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舖與顧客發生糾紛新聞(20分)

2008-10-17 11:43 pm
我有一份功課是要找店舖與顧客發生糾紛的新聞,但我之前找極也找不到,所以我請各位網民幫忙找一找!!!!!!


店舖與顧客發生糾紛的新聞(最好給三篇,但找到幾多就給幾多)

回答 (1)

2008-10-18 1:09 am
✔ 最佳答案
警方無能黑店瘋狂噬客
海味店高調放蛇 三年來無人入罪




10/04/2008







「一斤多少錢?」,「一斤十六。」問的是價錢,答的是重量,顧客隨即墮入價錢與重量單位「錢」的陷阱。海味黑店以模糊斤及玩弄字眼的手法屈客買貴貨,如今仍大行其道,警方年年放蛇拉人,但年年都有消費者受騙,消委會收到的投訴亦年年遞增。原來現時法例存漏洞,令警方的「放蛇」徒勞無功。本報發現,以往海味黑店僱員被成功入罪的個案鳳毛麟角,過去三年警方在油尖區拘捕的懷疑黑店職員全部甩罪,無良海味店有恃無恐,繼續使用陳年舊橋遊客,最新一宗是一名馬來西亞遊客中招,花了近十萬元買超貴海味。
馬國商人十萬元買貴貨
在香港購物,真是步步驚心。」提及在港誤入海味黑店「中招」買貴貨的經歷,馬來西亞華僑林建德仍然一臉無奈:「吉隆坡乜都有,我們這次來香港就只想買一些高質素海味。」林本身在吉隆坡經營旅行社,由於計劃本月帶同七十多名員工到香港旅遊,所以上月二十七日,他和家人一行五人打頭陣,先來香港考察,想不到「老貓燒鬚」,誤墮海味黑店陷阱。

「我會說中文,但是看不懂中文字,加上以為香港商店信譽都很好,不知不覺就被騙了。」林用不太流利的廣東話對記者憶述被騙經過,抵港翌日傍晚,他們在九龍遊客區看到一間海味店門口擺賣的元貝碎寫大大個「360」字樣,趨前問價,得知是每斤三百六十元後覺得甚便宜,遂入店選購,不知此價格已比市價貴了逾一倍。

林憶述:「我同家人一直以為店內其他貨品都以斤計算,加上店員由頭到尾只講價錢,從沒提及斤、、錢這些單位。」每當他或其妻問起「一斤多少錢(價錢)」時,店員就會避談銀碼,只無厘頭說:「一斤按十六計算」,之後就快語推銷,或聲稱會送贈品等,轉移注意力。直至林付款時,才得知他購買的海味大部分是以、甚至是錢為計價單位,林直言:「埋單時嚇了一跳,金額比我們心目中的數字高出很多。」

在兩名店員連環轟炸下,林糊糊塗買下「日本六頭鮑」、「野山石斛」、「高地參」、「貴妃鮑」、元貝、花膠等十二樣海味、藥材,合共九萬七千九百多港元。由於店員迅速將貨物切片、磨粉,林惟有無奈地付款。當中最貴的是一斤「野山」石斛,收六萬二千多元。林回到酒店後細看收據,發現石斛計價單位的中文字與別不同,詢問他人才知道石斛按「錢」計算,而「錢」與「斤」相差達一百六十倍。

警放蛇拉人黑店照營業
為了解海味黑店的經營方法,記者日前佯裝遊客到九龍遊客區多間參茸海味店了解,發現多間店舖的經營手法與林建德的描述幾近一樣。最令記者驚訝的是,去年九月曾被警方派員「放蛇」查獲的一間海味店,目前仍照常經營,遊客盈門。

本報隨即向警方查詢,始獲悉該宗案件因證據不足,被捕人士全部無條件釋放。更叫人震驚的是,過往三年油尖區共有十六人(○五年四人、○六年六人、○七年六人)牽涉參茸海味店不良手法經營被捕,但涉案人士全部「甩身」,警方提出的檢控全部無法入罪。

警方發言人解釋,由於投訴人士多為遊客,而投訴多為「不良銷售手法」,並非行騙,故在檢控上有一定困難。並表示警方有專責小組監察油尖區海味店投訴,同時已發現數間海味店舖涉及較多投訴。警方的統計數字顯示,過去三年油尖警區內每年被投訴的海味店數目分別為三十三、三十、三十二間;有關海味店騙案的投訴前年接獲四十七宗,去年激增至七十六宗。


執法失敗投訴數字勁升
投訴數字節節上升,相信與警方執法的失敗,未有設法堵塞漏洞有莫大關係!「我們根本不知道信譽良好的海味店在哪!」林建德說,正是「購物天堂」這個美譽,才讓他缺乏警覺性而被騙。「如果我們一落飛機,就得到一份黑店或者信譽良好的商店名單,購物時我肯定會加倍留心。」他坦言經此一役,對香港的印象大打折扣。

記者將林所買的部分海味樣本拿到上環、西環的參茸海味店「格價」及求證,發現樣本不僅價格高得離譜,而且有以次貨充好貨的情況。但由於林所買的蟲草、石斛等藥材已被磨成粉末,所以專家也不敢評定品質和價格,只表示:「中藥材的價格很難說,同樣藥材的價格可以相差很大。」雖然藥材價格難定,不過綜觀上環參茸店、藥行的價格,非野生石斛僅數十元一,野生的亦大約數百至一千元一,而林建德購入的竟達三千八百八十元一。

記者又將購得的「高地參」樣品,交予香港中藥聯商會監事長曾超慶檢視,曾直指「高地參」其實是白參,又稱白洋參,市面每斤大約二百幾元,屬於較為廉價的參類。




太陽報


收錄日期: 2021-04-19 17:22:2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1017000051KK0082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