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米格-23沒有出口到中國?

2008-10-15 6:29 am
為何米格-23沒有出口到中國?

回答 (2)

2008-10-15 5:21 pm
✔ 最佳答案
中國引進MiG-21時,中蘇已經開始交惡。

MiG-23問世時中蘇邊界已經形成對峙。

等到中蘇關係正常,MiG-23已經落後。

不過中國的確有從埃及取得過MiG-23,部分技術為殲-8所採用。

2008-10-15 19:29:21 補充:
中越戰爭係因爲越南站在蘇聯一邊,先至會被中共攻擊,不要搞錯了。

另外MiG-29在八十年代初開始大量入役,取代MiG-23成爲蘇聯前綫空軍主力戰鬥機。

八十年代中後期,中蘇關係開始解凍。

八十年代末中國空軍人員去蘇聯考察。雖然蘇聯大力推薦MiG-29,但中國人鍾意既係Su-27。

2008-10-15 19:39:44 補充:
中國在1978年從埃及換回2架MiG-23MS,2架MiG-23BN,2架MiG-23U,10架MiG-21MF(用於成飛仿製),以及10枚AS-5 Kelt型空對地飛彈。交換條件係對埃及的MiG-17同MiG-21機隊提供零件和技術支援。

2008-10-15 19:42:37 補充:
可能有人會對埃及保留MiG-17同MiG-21而放棄MiG-23覺得有疑問。

原因係MiG-23操縱同維護都相當複雜,東德短時間操作MiG-23後就放棄改為採購MiG-21後期型就係一個類似的例子。

2008-10-16 12:03:18 補充:
究竟莫斯科站在河內一邊,抑或河內站在莫斯科一邊有何分別?
——區別在於,越南當時需要在中國和蘇聯之間作一選擇,而非蘇聯要在中國和越南之間作一選擇。

2008-10-16 12:41:23 補充:
至於89年,蘇聯賣武器給中國要看美國眼色?你當蘇聯係美國細佬阿?
而且購買Su-27係1990年末簽訂協議既,吾識就米亂講。
2008-10-15 9:38 pm
 同意樓上所言,主要是因為中蘇關係不和,而令米格系列戰機未能在中國落戶。
 中蘇自1958年交惡後,至前蘇共總書記勃列日湼夫逝世為止,中蘇兩國時有糾紛;尤其是1969年珍寶島事件,及1978年中越戰爭中,兩國衝突成為家常便飯。
 中國當年自行研究製造戰機,但因為國家期間發生了一連串政治事件如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文化大革命等因素,令國家的空軍力量遠遠落後給台灣和美國。
 及至蘇聯在安德羅波夫和戈巴卓夫先後上台後,中蘇關係才逐漸解凍,蘇聯總理柯西金到京訪問,莫斯科才考慮恢復將武器供應予國家,但八十年代,米格戰機再不是蘇聯空軍的主力。

2008-10-15 13:40:16 補充:
1978年中越戰爭中,莫斯科站在河內一邊,令中國大為氣結。

2008-10-16 11:46:13 補充:
 究竟莫斯科站在河內一邊,抑或河內站在莫斯科一邊有何分別?
 另外蘇共總書記戈巴卓夫在1989年春夏之交(政治風波之前)才到北京見楊尚昆、李鵬同鄧小平,那時據說老戈打算賣武器予北京,大撈一票,但美國老布殊警告莫斯科,勿趁北京學運時火上澆油,結果老戈打銷了賣武器給北京的念頭。不久就發生六四事件,若老戈當時一意孤行賣武器給北京,肯定被西方視為六四幫兇了。

2008-10-17 13:01:28 補充:
 那軍事常識並非本人之強項,亦無吾兄那麼專業。
 我並非不懂,可能是當年聲稱熟悉軍事常識之同事有誤導,由於本人乃引述舊同事所講,故請你批評人亂講。
參考: 個人所知, 個人所知

收錄日期: 2021-04-19 02:06:2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1014000051KK0217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