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經內看到〝芻狗〞一詞,究竟點解?

2008-09-22 12:16 am
在道德經內看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芻狗〞一詞究竟點解

回答 (3)

2008-09-22 2:14 am
✔ 最佳答案
「芻狗」解作「草狗」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解作:
皇天無親,造化無私,以時制物,生之以時,滅之以時,猶如祭神的草狗,因祭神明而生,因祭神明而滅,不因生而喜,不因滅而悲。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解作:
證道之聖人不落情執,以萬法(百姓/心念)為用,應緣而生,應緣而滅,所謂:事來心數起,事去兩相忘。因緣生萬法,過後不留痕。
2008-09-22 9:10 am

  你好,我是Ms.White。
圖片參考:http://f10.wretch.yimg.com/hkmswhite/1/thumbs/t1146961997.jpg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概念分析1:仁:人待人之主觀觀念,概隨環境而異,非客觀真實。

概念分析2:芻狗:草紮之狗,祭祀用。

客觀真實1:宇宙進化衍於「能」,能變化的結果,產生各種不同的結構體。在能

量的作用下,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客觀真實2:發展衍於「作用」,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等,上下互動,生生不息。

  老子認為:大自然主導萬物之進化、生滅,至公無私,沒有分別。聖人治理天下,亦無分辨心,於百姓一視同仁。

如:

牛頓力學學三大定律:萬有引力,慣性律,反作用律。

生物學:達爾文-進化論。拉馬克-用不用原理

《章卅八》:『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


  所以,老子所謂「不仁」,係指不具「仁義道德」的成見及行為。「芻狗」意為「工作之對象」。人不應因對象之不同,而有不同的對待方式。如以個人主觀立場來處理事物,由於意識形態的作祟,人必有所偏廢。
  老子之道,實為自然之規律,且當今科學上之各種定律,亦無不源之於自然規律。自然因大公無私,宇宙之發展才能井井有序,科學也因摒棄主觀,才得以昌大。不幸人卻昧於私利,違反自然之道而行。更有甚者,有智之士,假公濟私,標榜仁義,以愚天下,離道更遠。
  故,解釋〝芻狗〞一詞,表面上只是〝草紮之狗,祭祀用〞,引申之意為〝工作之對象〞。


僅小妹淺見,希望有幫助你囉。
圖片參考:http://f10.wretch.yimg.com/hkmswhite/1/thumbs/t1146962001.jpg
參考: Ms.White+淡江大學 ^^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05:4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921000051KK0173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