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Q:香港會考同高考幾時開始有的?
香港中學會考(1937~2010)
香港中學會考的歷史其實十分悠久,戰前已有。當年香港大學為保證學生質素,於1935年6月開始舉行全港中學畢業會考。但兩年後根據賓尼報告書(Burney Report,由皇家視學官E. Burney所提出的教育制度建議報告書)的建議,把會考移交由教育司署舉辦,香港大學只負責入學試。
其後於1937年6月29日,教育司署正式舉行第一屆香港中學畢業會考(Hong Kong School Leaving Certificate Examination),只有約七百人參加,其中四百二十三人取得及格成績。然而當時的考生其實全部來自英文中學,及後長久以來只有英文中學的學生才有機會考上香港當時唯一的高等學府――香港大學。而漢文學校或其他私立中文中學則需報考國內的高、初中會考,及於國內大學繼續升學。
光復後的1952年,港英政府才正式為中文中學開設「香港中文中學高中畢業會考」(HKCSCE),為這類學校的學生另謀出路,並與只為英文中學而設的「香港中學畢業會考」分庭抗禮。1961年,「香港中學畢業會考」亦改名為「香港英文中學畢業會考」(HKESCE)。1968年又分別改名為「香港英文中學會考」及「香港中文中學會考」。1971年,香港中學會考委員會公佈將兩類考試合併。及於1974年,「香港英文中學會考」及「香港中文中學會考」正式合併為「香港中學會考」(HKCEE)。到了1978年,香港考試局(1977年成立,即現時的「考試及評核局」)正式由教育署考試組手中接辦中學會考,並延續至今。
至於考試等級方面,粗略地可介紹如下:
1948年以前:只分「及格」及「不合格」
1949~1961:增兩評級,分為優異、良好、及格及不合格四級
1962~1965:引入1至9級評分,1級為優異,2及3級為良好,4至6級為合格,7至9級等同不合格
1966~1967:改用英文字母評級,設A至H級,A為優異,B、C代表良好,D、E代表合格,F、G、H則顯示不合格
1968~1984:分八等級,英文數字並用,排名由最高的A(1)至最低的H(8)
1985~1990:取消G(7)及H(8)等級;凡低於F(6)級成績將不予評級(U)
1991~2001:引入一級兩等制,由A(1)、A(2)、B(3) 、B(4)…評級至F(11)、F(12)
2002~2006:取消一級兩等制,級數排名顯示由最高的A(a)至最低的F(f)
2007年:除沿用之前的評法方式,而中英文科目則另分1~5級,5為最高;成績最優異者更可達5*級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1980~2012)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HKALE,Hong Kong Advanced Level Examination)的歷史則較短。其前身正為香港大學自行組織的入學試。直至1980年才由香港考試局接辦,並於當年舉行首屆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及同時舉行英語運用考試。高級程度會考主要為英文中學二年制預科學生而設,用以在中七以後,報考3年制的香港大學及其它高等院校。然而,其實當其時的高考制度並不統一。除HKALE外,另有香港高等程度會考(HKHLE,Hong Kong Higher Level Examination)。
HKHLE的前身是香港中文大學入學資格考試,為有意入讀該大學的中學生所設立的考試。到1979年由香港考試局所接辦,改稱香港高等程度會考。HKHLE與HKALE不同之處,主要為一年制中學預科學生而設(實際授課時間只是從9月至次年春天),用以在中六以後,報考當時唯一行4年制的香港中文大學。而且不同於HKALE,大部份科目均提供中文及英文兩種試卷,為有意升讀大學的中文中學學生提供門路。然而兩個制度並存,弊病甚多。教育當局認為這種安排實不恰當,需要以一個統一的制度取代;但因中大一直不願由4年制轉為3年制而一再拖延。在1981年當局呈交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不同入學制度的存在,使學生在大學學位激烈競爭無可避免情況下,更添混亂煩擾。
結果在政府的壓力下,中文大學終於在1991年開始逐步轉行3年制,至1994年完成。香港高等程度會考終在1992年最後一屆後停辦;反之高級程度會考在1992年開始提供中文試卷,改變以往只提供英文試卷的形式。一個高考制度落實後,隨後考試局在1994年新增多科高級補充程度科目。新的高補程度中國語文及文化科被列為預科必修科目,又停辦原有的英語運用考試,把英語運用列為高補科目之一。
評分方式亦是由最高的A至最低的F級,F級以下不予評級。2002年起取消與會考相同的一級兩等制。
Q:60年代有無?
A:簡單來說,只有香港中學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