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巴(與殖民地的關係),急問!

2008-10-04 4:06 am
以下問題:
1.1940年-1990年其間巴士型號的改變,設施、外型。
2.九巴如何突顯香港殖民地的色彩?
3.巴士如何迎合香港人
4.九巴有什麼方面留露中國(文化)色彩?

回答 (2)

2008-10-04 5:09 am
✔ 最佳答案
1.由有售票員到單人操作,由欄柵到電閘門,由雙門出入到前入後出,由公園木椅到軟座,由手波到自動波,由熱狗到雪櫃等等。
2.大量引進英式雙層巴士。
3.每次加價都使用得益規條,加到盡。
4.仍然保留開窗吐痰習慣。
2008-10-13 12:27 am
1.1940年-1990年其間巴士型號的改變,設施、外型。
1945年二次大戰過後,九巴只能夠維持兩條巴士線嘅服務。在1946年2月,九巴改裝二手軍車同埋貨車做巴士,並取消座位等級制,以儘快恢復提供巴士服務。
1949年,九巴率先由英國引入首批20部載得多啲人嘅雙層巴─「丹拿A型」成為香港第一間巴士公司引入雙層巴。
1988年引入首架雙層冷氣巴-「利蘭奧林比安」11米冷氣巴,令香港嘅巴士服務進一步提升。
1992年,九巴率先引入用符合「歐盟1型」廢氣排放標準引擎嘅巴士。

2. 九巴如何突顯香港殖民地的色彩
1949年,九巴率先由英國引入首批20部載得多啲人嘅雙層巴─「丹拿A型」成為香港第一間巴士公司引入雙層巴。從此香港嘅巴士服務趨向以雙層巴為主力。
1972年,九巴革新乘客畀車錢嘅方式。早年嘅巴士設有售票員同埋稽查員,喺架車度走嚟走去。售票員負責賣車飛,稽查員負責查飛,未買飛嘅乘客要補飛。九巴自1972年起,正式採用「一人控制模式」,即係喺巴士車廂近司機位裝錢箱,由司機兼任稽查員嘅職務,監察每位乘客有冇入夠錢落錢箱。自此,無論車程幾長,同一車站上車嘅乘客都要喺車頭前門上車,兼即刻畀劃一車費。

3.巴士如何迎合香港人
1980年代,隨住地下鐵路通車以及九廣鐵路日漸普及,九巴亦着手重組路線同埋提供鐵路接駁服務(即係K或者M字尾嘅路線),1989年起為方便乘客,幾條M字尾嘅九巴路線,亦容許乘客以通用儲值票畀錢。同期,業務高速發展。
1982年開辦市區特快巴士線(即係X字尾嘅路線)14X同埋15X(現已改為215X),以接近點到點嘅行走方式,吸引更多市民選搭九巴。經過多年同生產商合作嘅試驗,九巴喺
1997年九巴同埋其餘四大運輸機構九廣鐵路、地鐵公司、城巴以及香港小輪聯合推出「八達通」聰明卡收費系統。
1999年,九巴曾經同商業電台合作,喺巴士上安裝收音機設施,播放商業二台節目,到一段時間後就改播香港電台第二台節目。
2000年,用聰明卡「八達通」畀車錢已經非常普遍,九巴喺同年4月完成為整個車隊裝上八達通讀卡機。同年11月25號,九巴率先引入「路訊通」系統(之前叫「資訊娛樂共同睇」),乘客可透過裝喺車上嘅電視屏幕,收睇資訊以及娛樂節目;但亦有乘客視為騷擾。

九 巴 管 理 層留露中國(文化)色彩是學徒制。
1995年,為咗建立企業形象,九巴開始改叫司機做「車長」,並喺司機位旁邊車頂位置加上一塊綠色膠牌,寫上車長嘅名同埋職員冧巴。
參考: 維基百科 九龍巴士公司


收錄日期: 2021-04-29 22:02:2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1003000051KK0161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