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月經量過多(Menorrhagia):
病因:大約有10~15%的成年女性有此困擾,病因包括了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瘤、凝血機能不良(血小板過少、凝血因子缺乏等等)、甲狀腺機能異常、慢性子宮炎、子宮內避孕器(可能增加50%的月經)、會分泌動情激素的腫瘤,像是granulosa cell tumor之類,如果是病因不明的經血過多,有些學者認為是凝血的問題,因為在經血過多病人的經血中,發現造成血管擴張及血小板無法凝集的prostacyclin或prostaglandin E2上升,相反的造成血管收縮及血小板凝集的thromboxane下降。也有的人發現子宮內膜的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較高,也就是纖維溶解的速度較高。
診斷:要針對上述的原因加以區別,並且要知道患者有沒有排卵。除了前面所說的看看有無排卵週期的症狀外,也可以請病人測量基礎體溫、抽血檢查黃體期中期的黃體素值,甚至作子宮內膜病理檢查。在台灣,子宮內膜癌的比率不像美國那麼高,所以,真正為了診斷有無排卵而作子宮內膜病理檢查的情形較少。
治療:如果沒有特殊的病因,可以先嘗試用Prostaglandin synthetase inhibitor(PGSI), 如naproxen, ponstan等等,有報告顯示可以減少經量達50%,在臨床上,病人應該試過三種以上的PGSI後才能夠說它沒有效果,要注意的是,在因肌瘤產生的月經過多病人身上,這類藥物的效果並不是很好。此外,也可以用週期性的黃體素,或是避孕藥來減少經量,目前的避孕藥荷爾蒙含量已大大的減低了,所以沒有吸煙的病患可以放心的使用,對於有吸煙而且年齡大於35歲的人而言,建議使用週期性的黃體素或是另加上低劑量動情激素,或使用持續性低劑量的黃體素(minipill)。此外,抗纖維溶解製劑的使用也有人提出,但是須要進一步的研究。
月經中期出血(midcycle ovulatory bleeding):
病因:在排卵時,可能因為動情激素突然下降的緣故,有5%的人會產生一至三天的出血,有時會伴隨著單側下腹痛。
治療:通常它是不需要任何治療的,但是如果病人症狀太厲害,可以用非類固醇的止痛藥,或是避孕藥來抑制排卵。
月經間不規則出血(intermenstrual bleeding):
病因:常見的原因多半與子宮本身的病變有關,如子宮頸息肉腫瘤、子宮肌瘤、子宮發炎等等。另外,服用荷爾蒙製劑(在服用避孕藥的第一個週期,有30%的人會有不正常的出血),泌尿道、腸胃道的問題,如痔瘡、腸胃炎症、膀胱結石等等也要小心的加以區別。
診斷:與月經中期出血不同的是在兩次月經中間的出血較沒有規律性,許多病人常常主訴有性交後的出血,這時候就要仔細檢查子宮頸是不是外翻且很脆弱、有沒有發炎、有沒有息肉或腫瘤,子宮鏡在懷疑有子宮內的問題時也可以派得上用場。
治療:上則是針對各種不同的病因加以處理,例如子宮頸息肉大半在門診即可摘除,黏膜下肌瘤可以用子宮鏡摘除,子宮炎則要用抗生素治療。
無排卵性出血(anovulatory abnormal bleeding):
病因:在月經不正常的病人中,大約有1/3是屬於慢性不排卵的,它的出血型態可能是非常短期的,例如只有一、二次不正常的出血,或是長期的,量不多,但月經的頻率很高,或是在一段時間沒有月經後,突然來一次量很大的月經,月經的時間常常無法預測。一般我們提到的子宮功能不良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通常是指找不到器官上異常的出血,但是有許多醫師也將它與無排卵性出血劃上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