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30-50年代食物 詳細!!!!! ~ thx

2008-09-28 1:17 am
我想知30-50年代食物 詳細!!!!! ~ thx

功課 !!~ 急 // plz@@@@##

回答 (3)

2008-09-29 12:24 am
✔ 最佳答案
街頭風味︰
香港開埠後,中上環的大街小巷都有販賣粥粉麵飯、涼果、糕餅等食檔。
二十世紀初,生活水平不高,街頭食檔非常普遍,由木箱、攤檔和帳篷組成條條「食街」。
戰後,街頭食檔迅速發展,政府把街頭食檔規範化,發牌准許以「大牌檔」形式販賣熟食。中上環、灣仔、油麻地等區,出現了很多大牌檔。
街頭食檔的聚集,不能不提「大笪地」。十九世紀末, 「大笪地」是最先在上環水坑口形成,是平民百姓的娛樂活動區,其後搬到上環碼頭,而油麻地的廟街也興起另一個「大笪地」。
1956年,政府停止簽發新的「大牌檔」牌照,並禁止牌照轉讓。
西餐故事︰
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西餐開始出現。西餐廳多設於大酒店內,服務對象以外國人為主。其他著名的西餐廳有杏讌樓西菜館和威士文餐廳。
二十世紀初,香港已開設不少以高等華人為對象的西餐廳,如華樂園、威靈頓餐室,馬玉山餐室等,同時,其中安樂園最聞名,售賣的汽水、雪糕、麵包、西餅等廣受歡迎。
1930年代,著名的太平館由廣州遷至香港開業,而戰後各區大量開設西餐廳,俄羅斯菜也登陸香港,皇后飯店,車厘哥夫、雄雞飯店等為其中的表表者。1950年代以後,亦有專賣東南亞食品餐廳。
速食文化︰
香港曾有公司專包伙食,供應午餐給辦公室和工廠等。其後經濟發展,生活節奏急速,外賣及快餐開始萌芽。
1968年,大家樂開業是首間本地售賣快餐的公司。
一盅兩件︰
所謂「一盅兩件」便是上茶樓喝茶,一邊品茗一邊享用點心,香港人俗稱「飲荼」。「一盅」是焗盅,或稱蓋碗,意即用蓋碗泡茶,舊式茶樓侍應拿著大水煲為茶客添水,現在大部份的茶樓都已改用茶壺取代蓋碗,然而蓋碗的設計古雅精美,已成為特色收藏。「兩件」是指點心,如蝦餃、燒賣等。香港賣點心的方式獨特有趣,以前點心員用布帶縛著點心盤掛在胸前叫賣「點心」,後來才有滿載不同種類的點心手推車在茶樓出現。除了點心,茶樓還供應多款名茶給茶客選擇,如普洱、壽眉、香片等,不過「企堂」問到茶客要喝甚麼茶的時候,「唔該普洱……」是最熱門答案。傳統觀念的普洱茶不但止渴清滯,更不會澀口傷胃,所以廣受茶客喜愛;加上普洱茶耐放,耐泡,茶樓老闆可大量入貨儲存,一般家庭存放亦頗方便,自然倍受歡迎。近年陳年普洱更成為收藏對象。著名的老號餅茶,例如同慶、同興和同昌等,已是近百年之珍品,真是名符其實「可喝的古董」。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1.gif


2008-09-28 16:28:44 補充:
更多詳細資料可到︰
http://hk.geocities.com/iawebsite_hongkong/Untitled-8.htm
http://www.veevee.net/discuz/viewthread.php?tid=38969&page=1#pid121936
參考: geocities
2008-09-30 2:07 am
茶餐廳的前世今生


 據說,茶餐廳是由潮州人在香港創辦的,最早的茶餐廳,源於上世紀20年代,外國傳教士捐贈物資救贈香港窮人,可惜外國運來的物資,如罐頭鹹牛肉、 通粉、 意粉等,香港人根本不懂得如何煮食。 潮州商人見此即低價大量搜購, 然後找人煮熟,拿在街邊販賣。 30年代, 潮州人得中華巴士公司關照, 獲碼頭茶水檔的經營權,於是通粉等西方食品,組成了有中國特色的茶水檔。至50年代,茶餐廳正式形成,當時的人開始喜歡西方食品,如咖啡、多士等,但其時西餐廳只招呼西方人及有錢華人,基層中國人到這些地方,一來消費不起,二來也會遭人歧視。於是,一些商人決定另起爐灶,開設平民化的西餐廳, 為了跟真正西餐廳有所區別,易名為茶餐廳。 50年代初, 茶餐廳只賣火腿通粉、 三文治、奶茶等輕便食物。至60年代,茶餐廳分成大牌和小牌(港府針對餐廳所發的兩種牌照),小牌不可炒飯,大牌則可,於是茶餐廳開始出現碟頭飯,而香港人亦樂於用筷子吃西方牛排。70年代,香港茶餐廳出現巨大變化,部分賣蒸魚、賣燒味,茶餐廳已脫去五六十年代的風味。

 80年代出現一批香港人北上開廠之後,90年代,又一批香港人北上從事服務性行業,他們挨過一段「為口奔馳」「遍尋港味而不可得」的日子,1995年北京終於出現一間「贊記」, 據北上多年的「老北京」香港人說,這可能是國內第一間港式茶餐廳。1997年上海也出現一間「雍記」,成為上海香港人至今津津樂道的妙事。最初的港式茶餐,據北上香港人形容,味道水平很普通,但「久旱逢甘露」,即使奶茶再難喝,始終是一杯奶茶,可聊慰相思之苦。

 目前國內的港式茶餐廳,裝修格局宏大,顧客物件已不限於香港人,十年前香港人佔顧客比例八成,今天港客只佔兩成。茶餐廳在香港算草根食肆(除一兩間茶餐廳名店外),但北移後卻成為中高檔消費,客人多為小資白領階級。食品種類亦比香港本土茶餐廳更多,例如設有點心(點心在香港茶餐廳並不常見)。

2008-10-02 21:21:37 補充:
一盅兩件
飲茶有一盅兩件的說法,一盅是茶,盅是碗蓋茶的意思,以前茶樓是用碗蓋茶柸的,現在大部份的茶樓都已改用無蓋的茶柸,只有少部份的茶樓仍然保留用碗蓋茶柸,中環的陸羽茶室便是其中之一。兩件是點心,大體是蝦餃和叉燒包,和蝦餃並稱的是燒賣,人們往往會吃這三款點心,這就成了「一盅三件」了。其實「一盅兩件」只是最低消費的意思,大部份人上茶樓也不只是「一盅兩件」的。
2008-09-28 2:08 am
至50年代,茶餐廳正式形成,當時的人開始喜歡西方食品,如咖啡、多士等,但其時西餐廳只招呼西方人及有錢華人,基層中國人到這些地方,一來消費不起,二來也會遭人歧視。於是,一些商人決定另起爐灶,開設平民化的西餐廳, 為了跟真正西餐廳有所區別,易名為茶餐廳。 50年代初, 茶餐廳只賣火腿通粉、 三文治、奶茶等輕便食物。至60年代,茶餐廳分成大牌和小牌(港府針對餐廳所發的兩種牌照),小牌不可炒飯,大牌則可,於是茶餐廳開始出現碟頭飯,而香港人亦樂於用筷子吃西方牛排。

2008-09-27 18:09:18 補充:
我希望這一些資料可以幫到你


收錄日期: 2021-04-16 11:35: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927000051KK0171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