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恐怖主義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全面的定義,筆者嘗試用以下準則來為本文討論的恐怖主義下一個定義。
一、 攻擊人身安全或財產的行為,其目的在於破壞正常社會秩序,製造恐慌。
二、 攻擊對象乃戰場以外的非戰鬥人員或平民。
三、 攻擊對象乃在毫無預警之下受襲。
四、 攻擊行為可由個人或組織策動。
五、 籍破壞社會秩序,以圖達致宣揚理念、宣洩仇恨、追求長遠政治目的。
當前,恐怖主義一詞經常與伊斯蘭回教原教旨主義相提並論,但我們要小心不要將兩者混為一談。回教原教旨主義者並不見得就是恐怖份子,而恐怖份子也不盡是回教原教旨主義者。日本奧姆真理教、愛爾蘭共和軍、西班牙巴斯克分離組織等等,都與回教無關。
不管恐怖主義四字會否令你聯想起回教,恐怖主義是當前世界的主要問題,應當沒有異議。全球各國政府領袖,幾乎都將反恐掛在口邊。而恐怖活動的無孔不入,已經漸漸改變人類的信念。世人忽然發現,原來,世上從來就沒有永遠安全的樂土,前一刻的美好景象,下一刻,誰也不能保證。
世界在反恐。但是,當前世界各國的反恐方法,就是收集情報,用各種手段打擊恐怖組織活動,然而這方法真的有效嗎?若果以為以暴易暴就是打擊恐怖主義的良方,那就是將問題過於簡化了。
恐怖主義並非單獨存在,而只是問題的一面
試設想一個房間,裏面有四個人。甲乙都非常強壯,丙丁卻非常弱小。他們四人一同生活,一同作息。由於甲乙都很強壯,他們聯手欺壓丙丁,丙丁連一點反抗能力都沒有。丙丁唯一可以吐一吐氣的時刻,就是趁甲乙呼呼大睡之時,用他們的小拳頭住甲乙的要害打。但是甲乙很快就會醒過來,然後對丙丁痛打一頓。
甲乙會說,丙丁趁他們不為意,攻擊他們的要害,就是恐怖主義。
但,對丙丁來說,趁甲乙不為意時攻擊,卻是唯一的抵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