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論語》的【為政第二】第四章
子曰:"吾
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說:“我
十五歲時,有志於做學問,
三十歲時,能牢固地自立了,
四十歲時,已經明瞭各種事情而不會感到疑惑,
五十歲時知道天命是什麼,
六十歲凡聽到的都能辨別清楚,明白貫通,
到七十歲,我可以隨心所欲,但也不會超越法度。”
十五歲:對萬物好奇,求知欲特別強烈。什麼都想學,滿腦子全是問題。吸收新知識特別快。不論什麼東西,只管學。
三十歲:是立自己一家之言的大好時光。不破不立。是提出自己獨立見解的年齡。
四十歲:一過四十,人已經沒有能力對現有的學說、理論等等提出疑問、提出具有挑戰性和建設性的觀點了。“不惑”即沒有問題。沒有問題就不會有進一步在學習上的發展。
五十歲:一過五十,也就清楚自己的能力有多大、能夠達到的水準有多高了。不可能再有大的突破、發展了。自己已經掂量出自己有幾兩了。
六十歲:一過六十,對於各種新的見解、學說、論點等等,已經不具備與人爭論、甚至討論的能力。
七十歲:只能隨“心”所“欲”了。即只能夠在心裏想“我要是年青XX歲,我也有YYY”!而無能力做了。也只能在自己的思維框框中設想而已了。
hope helpful
圖片參考:
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33.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