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喬托1267-1337 此圖繪於1305-10
圖片參考:
http://life.fhl.net/2kxmas/p5/images/p5as01.jpg
喬托是非常早開始嘗試透過建築物呈現空間,並正確的描述出人物與建築物該有的比例的畫家,這在哥德藝術時期,是個了不起的成就。在這幅「賢士朝拜」中,簡易的木製遮棚就是喬托透過觀察實物創造出來的空間,雖然顯的很稚拙,像個由下往上看的桌子,但卻是透視法技術尚未發達前的仔細研究的成果。
這幅畫的背景是個如岩石般形式的山,岩石山坡或山丘,也是他很喜歡用來對比人物、撐出舞台的方法。畫中的天使、約瑟、馬利亞表情肅穆,反映此刻的神聖與莊嚴。天使已經接受了第一位賢士的禮物,另外兩個賢士的禮物,還在賢士手中。賢士將王冠放在地上,是彰顯耶穌是萬王之王的尊貴。
喬托畫出來的聖母手中的小耶穌,因技巧不夠純熟,感覺上不像坐在聖母膝上,好像快要滑落到地上。最有意思的是在莊嚴神聖的畫面中,穿插了照料駱駝的年輕馬伕,他很明顯的有「鄉下味」,藉此襯托出賢士們的學識與地位的尊貴。這幅畫的中央屋頂上方,喬托繪了帶領賢士來朝拜的「王者之星」,賢士們是看到這顆星,隨從這顆星因而找到耶穌誕生的伯利恆城的。這顆「伯利恆星」,在美國美術史家R.歐爾森的論文中說,它就是哈雷慧星。他說,喬托在世期間,一共出現兩次哈雷,前一顆於1299年在中國出現,後一顆則在1301年發現,當時在歐洲造成轟動,當時的歷史學記錄說『拖著長煙般的大尾巴,大約持續四個月的時間用肉眼都可看到』,當時的都不知道它是哈雷慧星。
哈雷慧星出現時期正是喬托畫賢士朝拜的前幾年,猜想喬托一定看到了,所以當他畫伯利恆星時,就根據經驗將它畫成哈雷慧星般的模樣。也是因為這篇論文,位於德國的歐洲太空研究機構管制中心,探測哈雷慧星的探測機,就叫做「喬托號」。
杜契爾(1255-1319)
圖片參考:
http://life.fhl.net/2kxmas/p2/images/p2a2.jpg
此幅圖繪於1308-11杜契爾這幅聖告圖,是沿襲傳統的畫法,即天使自左向右行進,聖母則是從拱門與牆壁界定出來的、結束畫面空間的建築物空間中走出。
拱廊以純粹的透視法畫出,畫面被拱廊的細柱分割成兩部分,目的是劃分出兩個空間,一是天國、即體現上帝意旨的所在,及天使的活動場所;一是人間,即聖母接受聖告之處,也是聖母所在的地方。聖母右手收攏紗巾,有點惶恐膽怯,左手緊握一本打開的書──這也是沿襲傳統:聖母被天使告知將從聖靈受孕時,正在看預言彌賽亞降臨的舊約聖經──此外左手還順道拉著用柔和弧線勾勒的斗蓬。斗蓬波紋的波動感,充分讓人感覺聖母的動態,不管是動作上、或情緒上的。
色彩也是沿襲傳統勻稱的對比感,粉紅、淺藍、澄橘、黃、深藍、淡綠,都是協調的對比。最後,堅實的建築空間固然凝聚空間的統一感,但也因不擅長透視法此空間密閉緊縮,所以杜契爾用一瓶百合花增加撐大空間的效果,並以此象徵聖母的聖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