二 十 三 日 , 浙 江 蘭 溪 人 氏 , 自 幼 家 貧 , 八 歲 牧 羊 , 十 五 歲 得 到 仙 翁 指 示 , 在 赤 松 山 金 華 洞 的 石 室 中 修 煉 , 自 此 超 凡 脫 俗 , 潛 心 修 道 , 鑽 研 丹 藥 , 四 十 年 不 食 人 間 煙 火 , 終 於 理 悟 修 道 玄 機 , 修 得 法 道 。 其 兄 黃 初 起 四 十 年 後 在 金 華 洞 找 到 初 平 , 兄 弟 相 見 初 起 問 起 當 年 羊 群 的 下 落 , 初 平 在 山 上 大 叫 " 羊 起 " , 滿 山 白 石 應 聲 而 起 , 變 成 千 萬 隻 羊 , 這 就 是 在 民 間 廣 為 流 傳 的 黃 大 仙 " 叱 石 成 羊 " 的 故 事 。黃 大 仙 擅 長 煉 丹 和 醫 術 , 得 道 之 後 在 民 間 懲 惡 除 奸 、 勸 善 揚 善 、 贈 醫 施 藥 , 留 下 了 許 多 膾 炙 人 口 的 故 事 , 黃 大 仙 的 " 普 濟 勸 善 、 有 求 必 應 " 歷 代 為 世 人 所 敬 仰 。
現 在 的 黃 大 仙 祠 於 1956 年 落 成 , 但 是 擺 於 正 殿 的 黃 大 仙 畫 像 原 本 存 放 在 廣 東 , 1915 年 時 才 由 人 帶 往 香 港 。 1921 年 時 正 式 的 移 至 寺 廟 供 奉 。
在 20 世 紀 初, 道 士 梁 仁 庵 等 人 從 廣 東 西 樵 山 普 慶 祖 壇 奉 接 赤 松 仙 子 寶 像 來 港。 最 初, 他 們 在 灣 仔 開 壇 闡 教, 奉 拜 赤 松 仙 子。 1921 年, 他 們 經 過 仙 人 指 點, 選 擇 了 九 龍 獅 子 山 下 的 龍 翔 道 建 祠。 後 來, 信 眾 漸 多, 香 火 日 漸 鼎 盛, 成 為 港 九 著 名 廟 宇 之 一。 據 說 黃 大 仙 「有 求 必 應」, 簽 文 尤 其 靈 驗。 每 年, 不 少 善 信 爭 相 在 農 曆 新 年 大 年 初 一 上 「頭 柱 香」, 成 為 一 年 一 度 的 城 中 農 曆 賀 歲 佳 話。


多 數 遊 覽 黃 大 仙 祠 的 朋 友 , 都 希 望 預 知 自 己 的 命 運 , 您 可 以 藉 由 求 籤 解 答 這 方 面 的 疑 惑 。

黃 大 仙 祠 的 外 觀 設 計 色 彩 豐 富 , 可 視 為 中 國 傳 統 寺 廟 建 築 的 最 佳 典 型 。 紅 色 石 柱 、 金 色 屋 頂 , 配 上 藍 色 的 中 楣 , 黃 色 細 工 格 子 設 計 、 色 彩 多 樣 的 雕 刻 , 讓 整 座 建 築 更 顯 輝 煌 生 色 。 一 座 傳 統 風 格 雕 刻 的 花 崗 岩 拱 道 將 黃 大 仙 祠 分 成 兩 座 廳 堂 , 門 窗 環 繞 正 殿 , 信 徒 聚 集 前 院 朝 拜 ; 此 處 其 他 的 寺 廟 則 祭 奉 佛 陀 與 孔 子 。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1.gif



2008-10-24 16:15:49 補充:
黃大仙祠/信仰歷史︰http://www.fushantang.com/1005c/e3007.html、http://hk.geocities.com/goldrabbit388/WongTaiSin.htm

黃大仙區的歷史︰http://ihouse.hkedcity.net/~hm1203/links/hk-wongtaisin.htm

2008-10-24 16:15:54 補充:
黃大仙區的黃大仙︰http://hk.88db.com/hk/Knowledge/Knowledge_Detail.page/Personal_Community/?kid=17950

黃大仙在台灣︰http://www.spacetao.com/new_page9.htm
參考: discoverhongkong
2008-10-25 1:46 am
歷史回顧 在1915年,一群善信將原本供奉在內地一家祠堂的黃大仙畫像帶來香港,並安奉於港島灣仔一家祠堂內,六年後再在九龍獅子山山腳興建另一家較具規模的祠堂,供信眾祈福膜拜。

一九二一年(辛酉)四月梁仁菴、馮聯道長,將擇定九龍城新蒲崗竹園吉地,插竹為記,請示黃大仙師取決,蒙仙師乩示上吉,著將插竹移右三尺,移後三尺,定為大殿之中心,又蒙文昌帝君乩示,擇吉六月廿四日興工,於是在竹園村現址,建築仙師大殿、麟閣、辦事處、宿舍、大閘、水井等工程。同年七月二十日進伙陞座,並建醮開光及奠土超幽五天,計捐助開辦經費及擔任義務者,有張殿臣、唐麗泉、郭述庭諸道長各捐二千元,陳柱石道長捐一千元,梁仁菴道長任總理,馮蕚聯道長任組織,梁孔昭道長任經懺,劉宇文、招大發、梁鈞轉、莫頌庭、高浩文諸道長為經生,本年慶祝仙師寶誕時,蒙玉帝乩賜『普宜壇』三字,以為道門立壇之號。八月正式成立嗇色園,開始視事,供人參拜。並蒙文昌帝君乩書嗇色園三字。

一九二二年(壬戌)七月經風災後重修大殿、麟閣、辦事處、宿舍,又新建由麟閣至大殿拱橋,大殿四週,圍以竹籬,復由林紹鍾、林紹銘、林紹錄昆仲捐資在本壇建醮超度風災幽靈。一九二三年(癸亥)四月釋尊誕辰,首建萬善緣法會二十一天;共附荐先靈,開投首二名附荐牌位,張殿臣道長得正荐為主任,陳柱石道長得二荐為督理,而由陳百朋道長為主壇。啟用約50年後,再耗資400萬港元重建。


--------------------------------------------------------------------------------

嗇色二字釋義:何謂嗇?嗇者,少費也,有慳吝之義。何謂色?色者,『所好之物』、『有欲之類』也。人若為物欲所陷溺,則受之控制,易失本性。故嗇色二字,實有愛精神、致虛靜、省思慮、寡情欲之要義,含有導人悟道修真之意思。
2008-10-25 1:29 am
http://www.districtcouncils.gov.hk/wts_d/chinese/dchighlights.htm
本區摘要
序言
黃大仙區是全港十八個行政區的其中之一,是以本區著名的黃大仙祠命名。隨著時代不斷變遷,黃大仙區已由昔日的簡樸農村轉變成為以公營房屋為主的地區,人口約四十四萬。

地理及歷史
黃大仙區位於九龍半島的東北面,佔地約926公頃。北面以獅子山及大老山為界;東臨飛鵝山;南接新清水灣道及太 子道東;西連聯合道及獅子山隧道,本區是全港唯一沒有海岸線的行政區。本區多年前主要為一鄉村地帶,人口稀疏,居民大多為番禺及客家人。至一九三七年,本區被界定為新九龍的一部分。自四零年代後期 ,隨著大量難民從內地湧入,很多寮屋便開始在區內出現。本區公共房屋發展始自一九五七年,當時首幢第一型徙置大廈在老虎岩(後改建樂富)興建。這些年來,隨著寮屋區的清拆及舊型房屋的重建,本區的面貌已煥然一新。


房屋
黃大仙區的特色是以公營房屋為主。目前,區內百分之86.2%的人口(約380,000人)居住於公共租住房屋、居者有其屋、私人機構參建的居屋和夾心階層住屋;而其餘的13.8%的人口(約60,000人)則居住於各類型的私人住宅。




區內旅遊點 ──
黃大仙祠

黃大仙祠是香港最著名的廟宇 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據傳說,黃大仙又名赤松仙子,以行醫濟世為懷而廣為人知。相傳祠內所供奉的黃大仙是「有求必應」的,他的簽文十分靈驗。此外,該祠是香港唯一一所可以舉行道教婚禮的道教廟宇。
在每年農曆年底及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有大量善信前往該祠,為過去一年酬謝神恩及為未來一年求神庇佑。每年農曆八月二十三日是黃大仙師寶誕,所有黃大仙的弟子會於正午時份聚集於祠內的主殿參與祭祀活動。

志蓮淨苑
 

志蓮淨苑是一處新興的旅遊重點,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 該苑在一九八九年展開了一項重建計劃,以唐朝建築藝術的模式興建寺院建築群,並已於二零零零年五月開放供公眾人士參觀。相信此莊嚴古樸的建築群在未來的日子,會成為中國重要的文化資產。
在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及正月十五日,該苑均會舉行法事,分別為過去一年酬謝神恩及為未來一年祈福。此外,每年農曆四月初八,該苑會舉 行法事慶祝釋迦牟尼的誕辰。

衙前圍村

衙前圍村是一處歷史名勝︰該村歷史源遠流長,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南宋末年。該村是九龍其中一條最古老的村落,亦是市區內唯一一條能保存其圍村風貌不變(即擁有完整的村屋、祖堂及天后廟)的傳統中國式圍村。
據傳聞,該村曾建有瞭望臺、護城河及吊橋等。護城河在日本佔領香港時被填平,以便運送建築材料作修建機場之用。吊橋則只在動盪時代才存在過。村內曾裝有兩支大炮,以保衛圍村,後來被埋藏於村口附近。衙前圍村每十年(通常是在農曆十月底)便會慶祝盛大的太平清醮(亦稱打醮)。村民在這幾天會酬謝天后,多謝祂驅魔除妖,使圍村享有太平及福蔭。首次打醮慶典始於一七二六年,最近一次則於一九九六年舉行。慶祝活動通常持續數天,期間村民會酬謝天后,各參與者亦會欣賞到木偶表演及戲曲演出。此外,圍村在這幾天亦會有齋菜供應。
 
 


 

2008-10-24 17:29:30 補充:
被最佳我
2008-10-25 12:02 am
黃大仙區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北,是香港十八區中的一個行政區。東面以飛鵝山與觀塘區為界,西面和南面沿聯合道、東頭邨道,與九龍城區為界,是全香港唯一沒有靠海的行政區。面積為926公頃,人口約440,000人。



[編輯] 地理


黃大仙區包括黃大仙、牛池灣、鑽石山、慈雲山、樂富、新蒲崗、竹園邨等地方。



黃大仙區以住宅為主,工業樓宇集中在新蒲崗工業區。










黃大仙區。





[編輯] 歷史


黃大仙原名竹園。因為在區內有一座赤松黃大仙祠,香火鼎盛、善信眾多,故名黃大仙區。



牛池灣原名牛屎灣、樂富原名老虎岩。因原名難聽,遂雅化成現有名字。



鑽石山,本是一個石礦,名字是把石從山中鑽挖出來的意思。殖民地政府把此地繙譯成英文時,誤解了鑽/石山為鑽石/山,把它命名了做Diamond Hill.



1925年,香港首個民用機場啟德機場落成啟用,位置於現時新蒲崗一帶。飛機起落時,需要把清水灣道(今彩虹道)的車輛截停。



1940年代後期國共內戰,大批中國大陸難民擁入,在黃大仙及竹園等地搭建寮屋區。



1958年9月,政府完成於九龍灣的填海工程,把啟德機場南移,在原有位置興建了新蒲崗工業區及太子道東。



1979年10月1日,地下鐵路觀塘綫第1段通車,成為香港最早擁有地鐵車站的地區之一。






[編輯] 住宅樓宇、屋邨





[編輯] 公共屋邨


黃大仙區有超過85%居民都是住於公營房屋或由政府興建的自置樓宇。





竹園邨(竹園(北)邨、竹園(南)邨)

東頭邨(東頭(一)邨、東頭(二)邨)

彩虹邨

彩雲邨(彩雲(一)邨、彩雲(二)邨)

彩輝邨

富山邨

黃大仙下邨(黃大仙下(一)邨、黃大仙下(二)邨)

黃大仙上邨

慈正邨

慈民邨

慈康邨

慈樂邨

鳳德邨

樂富邨

橫頭磡邨





[編輯] 居者有其屋




天宏苑

天馬苑

宏景花園

采頤花園

盈福苑

康強苑

彩峰苑

富強苑

慈安苑

慈愛苑

新麗花園

嘉強苑

翠竹花園

鳳禮苑

鳳鑽苑

德強苑

龍蟠苑

瓊山苑

瓊麗苑

鵬程苑





[編輯] 其他(待分類)




侯王廟新村

海港花園

何家園

新光中心

嘉華台

迦密台

荔枝園

馬仔坑村

文谷新村

衙前圍村

牛池灣村

平頂村

上海村

蒲崗村

博愛村

培民村

新麗花園

星河明居

四喜村

大磡村

大磡窩村

大觀園

唐寧新村

豪苑

翠竹花園

東山村

東和村

威豪花園

仁愛新村

仁義新村

鳳溪台

鍚安台

鳳凰新邨

大觀村





[編輯] 大型商場




樂富中心第一期及第二期

黃大仙中心及龍翔中心

荷里活廣場

慈雲山中心





[編輯] 公共設施





[編輯] 中學教育




神召會馬理信書院

佛教孔仙洲紀念中學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

中華基督教會基協中學

中華基督教會扶輪中學

佛教志蓮中學

彩虹邨天主教英文中學

文理書院 (九龍)

德望學校

可立中學 (嗇色園主辦)

國際基督教優質音樂中學暨小學

潔心林炳炎中學

李求恩紀念中學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

樂善堂余近卿中學

龍翔官立中學

天主教伍華中學

聖母書院

五旬節聖潔會永光書院

保良局何蔭棠中學

保良局百周年學校

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

禮賢會恩慈學校

救世軍卜維廉中學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聖文德書院

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

德愛中學





[編輯] 小學教育




神召會馬理信紀念學校(英文小學部)(2006年9月開辦)

浸信會天虹小學

福德學校

華德學校

嘉諾撒小學

嘉諾撒小學 (新蒲崗)

明愛培立學校

中華基督教會基慈小學

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

至德公立學校

彩雲聖若瑟小學

真鐸學校

孔教學院大成小學

德望學校

嗇色園主辦可立小學

國際基督教優質音樂中學暨小學

伊斯蘭鮑伯濤紀念小學

瑪嘉烈戴麟趾紅十字會學校

天主教伍華小學

聖母小學

保良局百周年學校

保良局錦泰小學

保良局陳南昌夫人小學

保良局何壽南小學

天主教溥仁學校

天主教博智小學

禮賢會恩慈學校

聖公會靜山小學

聖公會基心小學

聖公會基德小學

聖公會日修小學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聖博德天主教小學 (蒲崗村道)

聖博德學校

慈雲山天主教小學

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黃大仙天主教小學

黃大仙官立小學





[編輯] 醫療服務




聖母醫院

香港佛教醫院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

東九龍分科診所

柏立基健康院

伍若愉健康院

橫頭磡賽馬會診療所





[編輯] 工業




新蒲崗工廠區,位於彩虹道及太子道東之間





[編輯] 旅遊









昔日的黃大仙祠




赤松黃大仙祠

慈雲山觀音廟

志蓮淨苑





[編輯] 交通





[編輯] 主要交通幹道




龍翔道

大老山隧道

彩虹道

太子道東
2008-10-24 11:57 pm
黃大仙祠

黃大仙祠是香港最著名的廟宇 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據傳說,黃大仙又名赤松仙子,以行醫濟世為懷而廣為人知。相傳祠內所供奉的黃大仙是「有求必應」的,他的簽文十分靈驗。此外,該祠是香港唯一一所可以舉行道教婚禮的道教廟宇。
在每年農曆年底及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有大量善信前往該祠,為過去一年酬謝神恩及為未來一年求神庇佑。每年農曆八月二十三日是黃大仙師寶誕,所有黃大仙的弟子會於正午時份聚集於祠內的主殿參與祭祀活動。

志蓮淨苑
 

志蓮淨苑是一處新興的旅遊重點,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 該苑在一九八九年展開了一項重建計劃,以唐朝建築藝術的模式興建寺院建築群,並已於二零零零年五月開放供公眾人士參觀。相信此莊嚴古樸的建築群在未來的日子,會成為中國重要的文化資產。
在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及正月十五日,該苑均會舉行法事,分別為過去一年酬謝神恩及為未來一年祈福。此外,每年農曆四月初八,該苑會舉 行法事慶祝釋迦牟尼的誕辰。

衙前圍村

衙前圍村是一處歷史名勝︰該村歷史源遠流長,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南宋末年。該村是九龍其中一條最古老的村落,亦是市區內唯一一條能保存其圍村風貌不變(即擁有完整的村屋、祖堂及天后廟)的傳統中國式圍村。
據傳聞,該村曾建有瞭望臺、護城河及吊橋等。護城河在日本佔領香港時被填平,以便運送建築材料作修建機場之用。吊橋則只在動盪時代才存在過。村內曾裝有兩支大炮,以保衛圍村,後來被埋藏於村口附近。衙前圍村每十年(通常是在農曆十月底)便會慶祝盛大的太平清醮(亦稱打醮)。村民在這幾天會酬謝天后,多謝祂驅魔除妖,使圍村享有太平及福蔭。首次打醮慶典始於一七二六年,最近一次則於一九九六年舉行。慶祝活動通常持續數天,期間村民會酬謝天后,各參與者亦會欣賞到木偶表演及戲曲演出。此外,圍村在這幾天亦會有齋菜供應。
 
 
 


收錄日期: 2021-04-15 14:43:2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1024000051KK0089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