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崇正新村 的形成和歷史。
這條村原地名叫“紅棗田”。在清朝康熙初年,已有寶安簡姓客家人在此居住,隨後遷來了陳姓寶安客家人。至二十世紀初,又有寶安籍客家人李斌華家族遷入。當年的居民以從事水稻種植為生。由於此地水源不足,始終非耕種良田,早期居民繁衍不多。迨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旅居海外的客籍華僑獲悉新界土地可自由購買及搭建房屋,且在英國人的管治之下,相對動蕩不安的國內較為有利於生命財產的保護。加上地理位置又處在家鄉與南洋通道之間,往來方便,故此陸續有一批批梅籍華僑經由南北行引介在此買地和興建居所。而簡姓原居民也巴不得善價而沽。久而久之,梅籍華僑相互引薦,遂令這大片土地逐漸成為梅籍華僑的聚居之地。但那時人口仍然不多,在行政劃分上仍屬於隔鄰的水蕉老圍村。隨著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內地政權的更迭,大批國民黨軍政人員及其家屬進入香港,經同鄉、朋親互相介紹,其中不少客籍新移民便居頓在此。比如十九路軍抗日名將李擴;陳誠將軍的秘書古貫郊將軍及其曾任國民黨某軍軍長的胞弟古思;原國民黨中將趙公武胞弟趙永健師長;原國民黨某部師長,1948年擔任梅縣自衛大隊長的梁定中。當年富甲潮梅地區的商人陳富源亦在此購入大片土地。很多國民黨的小官小吏,如梅縣白宮鄉李伯浩鄉長,原梅縣西陽中學朱汝壽校長等均先後攜眷居住於此地。原村民亦甚歡迎這批新移民,一來可以壯大村中勢力,二來他們大都知書達禮,為未來籌建新村廣納了一批社會精英。事實上村中父老至今仍然十分欽仰當年這批賢達為該村所作的貢獻。而原來購置了大片土地的華僑富商亦樂意將土地分割成小塊廉賣予遷來居住的同鄉。呼朋引類,村內的人口不斷攀升的同時,電力、食水、道路等公共設施卻跟不上人口增長的需要,行政管理上又受肘于鄰村,當時的有識之士如李文康、梁幹臣、古貫郊、梁定中、林志君及林海瀾、徐根源與謝作謀、林向春等發起籌組新村。經過多年努力,終於1957年正式成立以代表客家人崇尚正義的美德及客屬團體“崇正總會”而命名的“崇正新村”,並屬在元朗區18鄉內。而村公所的日常運作及經費亦由村內僑賢及各家各戶捐獻。當年新村有二位村長,其一為代表梅籍客家人的李文康,另一為代表寶安客籍的李茂來。村監事為上述發起人,另有楊漢生、陳鼎元,記錄文書為梁定中將軍。而這批能文能武的飽學之士,亦發揮客家人寫得的優勢,不斷上書理民府為村民爭取應有之權益,並逐一得到解決完善(如供水供電各項工程費用),嗣後又爭取修建馬路。逾兩年,由元朗市區通往崇正及黃泥墩的公路正式建成,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入。當時的村民大多以種菜、養豬養雞為業,尤其養母豬,供應乳豬予遊客和駐港英軍的生意最為蓬勃。而且養豬種菜還得到港英政府的貸款扶助,所以新村先後成立了養豬和蔬菜合作社。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是崇正新村人口最鼎盛的時期。由於內地改革開放,大批僑生僑眷獲准出國出港,這些新移民均選擇居住在這同聲同氣的村莊內。當時,香港的經濟正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極需勞工和其它人才,薪金收入遠較傳統的養種高出好多,“人往高處”,村民們紛紛棄耕棄養,入工廠當工人或商業機構職員,有些甚或在街頭路邊擺賣熟食蔬果、衣物雜件,成為流動商販,既方便了市民,同時也激活了內需經濟。過去養豬的豬舍,很多為配合所需改建、改裝成新移民居住的出租屋。廉宜的租金,吸引更多客家新移民入住。
崇文重教 打造名校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由原居民創立的村內小學“永安學校”已不敷使用。1959年,當時村內的僑賢梁幹臣連同其它熱心人士捐出大塊土地,在“華僑日報”社及慈善家田家炳先生的悉力贊助下,在村馬路邊建立了崇正公立學校(小學)。
多年來,村內的兩間學校為客家子弟培育了不少人才。客家人艱苦奮鬥、崇文重教的精神令崇正新村、崇正學校多年來成為元朗區的模範村和模範學校。
新村風情 三喜堂花炮會
崇正新村的公共活動組織是不問政治和宗教信仰的“三喜堂花炮會”,他們在每年農曆的3月23日,組織村中近百名會員,穿上不同服飾及各種打扮,敲鑼打鼓,舞龍舞獅,參加在元朗市區舉行的18鄉“天后誕”巡遊。崇正新村在1968年,搶得“丁、貴、財”等三炮,即為最吉利的花炮。全村村民欣喜若狂,並從此命名為“三喜堂花炮會”。
2008-10-09 18:24:55 補充:
時移勢易 新村巨變
崇正新村最大變化是人口逐年下降和老化。原本純樸的自然村莊漸漸變成城市化。由於崇正村民均非原居民,加上村民職業改變及收入增加,令村民的後代逐漸遷入繁華的市區。近年來西北鐵路和三號高速公路貫村而過,使得不少崇正村民的原居所需要拆遷。好些村民獲得政府的賠償,湊合平日積蓄,便在市區或合心水的屋苑另置居所。條件較差者,亦可接受政府安排入住廉租屋。符合入住政府公共房屋的低收入家庭,也陸續按序上樓,遷入市區或郊外的屋村。以上種種原因,遂令村內人口由全盛時7000多人逐步下降到約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