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應否立法全面訂立最低工資 ?

2008-10-05 8:16 pm
通識科問題黎嫁
我鯰左好耐都 無乜據

大家比D意見 5該曬

回答 (4)

2008-10-05 9:57 pm
✔ 最佳答案
最低工資是一個很有趣的題目。
當下在香港很多低工資勞工,時薪只有十幾廿元。他們生活艱苦。因此很多人提出應該定出最低工資,讓大家有好日子過。
薪酬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勞工市場供求而自然訂出的。香港自從工業北移,對勞工需求減少,做成了很多勞工失業。在供過於求的情況下,工資一直沒有太大增長。跟香港的經濟發展脫了節。
一個勞工,為何要接受十幾廿元的時薪?其中一個大原因是因為其動勞競爭力弱,不能爭取到一份較高工資的工作。如果立法定了一個最低工資出來,比如說是時薪三十元。那麼,原來賺十幾廿元時薪的勞工,就會面對一個能賺三十元時薪的失業勞工搶飯碗。結果,那位原來賺十幾廿元時薪的勞工就此失業。
同一時間,有些沒法負擔三十元時薪的僱主,唯有省減人手。結果做成更多的失業。
再同一時間,一些無良僱主就會巧合明目,從三十元時薪中刻扣。
結果加速淘汰了一群最缺乏競爭力的勞工。結果,一班希望自食其力,不願領綜援的勞工,也要向現實低頭,領取綜援。不願領取綜援的,就只有活得更苦。
最低工資,搞不好可能是個糖衣毒藥。
其實我們要想清楚為什麼要搞最低工資,是為了幫助社會最弱勢的勞工嗎,還是有其他目的?真正可以提高工資水平的方法,就是增加低技術勞工職位的供應和對低技術勞工展開其他技術訓練。減低了供過於求的情況,工資自然會上升。
所以, 香港不應立法全面訂立最低工資.

2008-10-06 20:02:36 補充:
好多人會對最低工資有個FANTASY. 以為真係可以為勞工.

大家試想想, 當日設立長期服務金, 一班長者或中年人立即面對找工困難, 有些更因僱主為了避免支付長期服務金而被解僱. 政府束手無策.

後來, 政府又搞了個強積金, 結果是僱主將我們的人工增長減低來支付強積金供款. 更差的係我們每天要送2%的資產給基金經理, 而基金經理又一句唔該幫我們勁蝕.

我們可以看見, 很多所謂對勞工好的計劃, 到頭來令勞工自討苦吃. 我們不應該又一次令我們的低薪勞工陷入另一個困境.

2008-10-06 20:03:21 補充:
打錯字: 是"我們每年要送2%的資產給基金經理".
2008-10-10 6:01 am
認同 bwkchang 網友的意見,最低工資即是最高工資,政府既制定最低工資,那還有人會多給工資去請人嗎?法律都說給這個銀碼請人了,我又為何要增加條件去請人呢?脫離了供求關係,祇以立法手段是無法解決低收入家庭的問題!
不過奉勸 bwkchang 網友答了就算,千萬別和人爭拗!我就因為曾和人爭拗又搶了對方的最佳答案,而被對方以子戶追殺到現在!
2008-10-09 10:37 pm
現在立法會內反對訂立最低工資都是商界議員,理由是訂立最低工資會影響勞工就業!

原來老闆那樣關心員工的生活問題,所以不讓他們收最低工資 !

但香港面對的問題是弱勢社群在職貧窮,為何一個人辛苦工作一天,不能享有起碼的生活水準!?

所以訂立最低工資是刻不容緩,這是維持(只要努力工作就可改善生活)香港基本價值觀的手段之一!
2008-10-06 6:38 pm
第一話:經濟好,人工自然高?
若果營商環境有所改善,投資增加,自然會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屆時多了職位讓基層工人選擇,僱主亦必須以較高的工資來吸引求職者。所以,我們需要的是改善經濟,而不是爭取最低工資。
我們自然不反對改善經濟及就業環境,但現時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否有利於基層就業卻極成疑問。因為,本港的經濟發展一直偏重金融、專業及商業服務業,根本未能為大量低學歷、非技術工人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
隨著80年代中後期出現經濟轉型以來,大量工廠北移,原本從事製造業的工人被裁員及遣散,很多都面臨失業、半失業(吊鹽水)問題。1986年,香港從事製造業工人的數目多達九十四萬人,是僱用工人數目最多的行業。由於持續的資本外移,製造業受僱人數在1981至1991年間大幅減少了178000人。?非工業化?的過程在整個90年代不斷加速,大批工人唯有轉到基層服務業(如清潔、保安、飲食業等)另謀生計。
不過,由於經濟發展偏重高增值行業,基層工人在市場上缺少就業機會,難以透過轉工來改善工作條件。他們長期處於就業不穩及散工化,一般更須忍受長工時、低工資的工作條件。
自90年代中期以後,失業率日漸惡化,即使經歷金融風暴以後的經濟復甦,失業率現時仍然維持約6%的高位,而且集中以基層為失業的重災區。近年更出現服務業如傳呼台及銀行文件處理等工序外移的趨勢,令基層白領工人亦面對裁員威脅。不少經濟學者亦承認,香港已出現?結構性失業?問題。除非這個結構性問題獲解決,否則經濟改善亦不會提升基層工人的議價能力,帶動他們的收入增加。職工盟於06年年中進行的一項調查便顯示,經濟復甦未有令基層工人得益,反而過去5年不少工種的工資出現了大幅下滑。(見附表)
附表:00年及05年基層工種薪金比較

第二話:自由市場並非萬能
香港過往之成功有賴政府貫徹自由市場的原則,設立最低工資將嚴重破壞過往一直行之有效的經濟不干預主義。
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完全貫徹自由市場的原則,相反,對市場實施不同程度的規管才是國際社會的大趨勢。即使吹捧市場經濟不遺餘力的國家,如美國及英國等地,對於人權、勞工待遇及環境生態的保護法例也從不缺少。其實,把自由市場視奉若神明的人,往往是一些長年躲在象牙塔的經濟學者。在市場上身經百戰的人,反而對市場的功能不存幻想。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曾以?自由市場與政府干預?為題作出以下評論:普遍意見認為政府管治若要有利整體社會增加財富,最好就是盡量少管。但政府參與其實不一定是壞事,有些基本服務如無政府的支持,市場根本就不會提供,原因可能是在商言商並不可行,或服務收費過高,非一般市民所能負擔。政府參與的例子比比皆是,包括配合人流物流的實物基建(如道路、隧道、橋樑),以及配合資金流動的金融基建(如支付、結算及交收系統),都是促進經濟繁榮的必備條件。此外,維持治安、照顧弱勢社群、教育及房屋,都在不同程度上需要政府的參與。政府在某特定個案中應否插手總難有定論,尤其當政府官員不願承擔某些責任時,便會有支持政府不應介入之說。
回顧香港過往的發展,雖則一直標榜不干預主義,卻確實見到很多政府介入經濟及生活的例子。例如政府一直有介入經濟專營權的發牌制度,如銀行、電訊、公共巴士及電力供應等,便賦予某些特定商業機構壟斷市場的地位。另外,政府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參與也不少,如興建公共房屋及九年免費教育的實施,確實為社會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回歸之後,政府對市場的干預有增無減,卻比從前更偏向大財團的利益。特區高官先後在興建數碼港、西九文娛區及嘉享灣賣地等事件中,被指向大地產商輸送利益,官商勾結比起殖民地時代更為嚴重。由始至終,不干預自由市場只是一個神話,問題是我們需要那一種形式的干預?是要維持公平、公義的社會制度?還是一味偏向財團商家利益的官商勾結?

請支持香港立法設立最低工資!!!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35.gif

收錄日期: 2021-04-23 18:05:5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1005000051KK0081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