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地震測量...高手請解答(20分)

2008-09-10 3:45 am
我今日睇左一套漫畫...叫「意外事件簿」
係最終回有個特別篇...

關於希臘大地震.....係20世紀好似
有個物理學家發現左係地震前
地殼會因移動而產生極大壓力...發出電流
結果救了10000多人

雖然佢話係「根據事實加入小小幻想」
方法好似係係各地方插下2支電極來測量地震強度

Q1. 我想知呢種方法是否真可測量到地震?
Q2. 如果是的話那現時的科學家用什麼方法來測地震?
Q3. 希臘真的有這個大地震?

唔該解答...我只是有興趣想知道

回答 (2)

2008-09-18 5:13 am
✔ 最佳答案
你的問題不清楚!
似問測量地震強度的方法,又像問預測地震的方法。
現在假設你問的是預測地震的方法。

測量地磁及地電流有助觀察地殼的變動,從而推算發生地震的可能性,但方法並非 [係各地方插下2支電極] 那麼簡單。[係各地方插下2支電極] 無可能預測地震。

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要準確地預測其發生時間、地點,以及其規模等,在目前還不可能。現在世界各國許多專家、學者,均致力研究,至目前為止,地震預測技術仍在試驗及研發階段,也許將來有一天能夠實現。

以下是現時一些嘗試性的地震預測研究方法:

1. 觀察地磁及地電流的變化

2. 地殼熱流量的測定

3. 觀察大氣異常現象

4. 測量地殼變動情況
根據過去許多紀錄,在大地震發生時地殼會發生變動,而有時地殼變動會發生在地震之前。因此測量地殼變動情形,可以預測將否有大地震發生。
例如西元1964年日本新瀉地區發生地震前有地盤下沈現象。

5. 觀察井水含氡量的變化
例如蘇俄的科學家在加爾姆地區發現到水井中的含氡量於地震前會增加。

6. 分析沼氣/天然氣含量
德國杜秉根大學的地質學家恩斯特教授,在富有沼氣的杜秉根地方從事地下沼氣含量的分析,建立了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地震警告系統。
在西元1969年,他首次觀測到探測器裡沼氣含量先增加0.2%至2%,而於經過強烈地震後沼氣含量又告下降。又發生餘震時,沼氣含量也會增加。
在1973年,恩斯特教授在中美洲的哥斯達黎加的首都聖荷西擔任客座教授時,與哥國的地質研究所合作研究,他以天然氣探測器觀測的結果,發現地球天然氣含量與火山爆發有連帶關係,此法也能預測地震。

7. 觀察地下水的變化

8. 監察潮水漲退
在大地震發生前後,過去住在海岸一帶的人,往往會發現海岸線或島嶼的急劇上升或下降現象。因此,有完善設備的驗潮站網,經常監視驗潮紀錄,很可能發現大地震發生的前兆現象。

9. 留意動物及昆蟲的異常行為
雖然現時仍未有充份科學根據証明動物、鳥類和昆蟲的異常行為是地震的先兆,但動物對於低頻率震動比較敏感,所以在人類還沒有感覺震動前,有些動物、鳥類或昆蟲可能已驚覺到第一個地震波到達,因而有一些異乎尋常的行為表現。

在此介紹你看一本書:
書名 地震前兆
ISBN 978-957-8596-62-7 ,
作者 原著/池谷元伺
翻譯/黃清華

根據 http://earthquake.usgs.gov/regional/world/historical.php)

自1903年8月11日至2008年6月8日希臘共發生了19次地震 ,強度最高的一次是1903年8月11日發生於希臘南報的8.3級地震 ,但無死亡紀錄。你認為漫畫書所指的是哪次地震嗎?



2008-09-17 21:17:35 補充:
如想知道全部19次地震的日期/強度/死亡人數, 請補充提問, 將會用電郵告訴你.
(因已用盡字數!)

2008-09-18 07:25:26 補充:
第5, 6 兩點 參考 [地震百問] 一書 (台灣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編印)
2008-09-17 5:13 am
中國古代偵測地震的儀器。由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在漢順帝永建七年(132年)發明。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圓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上飾篆文、山龜、鳥獸之形。候風地動儀是世界最早的地震儀。

候風地動儀在以下八個方位上各有一口含銅球的龍頭:




子 正北 0 度

艮 東北 45 度

卯 正東 90 度

巽 東南 135 度

午 正南 180 度

坤 西南 225 度

酉 正西 270 度

乾 西北 315 度

在各龍頭的正下方,各有一仰頭張口的青銅蟾蜍,對準龍頭。當某一方向傳來地震時,此方向的一個火龍吐珠,正落入蟾蜍口中,發出巨響,報告發生地震,其他七隻龍頭不為所動。根據口含銅珠的蟾蜍的方位,可知數百里外地震發生的方向,比八百里飛騎報信早幾日。

地動儀是用純銅製成的,直徑八尺,蓋子中間隆起,形狀很像酒樽,外面用鶴篆文以及山龜鳥獸等圖案雕飾起來。



中國東漢時,張衡發明的候風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台觀察地震的儀器。從此,開始了人類使用儀器觀察地震的歷史。



張衡一生經歷了多次的地震,根據史書記載:從公元九十二年到一百三十九年,京城洛陽等地先後發生過二十次地震,其中六次是破壞性較大的地震。他目睹地震後的慘狀,痛心不已,再加上他多年擔任太史令,除掌管國史、觀察天文外,還記錄了各地震情。張衡為了掌握各地的震情,覺得需要有一種儀器來觀測地震。於是張衡孜孜不倦地探索研究,經過六年的艱苦努力,在公元一百三十二年,他終於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地動儀。



地動儀之結構分析

儀器裡面有精巧的結構,中間有一根上粗下細的銅柱─這是地動儀的中樞機械,稱為「都柱」。

儀器外面對準東、南、西、北和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向鑄有八條龍,每條龍嘴裡都銜著一只銅球,龍嘴下方又各有一隻蛤蟆,張著嘴,正可接住銅球。

在銅柱和八條龍嘴之間各有機械連接,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當地震波到達時,都柱就會倒向發生地震的方向,機械對準那個方向的龍嘴打開,龍嘴裡的銅球就落到蛤蟆的嘴裡,並發出「噹啷」聲響。

當管理人員聽到清脆聲響,只要觀察銅球落下的位置,便知道發生地震的準確方位。 地動儀之歷史沿革 :

中國東漢時,張衡發明的候風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台觀察地震的儀器。從此,開始了人類使用儀器觀察地震的歷史。

張衡一生經歷了多次的地震,根據史書記載:從公元九十二年到一百三十九年,京城洛陽等地先後發生過二十次地震,其中六次是破壞性較大的地震。

他目睹地震後的慘狀,痛心不已,再加上他多年擔任太史令,除掌管國史、觀察天文外,還記錄了各地震情。

張衡為了掌握各地的震情,覺得需要有一種儀器來觀測地震。於是張衡孜孜不倦地探索研究,經過六年的艱苦努力,在公元一百三十二年,他終於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地動儀。

地動儀之結構分析 :

地動儀是用純銅製成的,直徑八尺,蓋子中間隆起,形狀很像酒樽,外面用鶴篆文以及山龜鳥獸等圖案雕飾起來。

儀器裡面有精巧的結構,中間有一根上粗下細的銅柱─這是地動儀的中樞機械,稱為「都柱」。

儀器外面對準東、南、西、北和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向鑄有八條龍,每條龍嘴裡都銜著一只銅球,龍嘴下方又各有一隻蛤蟆,張著嘴,正可接住銅球。

在銅柱和八條龍嘴之間各有機械連接,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當地震波到達時,都柱就會倒向發生地震的方向,機械對準那個方向的龍嘴打開,龍嘴裡的銅球就落到蛤蟆的嘴裡,並發出「噹啷」聲響。

當管理人員聽到清脆聲響,只要觀察銅球落下的位置,便知道發生地震的準確方位。 張衡的地動儀是科學史上的一大創造,迄今中外學者還給予很高的評價,認為它的基本架構符合物理原理。 它比歐洲創造類似的地動儀要早一千七百多年。

地動儀的小故事 :

張衡的地動儀製作成功後,曾安裝在京師洛陽,幾次地震都報得相當準確。

公元一百三十八年,有一次儀器中有一個龍頭機件發動,銅球又落下來,但是人們並沒有地震的感覺,於是京師的官僚、學者們議論紛紛,責怪地動儀不靈驗。過了幾天,甘肅隴西有人來報告,說那一天當地發生了地震。於是,大家交口稱讚地動儀應驗如神,那些責怪張衡的人也表示信服。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03:4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909000051KK0186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