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中國近現代著名的音樂家,中國作曲家。曾用名黃訓、孔宇。祖籍廣東番禺。1905年6月13日生於澳門一個貧苦船工的家庭。1918年入嶺南大學附中學小提琴,1926年入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國立藝專音樂系學習。1928年進上海國立音專學小提琴和鋼琴,並發表了著名的音樂短論《普遍的音樂》。1929年去巴黎勤工儉學,從師於著名提琴家帕尼·奧別多菲爾和著名作曲家保羅·杜卡。1931年考入巴黎音樂院。在肖拉·康托魯姆作曲班學習。留法期間,創作了《風》、《遊子吟》、《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等十餘首作品,1935年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創作了大量戰鬥性的群眾歌曲,並為進步影片《壯志淩雲》、《青年進行曲》,話劇《復活》、《大雷雨》等譜寫音樂。抗戰開始後參加上海救亡演劇二隊,後去武漢與張曙一起負責開展救亡歌詠運動。1935年至1938年間,創作了《救國軍歌》、《只怕不抵抗》、《遊擊軍歌》、《路是我們開》、《茫茫的西伯利亞》、《祖國的孩子們》、《到敵人後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種類型的聲樂作品。1938年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並在「女大」兼課。教學之餘,創作了不朽名作《黃河大合唱》和《生產大合唱》等作品。1940年去蘇聯學習、工作,1945年10月30日卒於莫斯科。
在冼星海短促的一生中,創作生活約10餘年,共作歌曲數百首(現存250餘首),大合唱4部、歌劇1部、交響曲2部、管弦樂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鋼琴等器樂獨奏、重奏曲多首。在冼星海的創作中,數量最多、影響最廣的是多種多樣的群眾歌曲。其中有正面表現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採用號召性、戰鬥性的進行曲形式的《救國軍歌》、《青年進行曲》、《保衞盧溝橋》和《到敵人後方去》;有具體展示人民戰爭壯美的戰鬥圖景,將抒情性與鼓動性或描繪性與概括性結合在一起的《在太行山上》、《遊擊軍》和《反攻》;有表現工農群眾的勞動生活,採用特定的勞動音調和節奏寫成的《頂硬上》、《拉犁歌》、《搬夫曲》和《路是我們開》;還有為抗戰中的婦女、兒童寫的《只怕不抵抗》、《祖國的孩子們》和《三八婦女節歌》等等。在這些群眾歌曲中,冼星海根據不同內容,創造具有不同個性特徵的音樂形象,或以具有衝擊力的節奏和挺拔高昂、富於棱角的旋律,表現慷慨激昂的情緒和威武豪壯的氣勢;或以氣息寬廣的旋律、舒緩沉着的節奏和抒情含蘊的音調,體現革命人民豐富的內心世界。
冼星海出國後,主要學習了什麼知識,並在這方面取得了成就?
甲. 小提琴。
乙. 鋼琴。
丙. 作曲。
丁. 作詞。
下列哪部作品是冼星海回國後創作的?
甲. 《遊子吟》。
乙. 《茫茫的西伯利亞》。
丙. 《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
丁. 以上都是
判斷下列陳述:
《反攻》展示了人民戰爭壯美的戰鬥圖景;
《只怕不抵抗》表現了工農群眾的勞動生活。
甲. 正確。
乙. 錯誤。
丙. 部分正確。
丁. 無從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