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澹臺滅明,字子羽,春秋時魯國武城人,是孔子的學生,小孔子三十
九歲。在孔門中,體態面貌長得最醜。
孔子的教育精神是「有教無類」,凡是去向他問學請教的人,沒有不
接受的。四方仰慕去受業的很多,據說有三千人,不過有成就的只有七十二人。
澹臺滅明是七十二賢人之一,他長得其貌不揚。當他去拜孔子為師時
,孔子從外表推斷,認為他材性很薄弱,不是一個可造之材,並沒有引起
太大的注意。
這一次,孔子是看走了眼,想不到澹臺滅明入門後,勤奮向學,敦品
力行,平時不抄小路捷徑,不作非分之想,如果不是為了公事,從來不去
私見公卿大夫,做人非常方正規矩。
後來澹臺滅明到江南遊歷,追隨他的學生多達三百人。他給自己訂定
了取予出處的原則,絕對不苟且,所以清譽傳遍了四方諸侯。
當孔子聽到這些事情,感慨地說:「聽了一個人的言談,就相信他的
為人,我對宰予是信錯了﹔看到一個人容貌醜,就認為他材性不成,我對
子羽也是看走了眼。」
有一句話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意謂不能以貌取人,
如海水的不可測量。這大概是援用澹臺滅明這個故事來的。
意義:
以外貌作為品評人材的標準。
出處: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是孔子自責的話。
例句:
人不可貌相,以貌取人有時會錯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