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該幫我寫篇文章!題目是【假如我是一顆星星】

2008-10-18 1:44 am
題目是【假如我是一顆星星】,唔該,唔該,唔該,唔該,唔該thx

回答 (2)

2008-10-18 4:40 am
✔ 最佳答案
假如我是一颗小星星 



夜静静的,我坐在写字台前,望那夜空上的小星星。小星星没有太阳那样耀人双目,又没有像月亮一样美丽、明亮、光辉。我想:我如果变成一颗小星星,我可以在太空里自由地行走着。


当我看有孩子迷路时,我要用灯照亮着大地,护送着他回家。当我听见美国攻打伊拉克时,有许多儿童家破人亡,有的甚至无家可归。我要把他们带到一个永远和平的星球去。我还要把那些喜欢打仗的人送到送到一个没有和平的星球,让他们的战争永无停止。


而当我累时,我可以把天空当成我的家,把白云当成我的房间,把月亮当成的我床,把其他小星星当成的我伙伴,我们在一起玩游戏。我睡觉时,我还可以听月亮伯伯讲故事。


我想,月亮有光辉,可是它只能围着我们地球转,没有自由,而星星虽然没有光辉,可

是星星却能自由地太空飞翔,我知道,自由才是最快乐的。


晚上,我梦见我变成一颗闪闪发亮的小星星,我在银河系里自由地飞翔着……

2008-10-17 20:47:21 補充:
假如我是一颗小星星


晚上,我望着天上那颗一闪一闪的小星星,心里美滋滋地想:假如我是一颗小星星该多好!
假如我是一颗小星星,我可以游览整个地球。每当夜晚,我会到北京参观颐和园,到西安参观兵马俑,到巴黎参观艾菲尔铁塔……有时,我还可以去日本,去美国,去加拿大……总之,我哪都可以去。
假如我是一颗小星星,在晚上就会眨着眼睛,若隐若现地和小朋友们捉迷藏,让那些笨孩子来数我,怎么数也数不完。就是因为这样,我整天都笑得合不拢嘴,差点把下巴都笑掉了,每天都如此,真开心呀!

2008-10-17 20:49:12 補充:
假如我是一颗小星星,我会照顾在黑暗中行走的人们,为他们指点前进的道路,以防他们发生什么意外。
假如我是一颗小星星,每天晚上,人们总会看见有几颗星星离得特别近,那是我和我的几个小伙伴正在玩有趣的游戏呢。可是有时,我们离得很远。大家知道为什么吗?那是因为我们正在为抢不到糖吃而生气呢!
假如我是一颗小星星,当我寂寞的时候,我就会躺在月亮姐姐的身上,把她当作我的安乐椅,回想着以前和同伴们玩游戏时的情景,回想着自己做错的事,我真想去和他们说声:“对不起!”
假如我是一颗小星星……
2008-10-18 3:11 am
人類對恆星的觀測歷史悠久。古埃及以天狼星在東方地平線的出現,預示尼羅河氾濫的日子。中國商朝就設立專門官員觀測大火在東方的出現,確定歲首的時刻,與作物播種與收割並列在卜辭中。而中國明朝的航海家們則利用航海九星來判斷方向。美國的阿波羅11號飛船設有光學定位儀,利用恆星來確定位置。

在歷史上,恆星在世界各地的文明中都曾佔有重要的地位,它們被作為宗教上的實踐並用於天文導航上指示方向。許多古代的天文學家都相信恆星被固定在永恆的天球上(球形的天空),並且永遠不會變化。經由相約成俗,天文學家將一群一群的恆星集合組成星座,並且用它們來追蹤行星在天空中的運動和臆測太陽的位置。太陽在星空背景(和地平線)被用來創造了曆法,可以用來實踐農業的調控。現在幾乎全球都在使用的格里曆就是依據最靠近地球的恆星,太陽為基礎建立的。.

最古老的,標有精確日期的星圖出現在西元前1,534年的古埃及。伊斯蘭天文學家為許多恆星取的阿拉伯文名稱一直到今天都還在使用,他們還發明了許多天文儀器可以測量和計算恆星的位置。在11世紀,Abū Rayhān al-Bīrūnī描述銀河系像是由有恆星的雲氣組成的許多碎片,在1019年的月食也測量了一些恆星的緯度。

儘管天空是永恆不變的,中國的天文學家知道還是有新的恆星可能出現。早期的一些歐洲天文學家,像是第谷,就在夜空中辨認出一顆新的恆星(後來稱為新星),因此認為天空不是永恆不變的。在1584年,喬丹諾·布魯諾認為恆星像太陽一樣,也可能有其他行星,甚至有像地球一樣的,環繞著它們,古代的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和伊比鳩魯也曾經提出和他一樣的想法。在進入下個世紀前,天文學家已經取得了一致的看法,認為恆星是遙遠的太陽。神學家李察·賓特利質疑這些恆星為何沒有對太陽系施加萬有引力,艾薩克·牛頓解釋認為在每個方向分佈的恆星將引力彼此互相抵銷掉了。

義大利天文學家Geminiano Montanari在1667年觀測和記錄了大陵五的光度變化,愛德蒙·哈雷出版一對鄰近"恆星"自行的測量報告,顯示出從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和喜帕恰斯迄今,它們的位置已經改變了。白塞爾在1838年首度利用視差的技術測出一顆恆星(天鵝座61)的距離是11.4光年,顯示了天空的廣大和天體距離的遙遠。

威廉·赫歇爾是第一位嘗試確定恆星在天空中分佈狀態的天文學家。在1780年代,他用量測器對600個方向進行了一系列的測量,計算沿著視線方向可以看見的恆星數目。透過這樣的研究,他推論出恆星的數量平穩的向著天空的一側增加,這個方向就是銀河的中心。他的兒子約翰·赫歇爾在南半球的天空重複他的研究,也得到向著同一方向增加的相同結果。除了這些還有其他的成就,威廉·赫歇爾還注意到有些恆星不僅是在相同的方向上,彼此之間還是物理上的夥伴形成了聯星系統。

約瑟夫·馮·夫琅和費和安吉洛·西奇開創了科學的恆星分光學,經由比較天狼星和太陽的光譜,他們發現有不同數量和強度的吸收譜線 —恆星光譜中黑暗的譜線是由大氣層吸收特定頻率的波長造成的。西奇從1865年開始分依據光譜類型對恆星做分類。不過,現代的恆星分類系統是安妮·坎農在1900年代建立的。

在19世紀雙星觀測所獲得的成就使重要性也增加了。在1834年,白塞爾觀測到天狼星自行的變化,因而推測有一顆隱藏的伴星;愛德華·皮克林在1899年觀測開陽週期性分裂的光譜線時發現第一顆光譜雙星,週期是104天。天文學家斯特魯維和S. W. Burnham仔細的觀察和收集了許多聯星的資料,使得可以從被確定的軌道要素推算出恆星的質量。第一個獲得解答的是1827年由Felix Savary透過望遠鏡的觀測得到的聯星軌道。

對恆星的科學研究在20世紀獲得快速的進展,相片成為天文學上很有價值的工具。卡爾·史瓦茲旭爾得發現經由比較視星等和攝影星等的差別,可以得到恆星的顏色和它的溫度。1921年,光電光度計的發展可以在不同的波長間隔上非常精密的測量星等。阿爾伯特·A·麥可遜在虎克望遠鏡第一次使用干涉儀測量出恆星的直徑。

在20世紀的第一個十年裡,恆星物理概念性的重要工作開始進展。在1913年,赫羅圖發展出來,推動了恆星在天文物理上的研究。解釋恆星內部和恆星演化的模型被成功的發展出來;恆星光譜也因為量子物理學的進展而得以成功的解釋;恆星大氣中的化學成分也能夠被確定。

假如我是一顆星星,我就永遠不能住在地球,無法上學,無法寫這一篇作文了。


收錄日期: 2021-04-13 21:17:0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1017000051KK0110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