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樂府的介紹

2008-10-18 2:23 am
唔該請詳細介紹北朝樂府,,10points ARARARAR

回答 (1)

2008-10-18 4:46 am
✔ 最佳答案
五. 南朝和北朝的樂府民歌有什麼不同的特點?產生這些不同特點的原因是什麼?

『樂府』始於漢武帝,本為官署之名,其職在采詩歌,被之管絃以入樂,故後世逆以樂府官署所采獲保存詩歌為樂府。南北朝乐府民歌是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以比较集中的方式出现的又一批人民口头创作,是我国诗歌史上又一新的发展。它不仅反映了新的社会现实,而且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一般说来,它篇制短小,抒情多于叙事。由於南北的長期對峙,北朝又受鮮卑貴族統治,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民族風尚、自然環境等都大不相同,因而南北民歌也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和情調。《樂府詩集》所謂“豔曲興于南朝,胡音生於北俗”,正扼要地說明了這種不同。現詳述它們的各項不同之處:

北朝民歌的藝術特色是:語言質樸無華,表情爽直坦率,風格豪放剛健,換言之,南樂以柔婉綺麗稱勝,

北樂以悲壯幽悽見長,而文人仿古樂府固亦咸受其影響。這些都是南朝民歌所不及的。即使同樣描寫男女的愛情,風格上都南轅北轍――北朝樂府對於待嫁女兒心理的描述,不僅表現其青春之苦悶,更揭露長期戰亂所造成之男性大量征戰、流徙以至死亡而造成男女比例失調,所引起的嚴重社會問題。例如「童男娶寡婦,壯女笑殺人」,因男子戰死沙場,統治者為繁衍人口、增加戰力,或安定民心,便胡亂婚配,以至童男娶寡婦;由此可以設想,當時婚姻制度之畸形發展。至於對於男女相悅之情,北朝民歌表現得較為粗野潑辣,例如〈地驅歌樂辭〉中的「老女不嫁,蹋地喚天」,今日讀之或引為笑談,唯在戰地烽火時代背景中,實有渴望婚姻之圓滿,卻遙不可期的真實血淚寄託。

在人物的刻畫上,北朝民歌著力刻畫的是女子與男性並駕齊驅的剛健形象,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木蘭辭〉代父從軍十二年,卻「不知木蘭是女郎」的傳奇。是以「安能辨我是雄雌」、「父女始知生女與男同」遂成為北朝民歌在人物意識上的特點。

北朝樂府對於待嫁女兒心理的描述,不僅表現其青春之苦悶,更揭露長期戰亂所造成之男性大量征戰、流徙以至死亡而造成男女比例失調,所引起的嚴重社會問題。例如「童男娶寡婦,壯女笑殺人」,因男子戰死沙場,統治者為繁衍人口、增加戰力,或安定民心,便胡亂婚配,以至童男娶寡婦;由此可以設想,當時婚姻制度之畸形發展。至於對於男女相悅之情,北朝民歌表現得較為粗野潑辣,例如〈地驅歌樂辭〉中的「老女不嫁,蹋地喚天」,今日讀之或引為笑談,唯在戰地烽火時代背景中,實有渴望婚姻之圓滿,卻遙不可期的真實血淚寄託。

南朝民歌主要透過在溫柔纏綿的愛情世界裡,女性的嬌柔嫵媚是刻畫的焦點,,如〈子夜歌〉、〈子夜四時歌〉、〈青溪小姑〉、〈西洲曲〉側重描寫戀愛或懷春少女的熱情與嬌態,甚至在服飾的描寫上也充滿了性暗示,整體而言,表現出一幅女子對愛情生活的沉醉與纏綿之綺麗圖象。

至其形式,南北兩派皆以五言四句為主流。蓋五言四句整齊精鍊,適於表達剎那間至真至純之情。另北朝樂府尚時見四言四句者,體裁是五言四句為主,但同時創造了七言四句的絕體,並發展了七言古體。南朝則有雜言體者。此因四言句易表達蒼涼激壯之美;而雜言之長短錯綜,最宜摹寫纖麗柔媚之情,故其情殊形式亦因之而異。

內容方面,北朝民歌不僅內容豐富,在藝術上也有其獨創性。它的語言是質樸無華的,表情是爽直坦率的,風格是豪放剛健的。在這裏沒有巧妙的雙關語,也沒有所謂一唱三歎的嫋嫋餘音,而是名副其實的悲壯激越的軍樂、戰歌。這些,都和南朝民歌形成鮮明的對比。主要有:
1. 反映北方民族遊牧生活和北國風光的,在《雜歌謠辭》中有《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又有《隴上歌》,歌頌抗敵烈士陳安。反映戰爭:如《企喻歌》、《木蘭詩》等。
2. 反映人民疾苦:如《紫騮馬歌》、《瑯琊王歌》、《隴頭流水歌》、《隴頭歌》及《幽州馬客吟》的《快馬常苦瘦》等。


收錄日期: 2021-04-24 10:18:5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1017000051KK0122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