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語譯】
胡馬,胡馬,
遠遠的跑到燕支山下,
沙上跑,雪上跑,
孤獨的嘶嘶叫,
東望望,西望望,
已經找不到回家的路,
迷路了,迷路了,
只見四週邊草連天,
而天色漸漸暗下來了。
【分析】
此詞以「胡馬,胡馬」的疊語起唱,讚美之意盎然,能使人想象那名馬的神情,爲全詞定下豪邁的基調。
燕支山在今甘肅北部,綿延祁連、龍首二山之間,是水草豐美的牧場,亦是古時邊防要地。「遠放燕支山下」的應是成群的馬。時值春來,雖然殘雪未消,卻是牧馬在綠草原上群嘶,這情景真有無限的壯麗。
草原是那樣闊大,馬兒可以盡情馳騁,偶爾失群者不免有之。三四句由仄韻轉換爲平韻,集中刻畫一匹日暮失群的駿馬的情態。牠抖鬃引頸而獨嘶,大約是呼喚遠去的夥伴;牠焦灼地踱來踱去,四蹄刨起沙和雪(「跑」讀作刨),顯得彷徨不安;牠東張西望,一時卻又辨不清來路。這動態的描寫極爲傳神,可謂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
僅僅這樣說還不足盡此二語之妙,本來馬是極具靈性的動物,善跑路亦善識路,不當迷失方向,但作者卻將此反常情事通過具體景象寫得極爲可信:沙雪無垠,邊草連天,空曠而迷茫,即使是馬也不免「東望西望路迷」。通過駿馬的困惑,寫盡了草地風光的奇特,堪稱神來之筆。從來都說「老馬識途」,不道良馬也有迷途的時候,這構思既獨到而又完全得于無意之中,故尤覺雋永入妙。
「迷路,迷路」,是「路迷」二字倒轉重疊,轉應詠歎,本調定格如此,頗得頓挫之妙。不僅是說馬,而且滿足對大草原的驚歎讚美,正是在這樣充分醞釀之後,推出最後壯闊的景語:「邊草無窮日暮」。此句點出時間,與前面的寫景融成一片:遠山、落照、沙雪、邊草……,其間回蕩著獨馬的嘶鳴,境界闃寂而蒼涼,豪邁而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