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滅陳的原因 (20分)

2008-09-13 3:47 am
如題.
請講多d故事.要詳細

回答 (3)

2008-09-13 6:30 am
✔ 最佳答案
隋文帝因能順應歷史潮流,在北周皇權驟然衰落下成功掌握北周大權,篡位自立,然後伐陳,繼而統一南北,使中國復歸統一。

隋文帝之欲平江南,早在篡周末及一月已有此意圖,遂先後任命韓擒虎、賀若弼為廬州、吳州總管,一方面擺出和平姿態,另一方面,卻積極作特務之滲透工作。文帝復用高熲之謀,乘秋收時派兵進入陳境奪糧食及焚毀倉庫,破壞陳朝的經濟;又派楊素於永安大造船艦,準備伐陳。反觀陳後主自始對隋並無戒心,而且態度傲慢,沉迷於文酒歌戲之會。及隋師自巴東而下,告急文書為妄臣施文慶、沈客卿所扣,結集於建康之水軍,一時無法增援上游,且其時江防要地之京口、采石等,亦未加派大軍駐防,守軍又多畏敵厭戰,結困為韓、賀所乘防守部署陷於混亂,焉得不敗。

隋文帝統一北方後,勵精圖治,積極改善人民生活。開皇七年隋命後梁主蕭琮入朝,不歸。其後蕭琮叔安平王巖率領漢朝官員、男女十餘萬口投奔陳國,陳卻給予蕭氏族人政治庇護,造成隋伐陳藉口,實屬不智。且陳後主生於深宮,鮮過問政治,常沉迷於醇酒美人的糜爛生活中,「上每飲酒,使諸妃嬪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詩,互相贈答,采其尤艷麗者,被以新聲,選宮女千餘人,習而歌之,分部選進……君臣酣歌,自夕達旦,以此為常。」以致后妃、宦官與輕妄之徒爭相交結弄權,敗壞綱紀。當年晉州刺史皇甫績上書言陳可滅之理有三:「大吞小,一也。以有道伐無道,二也。納叛臣蕭巖,三也。」則隋能在當時伐陳成功統一江南,實非偶然。

隋文帝滅陳,僅費三個多月的時間,除以上種種原因之外,其主要因素是隋文帝是漢人,不是異族。在隋文帝之前,北齊與北周都曾用兵南朝,惟皆無成就,就是因為北周、北齊的君主都是鮮卑族,南人不願接受異族統治,抵抗自然強烈。隋文帝以漢人南征,同時所被征者是昏君陳後主,據隋書韓擒虎傳所說,韓擒虎攻至江南時,「江南父老,來謁軍門,晝夜不絕。」由此可見江南人對隋軍不獨不反抗,且表示歡迎。有此原因,所以隋文帝不陳之役,奏功如是其速。
2008-09-13 7:06 am
滅陳統一江南之原因
楊堅篡北周以後,標誌北方政權已重新回到漢人手裏,南方人民及政府官員對抗拒北方人入侵之耐力漸見瓦解,加上以下原因,均有助楊堅平定江南,統一全國。
地理形勢有助於攻陳:南北朝末期,陳多聯北齊以抗北周,既重守兩淮,兼及於江者,故一時尚能保持均勢,後北齊為北周所滅,南陳失去兩淮之屏障,而亦缺蜀漢之地,幅員日狹,隋大舉興帥,即可順巴東而下,於釆石、京口同時作鉗形攻勢,陳師只可束手就擒。
隋無北顧之憂:南北朝末朝,突厥已為邊患。北齊、北周時爭相結納以換取和平,隋時突厥葉護可汗當政後,忙於內爭,分裂為東西突厥,又得應付西征波斯。隋文帝採納長孫晟建議的分化政策,使突厥分裂加深,減低威脅,其後東突厥內附,隋無北顧之憂,於是可以集中力量南下平陳。
計劃周詳:隋文帝即位之初,便已計劃滅陳。他先後任命韓擒虎、賀若弼為廬州、吳州總管,經常在秋收時派兵進入陳境掠奪糧食及焚毀倉庫,破壞陳朝的經濟;又派楊素於永安大造船艦,作為渡江的準備。反觀陳主自始對隋並無戒心,及隋師自巴東而下,告急文書為妄臣施文慶所扣,集於建康水軍,未能及時增援,且京口、采石等江防要地,亦未派大軍防守,原有守軍亦多畏敵厭戰,結果使隋軍平陳能一舉成功。
政治較優:隋文帝統一北方後,勵精圖治,積極改善人民生活。開皇七年隋命後梁主蕭琮入朝,不歸。其後蕭琮叔安平王巖率領滿朝官員、男女十餘萬口投奔陳國,陳卻給予蕭氏族人政治庇護,造成隋伐陳之藉口,已實屬不智,且陳後主生於深宮,絕鮮過問政治,日與張麗貴、孔貴妃及狎客,寄情於文酒歌戲之會,以致后妃、宦官與輕妄之徒爭相交結弄權,綱紀敗壞,隋軍南下伐陳時,提出「以有道伐無道」的口號,瓦解南方的士氣,可見隋能在當時伐陳成功,統一江南,實非偶然。
楊堅於北周靜帝時篡北周帝位,改國號曰隋,是為隋文帝,篡北周後九年派兵滅陳,南北復歸統一。隋文帝即位後,施行很多改革及針對時弊的政治措施,政治頗上軌道,使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方面之發展日益隆盛。
2008-09-13 4:02 am
他想統治全中國,我想是慾望的跁


收錄日期: 2021-04-26 11:59:3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912000051KK0161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