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Q:【第一段】點解孔子叫仲尼?
A:孔子真正的名是丘,仲尼是他的字。古人剛出生時取的是名;到長大行冠禮(成人禮)後,就必須取字。唐人孔穎達在《禮記•檀弓上》中曾解釋:「人年二十,有爲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儀禮•士冠禮》曾說:「冠而字之,敬其名也。」這裡指古時男子到二十歲便須行冠禮及取字,而名就成了應該避諱的東西,朋友、同輩相稱時也只能稱字而不稱名。如蘇軾,自己可稱名「軾」,但朋友則要稱他的字「子瞻」(東坡不是他的字,而是他的號)。所以仲尼是孔子二十歲行冠禮後所取的字,一方面代表他已達成年之歲,亦同時作為禮儀上別人對其的稱呼。
Q:【第二段】仲尼呢個字有咩意思?
A:字其實是對名的解釋,乃根據本名的涵義而取。一般情況下,名與字的關係,往往是同義詞和近義詞的互訓,或截取自同一辭彙。如班固字孟堅,「固」和「堅」同義;曹操字孟德,「操」和「德」同義;諸葛亮字孔明,「明」和「亮」同義。又或意思上有所關聯。故此名與字在多數情況,儘管用途不盡相同,二者之間還是有聯繫的。
孔子的名與字亦同樣有關聯性。但學術界中流有二說:
(一)孔子之出生地,為山東曲阜市的「尼山」。「尼山」本稱「尼丘山」,孔子之名(「丘」)及字(「尼」)同是得自出生地。
(二)當然亦有另一說,指孔子取名「丘」,因於「生而首上圩頂」(出自《史記孔子世家》),即指他出生時頭頂「中間低四周高」,腦袋囟門處凹陷,而四周隆起,像小山丘。《說文解字丘部》曾說:「一曰四方高中央下為丘。」孔子之父為其取名為「丘」,似乎是要形容兒子的骨格奇特。又因他的頭形一如「屋宇之反」的四邊高、中央低,這種情況可稱之為「尼甫」(出自《白虎通義聖人》引《禮緯含文嘉》)。故而字中的「尼」字,實得之於「尼甫」一詞,其意思等同於名中的「丘」字,指孔子出生時頭頂「中間低四周高」的生理特徵。
另外,孔子的字中還加上「仲」字,其實是用來表示他在家族中的排行。先秦時期人們常在姓、名前或字中加上「伯(孟) 」、「仲」、「叔」、「季」,以表兄弟長幼之排名。「伯」或「孟」指兄弟中排行第一,「仲」第二,「叔」第三,「季」最末。如古人伯夷及叔齊,伯是兄,叔是弟。
孔子字仲尼,「仲」就是指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之意。實際上他確實還有一名兄長,姓孔,名曰孟皮、字伯尼,「孟」及「伯」同樣為排行第一之意。孔子的弟子中,取字亦有用此方式,如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則指出冉耕是長兄,冉雍是二弟。
Q:【第三段】仲尼呢個字有咩故事?
A:綜合第一條及第二條所言,「仲尼」這個字是孔子成年後所取,不過仍是依名字而改。孔子的名及字,其來源基本上有兩個說法:
(一)據《孔子家語•本姓解》所言:「徵在既廟見,以夫之年大,懼不時有男,而私禱尼丘之山以祈焉,生孔子,故名丘,字仲尼。」徵在是指孔子的母親顏徵在,因為恐怕夫君(孔叔梁紇)年紀大而難以為其續後,故私底下向尼丘之山禱告及祈求,結果求得兒子。因而為其取名為「丘」,而後「仲尼」之字亦出於此。
(二)據《史記•孔子世家》所言:「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孔子生下來時頭頂中間凹陷,形如丘,所以就取名叫丘。取字為「仲尼」,或許也跟與「丘」近似的「尼甫」一有關,如漢朝班固《白虎通義聖人》所言:「孔子反宇,是謂尼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