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查:海底椰身世 珍品是塞國國寶禁出口
海底椰是廣東湯料中常見的一種配料,有乾濕兩種,民間認為它有潤肺止咳作用。在3月15日的食品安全諮詢現場,家住天河區的陳伯帶來了一包食過的海底椰剩料。
記者見到,這些白色的切片海底椰,雖然經高溫多時煮沸,但仍較堅硬有韌性。陳伯說,他食用多年,近來開始懷疑這種塑狀的海底椰,不知它到底是什麼東西?
原廣州市藥品鑒定協會秘書長黃仲甫老先生說,海底椰解放前就流行,但我國歷來的藥典都沒有記載,廣東所有的藥學著作也不見其名列其上,即使是被藥學界奉為典範的李時珍《本草綱目》一書,也沒有它的蹤影。當年黃老在參與多部廣東藥典藥著的編撰時,曾對海底椰進行了長時間的跟蹤了解,但反復搜尋都沒有文字記載。對海底椰是如何流傳?如何命名?有什麼藥理藥性?黃老稱不甚明白。
記者找到華南植物研究所郭麗秀研究員,她也經過多方求證,最後向記者解釋稱,海底椰的原植物有2種,均為棕櫚科植物。海底椰在商品上根據產地有非洲海底椰和泰國海底椰之分。前者的原植物為復椰子(又稱海椰子,大實櫚,巨籽棕),原產非洲塞席爾。復椰子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果實,一顆種子有20公斤,有止咳、清肺的作用,是塞國的國寶。因產量非常有限,該國已禁止出口。後者的原植物為糖棕,又稱扇葉樹頭櫚。而目前廣東市面上出售的幹、濕海底椰,是糖棕的果實,主要生長在東南亞,屬於熱帶植物,我國目前沒有大量生長。樹頭櫚的果實有豐富的多糖和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對人體有保健作用。
對海底椰名字的來源,還有一種說法是,在還沒有發現塞席爾群島前,東南亞有人在海邊撿到大實椰子,以為是海底的植物果實,加上它與當地的椰子有不少相同之處,所以稱之為海底椰子。
膳食家姚學正教授也稱,由於目前我國從南到北大量使用,而真品(復椰子)產量極為有限,目前市面上和酒樓出售的海底椰產品,是一種替代品,其功效當然與正品相差很大,甚至有所不同。
參考資料:
http://61.144.25.119/gate/big5/www.southcn.com/tech/spypwq/xfxw/2005041210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