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為何會開丫

2008-09-16 12:27 am
無論長或短的旗袍都開丫

回答 (2)

2008-09-20 10:15 am
✔ 最佳答案
旗袍(男式又稱長袍、大褂、長衫)是滿族的傳統民族服裝和清朝的正式男裝之一。
旗袍,意指「旗人之袍」。旗人即是加入八旗編製的滿漢各族人民。
在清王朝建立之前,滿洲民族的服飾在當時受周邊民族影響頗大。特別是效仿了金、遼、蒙等馬上民族之衣裝習俗。而滿人為適應遊牧狩獵生活,在而後的女真服飾基礎上,借鑒了蒙族袍裝的瘦長,袖口狹小等特徵。
旗袍在滿語稱為「衣介」,分單、夾、皮、棉四種。傳統滿族長袍的特點是圓領、右大襟、用紐扣而不是衣帶,窄袖、袖子末端平時挽起,需要暖手和行禮撣下,稱「馬蹄袖」、男裝系腰帶、下面前後左右開叉以便於騎射。總的外形比漢族袍服緊窄。領口、前襟和袖口有時還鑲花邊。上身在長袍外穿有馬褂。
滿洲滅明建立清後,中國人改穿滿洲服飾。因此滿式服飾成為主流。旗袍由此成為中上層階級男子的常裝和平民階級的禮服。另外式樣也有所改變:開衩減少為左右兩個甚至不開衩(稱作「一裹圓」),不繫腰帶。非官服旗袍開始使用直袖而不是馬蹄袖。棉旗袍外面一般罩單長衫。
在滿清近300年的統治時間內,滿漢之間的民族界限逐漸模糊。到民國初期,長袍改短襖流行,其用意是漢人將旗袍的狹長剪除,和剪去辮子同理。領型也出現了前高後低的元寶領。男式旗袍精簡了繁瑣的裝點修飾,腰身寬鬆,袖口寬大,領前低後高,加寬下擺,提高開衩,最後發展成了長衫。
20世紀20年代中期,經民國各界人士的使用過程中的改良。女式旗袍袍身逐漸減短,腰身變窄,下擺收小,同時開衩變低,領型變矮。三十年代,學生運動的興起,女性接受維新思想,開始上學,於是旗袍作為輕便制服出現。
之後,旗袍不斷被改良,加入了漢族服飾的元素。
另外,英文裡的Cheongsam雖然是「長衫」的音譯,在實際應用上僅指女裝旗袍。
2008-09-16 2:45 am
開丫 先行到嫁...
唔通你唔行咩-x-


收錄日期: 2021-04-14 20:54:2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915000051KK0166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