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所說的「菩薩戒」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所說的「戒」是什麼意思?

還請菩薩網友慈悲開示之

阿彌陀佛!!
更新1:

感謝菩薩網友熱心回答,只能請菩薩網友來投票決定

回答 (6)

2008-10-08 2:42 am
菩薩戒

菩薩戒是大乘菩薩所受持的戒律,又稱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是屬

於七眾戒以外的別解脫戒。其特色涵蓋了七眾戒,而又超勝一切戒。因此,凡是發

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論出家、在家,皆可受持。

2008-10-07 18:43:51 補充:
一、菩薩戒的內容

菩薩戒的內容為三聚淨戒,就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等三項。也就是

聚集了持律儀、修善法、度眾生等三大門的一切佛法,屬於菩薩重要的禁戒,應該

謹慎持守。 攝律儀戒:又稱自性戒、一切菩薩戒。是捨斷一切諸惡,含攝大小乘律

儀 的止惡門。是七眾弟子所受的戒,隨其在家、出家的差異,而分別有五戒、八

戒、十戒、具足戒等戒條。又此戒為法身之因,以法身本自清淨,由於惡覆,故不

得顯;今離斷諸惡,則功成德現。如︽釋門歸敬儀︾卷上說:攝律儀戒能斷捨諸

惡,為法身之因。

2008-10-07 18:45:33 補充:
攝善法戒:又稱受善法戒、攝持一切菩薩道戒。為修習一切善法、圓滿菩提所修的律儀戒,是修善

門,以修身、囗、意的善業迥向無上菩提,如常勤精進、供養三寶、心不放逸、行六波羅蜜等。一

旦犯過,則要如法懺除,重新立願,發菩提心,長養一切諸善法。此即報身之因,以其止惡修善,

故成報佛之緣。如《釋門歸敬儀》卷上說:攝善法戒是勤修善法,為報身之因。

2008-10-07 18:46:40 補充:
饒益有情戒:又稱攝眾生戒。是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屬於利生門。《菩薩地持經》卷四列舉


出十一種饒益眾生的方法,即:

眾生所作諸饒益事,悉與為伴。

對已病、未病及看護病者等眾生,悉與為伴。

為諸眾生說世間、出世間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

知恩報恩。

2008-10-07 18:47:05 補充:
見眾生有種種恐怖,悉能救護。若有喪失親屬財物諸難,能為開解,令遠離憂惱。

見有眾生貧窮困乏,悉能給予所須之物。

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眾。

對眾生先語安慰,隨時往返,施給飲食,說世間善語等。使眾生安者,皆悉隨順;不安者,皆悉遠

離。 對有實德者,讚歎歡喜。 對有犯過行惡者,慈心呵責,折伏罰黜,使其悔改。 以神通力示現惡

道,令眾生畏厭眾惡,奉修佛法,歡喜信樂,生希有心。

2008-10-07 18:48:02 補充:
二、菩薩戒的特色

菩薩戒是含攝大乘菩薩道的戒法,菩薩道的精神就是發起上弘下化的菩提心,所以菩薩戒除了有防

非止惡的攝律儀戒外,更有勤修善法的攝善法戒,以及度化眾生的饒益有情戒。這顯示了菩薩行者

不僅要消極地不作惡,更要積極地修一切善,乃至遍學一切法門,以度無邊眾生。因為菩薩發心是

為廣度眾生,如果不發上弘下化的菩提心,便不能稱為菩薩。

2008-10-07 18:49:41 補充:
因此《菩薩善戒經》說:「有二因緣

失菩薩戒,一者退菩提心,二者得上惡心。」據《梵網經》內容記載,菩薩戒雖有十重戒:殺、

盜、淫、妄語、酤酒、說四眾過、自讚毀他、慳惜加毀、瞋心不受悔,謗三寶,以及四十八輕戒等

戒相,但是它的根本精神是發菩提心,以菩提心為戒體,如果忘失菩提心,也就違反菩薩戒的根本

精神。所以,發菩提心是菩薩戒有別於聲聞戒的最大特色,也是我們受戒時應有的認識。

2008-10-07 18:50:36 補充:
此外,菩薩戒只有受法而無捨法。《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說:「一切菩薩凡聖戒,盡心為體,是

故心亦盡,戒亦盡,心無盡故,戒亦無盡。」《梵網經》說:菩薩戒是佛陀成道時,一時頓制,非

待緣而制:是就理善而制,所以又稱為佛性常住戒。也就是說,菩薩戒是眾生本自具足的。

2008-10-07 18:51:33 補充:
既是本具,而今求受,只是將本具的戒德加以長養薰發,

故說增上,而非新得,這是菩薩戒的另一特色。



三、受持菩薩戒的功德

菩薩戒涵蓋七眾戒,超勝一切戒功德,而且是過去七佛戒法,這是菩薩戒的殊勝與尊貴處。如《梵

網經》說:過去莊嚴劫千佛、現在賢劫千佛,都是由於受持菩薩戒而成佛;未來星宿劫中的千佛,

仍然要受持菩薩戒才能成佛。所以,菩薩戒是諸佛本源,是菩薩的根本,也是一切佛弟子成就佛道

的根本。 此外,《梵網經》記載,受持菩薩戒有五種利益:

感得十方諸佛愍念、守護。臨命終時正見,心生歡喜。

所生之處,與諸菩薩為友。功德多聚,戒度成就。

今世後世,性戒福慧圓滿。

2008-10-07 18:52:38 補充:
四、菩薩戒的求受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說:求受菩薩戒者,只要能解法師語,六道眾生都能得戒。又說,受戒有


三品:

上品從佛受:諸佛菩薩現在面前,親自授與菩薩戒者,得真實上品戒。

中品從佛弟子受:佛滅後,於千里內禮請先受菩薩戒者為戒師,教授我菩薩戒者,得中品戒。

下品自誓受:佛滅度後,千里內亦無法師,即在佛像前自誓受。自誓受者,應於佛前胡跪合掌,作

如是言:「我某甲,自十方佛及大地菩薩,我學一切菩薩戒法。」如是三說,得下品戒。

此外,菩薩戒與五戒同樣可以全部受持,或隨分受持。但是,不管全部受或隨分受,重要的是,要

發「自度度人、自利利人」的菩提心,如此才不失受大乘菩薩戒的真義。

2008-10-07 18:53:08 補充:
五、結語

戒是一切修行法門的根本,一切善根功德悉由持戒而生。戒如良師,指引我們的人生方向;戒如軌

道,規範我們的身心行止;戒如城牆,幫助我們抵禦五欲六塵盜賊的侵襲;戒如水囊,滌去我們的

塵垢熱惱;戒如明燈,照亮我們的前途光明;戒如寶劍,斷除我們的貪心慾念;戒如瓔珞,莊嚴我

們的道德人格;戒如船筏,度脫我們到達涅槃的彼岸。所以,佛陀在《遺教經》中明示:大眾應當

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戒﹞,持戒者,如闇遇明,貧人得寶。戒的功德利益,不能說盡。但是畫餅


不能充飢,一切還是要自己親身實踐,才能體悟。所以,學佛的人應該要受戒,更重要的是必須嚴

持淨戒。

2008-10-07 19:03:12 補充:
釋義: 防止過錯是為戒。
2008-10-06 7:33 pm
持戒也須知戒的原理。
「戒」乃是因為人之佛性未現、自心蒙塵,為避免人受五濁惡世之惑而亂其心所做的「規矩」。
以菩薩戒「五戒」言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前四戒乃是具體的戒律,可以明顯理解其與心性之關係與意義。而「不飲酒」則是「遮戒」,是因為過量飲酒容易使人心神喪失、無法自主,與佛教所說「作自己主人」之意相違,又有可能因飲酒而犯其他四戒,故而納入。
若人能經由修持見自性,進而能無所住而生其心,處事不染塵垢,則如同《理趣經》所言「大欲得清淨」,此時戒律本身反而是種障礙。當然,若是初修佛法尚未成就者,還是應該依戒而行,不能以此來做為犯戒的藉口。
而密教(真言宗)當中更有「三昧耶戒」,則是指修持密法當中的誓願戒,及所修本尊不違本誓、修法不違傳承等。此戒在密教則為一切根本戒,因為密教講求實修,而實修之規矩即在於三昧耶戒。
但有時部分藏傳佛教或民俗信仰過度「無限上綱」,把「三昧耶戒」變成恐嚇信徒的手段,把「未經灌頂傳嚨不得閱讀」解釋成「讀了就會下地獄」,則有偏離佛法之嫌。
而像「吃素」也是一樣,若過度講究「鍋子素不素」、「菜刀素不素」,則也成為「自心作障」,反而成為一種執著。當然,這並不是說就不應該吃素,而是應該理解其源由,不要讓吃素成為一種障礙。
不清楚之處請再提問~

參考: 自身佛教文殊師利本尊修行經驗及佛教知識
2008-10-06 3:40 am
戒為無上菩提本

四聖(聲聞。緣覺。菩薩。佛)皆由此中出~@@+
2008-10-05 9:58 pm
戒律是為了戒除過去所做的錯誤

從原本的種種錯誤轉變成幸福智慧的人,才能擁有快樂的人生
2008-10-05 7:41 pm
經名)大乘菩薩僧之戒律也,總名三聚淨戒,別有二途,一梵網為宗之說,二瑜伽稟承之說。梵網為宗之說受戒之作法出於梵網經律藏品,其戒相為梵網經所說之十重禁四十八輕戒,是三聚戒中之攝律儀戒也。瑜伽稟承之說出於善戒經,彼經為佛初成道之說,補處之彌勒親聞之,瑜伽論之菩薩地品也,依此說則攝律儀戒與聲聞地之所說相同,與小乘比丘之二百五十戒亦同。但為菩薩利他攝諸善法饒益一切眾生為菩薩戒。即三聚中之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也。故戒相所說不一定,瑜伽論持地論各有不同。

菩薩戒

解釋  大乘菩薩所受持之戒律。又作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反之,小乘聲聞所受持之戒律,稱小乘聲聞戒。菩薩戒之內容為三聚淨戒,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等三項,亦即聚集了持律儀、修善法、度眾生等三大門之一切佛法,作為禁戒以持守之。說菩薩戒之大乘典籍甚多,可綜合為梵網與瑜伽二類律典。梵網戒本受戒之作法出於梵網經律藏品,其戒相為十重禁戒、四十八輕戒。不論出家、在家,皆可受持。瑜伽戒本出於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卷四十一,以三聚淨戒、四種他勝處法為基準。雖亦道俗通攝,然必先受小乘七眾戒而久已成就無犯者,方能受持。古代以瑜伽戒為主,今則盛行梵網戒。天台宗之圓頓戒,即為梵網戒。據梵網經卷下所載,受持菩薩戒有五種利益:(一)十方諸佛愍念守護。(二)臨命終時,正見心歡喜。(三)所生之處與諸菩薩為友。(四)功德多聚,戒度成就。(五)今世後世性戒福慧圓滿。 菩薩戒乃優婆塞、優婆夷、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等七眾戒外之波羅提木叉(別解脫戒),菩薩之身分可在七眾之中,亦可在七眾之外,其尊貴處,乃由於涵蓋而又超勝一切戒之故。梵網經謂,菩薩戒為諸佛之本源、菩薩之根本,是諸佛子之根本。菩薩戒之性質,相似於八戒(八關齋戒),八戒亦為七眾戒外之一種別解脫戒。但菩薩戒中,有些相似於八戒,故為「頓立戒」;有些則不同於八戒,而相似於七眾戒之「漸次戒」,故菩薩戒之種類可分為二:(一)頓立而可單受之菩薩戒,(二)漸次而須先受三歸五戒等之後再受的菩薩戒。 漢譯藏經中較受重視之菩薩戒本或菩薩戒經有菩薩瓔珞本業經、梵網經菩薩戒本、瑜伽師地論菩薩戒本、菩薩地持經戒本、菩薩善戒經戒本、優婆塞戒經戒本等六種。若以頓漸二類分之,瓔珞與梵網屬於頓立,其餘之瑜伽、地持、善戒、優婆塞等戒經則屬於漸次戒。 又我國菩薩戒之弘傳始於鳩摩羅什(344~413),於敦煌寫本中有羅什撰之受菩薩戒儀軌一卷。至於受戒之作法則以曇無讖(385~433)於姑臧(甘肅武威)授與道進等十餘人菩薩戒為嚆矢。南朝梁、陳二代,受菩薩戒風氣盛行。梁武帝、陳文帝均為菩薩戒弟子。梁武帝曾造立戒壇,詔請慧超授菩薩戒。復於天監十八年(519)自發弘誓,於等覺殿從慧約受菩薩戒,太子公卿道俗男女從受者四萬八千人。一說武帝從智藏受菩薩戒。至隋代,文帝從曇延受菩薩戒,煬帝從智顗受菩薩戒,均稱菩薩戒弟子。由此可窺知受菩薩戒風氣盛行於我國之一斑。〔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菩薩善戒經卷四、菩薩善戒經(一卷)、優婆塞戒經卷三、菩薩戒本、授菩薩戒儀(湛然)、大智度論卷四十六、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一、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八宗綱要卷上、續高僧傳卷五智藏傳、卷六慧超傳、慧約傳、廣弘明集卷二十二〕(參閱「三聚淨戒」665、「戒」2896、「傳戒」5387、「圓頓戒」5411)p5216
2008-10-05 7:39 pm
戒就是煞車皮

如果你有辦法以光速或者比光速更快的速度

一直移動從不停止

基本上

世界對你而言是不存在的


收錄日期: 2021-05-01 23:55: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1005000016KK0340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