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天氣熱了,冷氣機與電冰箱的需求大幅增加,這兩種機器都可以把固定空間裡的熱量移除,讓內部溫度降到比周遭低。由熱力學觀點,至少有兩種方法可以用來降低環境溫度,一是靠相變化,另外是利用氣體的膨脹。
前者最佳的實例就是人體汗水的蒸發。當氣溫高而空氣乾燥時,汗水容易蒸發,因蒸發需要吸熱故而降低皮膚溫度,所以人們會感覺清爽。但臺灣因氣溫與濕度都高,人體排汗時會因為空氣中的濕度高,而不容易蒸發,那時就會感覺不舒服。在冬天裡,流汗後如果又被風吹到,也會因為皮膚表面汗水蒸發吸熱,降低溫度,而造成所謂 「寒風刺骨」的感覺。
另外一個應用的例子是熱管。例如筆記型電腦中的中央處理器,因為高速工作,所以會發熱變燙,如果這些熱不迅速移走,會造成該區域溫度上升,因而縮短電子元件的壽命。為解決這個問題,許多公司的作法是利用熱管,管內盛裝液體,利用蒸發吸熱的原理把熱移走,然後在熱管的另一端,使用風扇及散熱片把熱量吹到外面。同時,在蒸發過程中,管內液體會保持一定溫度;且當蒸氣的熱量被吹走後,又會冷凝成液體,周而復始完成散熱的作用。所以尋找一種流體,它的汽化溫度在攝氏 30 ~ 40 度間,而具有前述的功能,是化學及材料學家努力的課題。
第二種降溫冷卻的原理則是靠氣體膨脹。一個單純降低溫度的膨脹程序,就是絕熱節流程序。高壓的氣體經過一個小孔洞而降壓,在絕熱條件下,因為膨脹需要能量,於是氣體的內能被消耗,表現出來的結果就是溫度下降。膨脹作功的最佳實例就是使用高壓高溫蒸氣推動的渦輪機。
與氣體絕熱節流程序高度相關的一個熱力學參數,叫做焦耳—湯普森係數(Joule-Thomson coefficient),這個係數表示氣體在絕熱狀態下,溫度隨壓力的變化值。如果此係數為正值,則表示壓力變小時,該氣體的溫度也隨之降低,於是產生冷凍的效果;當然如果此一係數為負值,則有相反的表現,也就是膨脹反而產生加熱的效果。這個膨脹程序是在等「焓(enthalpy)」條件下進行的,也就是說膨脹過程中流體不會與外界交換任何能量。
對於理想氣體而言,焦耳—湯普森係數為零。但對於大多數非理想氣體,在較高的溫度及壓力下,這係數是負值;當降到一定溫度與壓力後,則會轉為正值;在特定的溫度與壓力,焦耳—湯普森係數正巧為零,就是所謂的反轉點。一般說來壓力要大於九倍的臨界壓力,焦耳—湯普森係數才會轉為負值。
咩係膨脹呀?!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