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讓有什麼好處???

2008-10-05 11:42 pm
急!!!明天要交,起碼要200字!!!






thank you!!!

回答 (2)

2008-10-06 3:36 am
✔ 最佳答案
三皇五帝時期,所謂的“垂拱而治、天下清明”。“堯舜禪讓”在中國更是一直被傳為美談佳話。

  最早記有“禪讓”其事的是被儒家列為十三經之一的《尚書》,《尚書》的《堯典》、《舜典》、《大禹謨》等篇說:堯在位七十年,向“四岳”諮詢繼任人選,“四岳”推舉鯀。堯要他治理當時危害甚大的洪水。鯀治水不成被廢,四岳重新推舉舜。堯就對舜進行了全面的考驗,結果舜的美德經受了種種考驗,比人們想像的還要有才能,於是踐天子位。後來,大禹治水成功,舜把帝位傳給了他。禹又準備傳位於伯益。

  傳說禹晚年曾經把權力交給皋陶;皋陶死得早,禹又傳位給皋陶之子伯益。但是情況起了變化。一說是“禹子啟賢,天下屬意焉。……諸侯皆去益而朝啟,……於是啟遂即天子之位”(《史記夏本紀》)。另一說否認了這種和平的過渡,說道:“益幹啟位,啟殺之。”(《晉書束晳傳》引《竹書紀年》)啟掌權後,西方的有扈氏部落不服,“啟與有扈戰于甘之野”。啟臨陣斷然宣佈:“今予唯恭行天之罰!”(《尚書夏書甘誓》)一場大戰,啟滅了有扈氏。禪讓制度遂遭破壞。商代以前是神話和傳說的時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圖片參考:http://www.stnn.cc:82/arts/200709/W020070930630473661418.jpg

堯舜禪讓圖

  在戰國時期就有人對“禪讓”一說提出了懷疑。《荀子正論》記載了荀子的疑問:“夫曰堯舜禪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

  《韓非子說疑》記載戰國末的韓非的言論道:“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不僅否認了“禪讓”之事,還說舜和禹繼承帝位,是“臣弒君”的結果。另有唐代的劉知幾在所著的《史通》中引《汲冢瑣語》說:“舜放堯于平陽”,還說舜是給禹趕到蒼梧而死的。

  後來還有司馬貞引《竹書紀年》在其著作《史記正義》中說:“堯德衰,為舜所囚。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父子不得相見也。”

  墨家提倡“尚賢”,直接鼓吹“禪讓”。儒家“祖述堯舜”,也對“禪讓”大加宣揚。如“古者舜耕于歷山,陶河濱,漁雷澤,堯得之服澤之陽,舉以為天子,與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墨子尚賢》)把舜說成是會燒窯、捕魚的農夫,以此來申述他“尚賢”的宗旨。因此近代有些學者則認為:“堯舜禪讓”說是戰國初墨家的創造。但墨家僅說過“堯舜禪讓”。“舜禹禪讓”說法的來源,近代學者則認為是也贊成“舉賢”的儒家新添的。

  由上可知,“禪讓”制度中演繹的“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大同世界”,是經後人加工製作而成的。雖是加工而趁,但影響深遠,趙翼《甘二史劄記》卷七有《禪代》一題,敘述了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連續不斷“假禪讓為攘奪”的史跡:魏曹丕、晉司馬炎、南朝宋劉裕、齊蕭道成、梁蕭衍、陳陳霸先、北齊高洋、北周宇文覺、隋楊堅、唐李淵、後梁朱溫等,殺伐篡奪之餘,皆仿傚于“受禪”的典禮。

禪讓有什麼好處
參考: 天之心
2008-10-06 2:47 am
禪讓制(拼音:shn (國) / sin6(粵),中古拼音:zjenh),中國統治者更迭的一種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將統治權讓給他人。形式上,禪讓是在位君主自願進行的,是為了讓更賢能的人統治國家。通常,禪讓是將權力讓給異姓,這會導致朝代更替,稱為「外禪」;而讓給自己的同姓血親,則被稱為「內禪」,讓位者通常稱「太上皇」,不導致朝代更替。
中國傳說中的禪讓
中國上古時期的禪讓制度,最早記載於《尚書》之中,但其真實性一直存在爭議。是中國上古時期推舉部落首領的一種方式,即部落各個人表決,以多數決定。相傳堯為部落聯盟領袖時,四岳推舉舜為繼承人,堯對舜進行三年考核後,使幫助為事。堯死後,舜繼位,用同樣推舉方式,經過治水考驗,以禹為繼承人。禹繼位後,又舉皋陶為繼承人,皋陶早死,又以伯益為繼承人。這是部落聯盟推選領袖的制度,史稱「禪讓」。據說首領要躲在樹林中,然後由族人擁戴他出來。但另一種說法是,禪讓制只是到禹就終止了,他建立第一個朝代——夏朝。

中國歷史上的禪讓
中國歷史上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禪讓之名,行奪權之實的。這些所謂的禪讓,都是朝中權臣脅迫皇帝退位,而由於繼承者是當政者的臣子,為避免「不忠」的罵名,便打着禪讓的旗號,以取得正統性。因此,以禪讓而滅亡某一朝代,史書中也多表述為「篡」(如「王莽篡漢」),而若以武力直接推翻某一朝代,則用「滅」(如「元滅宋」),以表明某種價值判斷。


收錄日期: 2021-04-15 20:08:3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1005000051KK0150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