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虞美人 [南唐] 李煜 語譯+欣賞/評

2008-09-05 12:56 am
求虞美人 [南唐] 李煜 語譯+欣賞/評

回答 (1)

2008-09-05 9:24 am
✔ 最佳答案
虞美人①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②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③
只是朱顏改。④
問君能有幾多愁,⑤
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作者】
 937-978, 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李璟第六子,901年嗣位,史稱南唐後主。即位後對宋稱臣納貢,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則窮奢極欲。 975年,宋軍破金陵,他肉袒出降,雖封作違侯命,實已淪為階下囚。太平興國三年七月卒。據宋人王至《默記》,蓋為宋太宗賜牽機藥所毒斃。他精于書畫,諳於音律,工于詩文,詞尤為五代之冠。前期詞多寫宮廷享樂生活,風格柔靡;後期詞反映亡國之痛,題材擴大,意境深遠,感情真摯,語言清新,極富藝術感染力。後人將他與李璟的作品合輯為《南唐二主詞》。
【注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兩平韻。 ②了:了結,完結。 ③砌:臺階。雕闌玉砌:指遠在金陵的南唐故宮。應猶:一作“依然”。 ④朱顏改:指所懷念的人已衰老。 ⑤君:作者自稱。能:或作“都”、“那”、“還”、“卻”。
【品評】
   此詞大約作于李煜歸宋後的第三年。詞中流露了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據說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麼,它等於是李煜的絕命詞了。全詞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悽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迴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禦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誠然,李煜的故國之思也許並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離不開“雕欄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宮闈秘事。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作,在藝術上確有獨到之處:“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卻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卻;小樓“東風”帶來春天的資訊,卻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歎,因為它們都勾發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棖觸,跌襯出他的囚居異邦之愁,用以描寫由珠圍翠繞,烹金饌玉的江南國主一變而為長歌當哭的階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結句“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顯示出愁思的長流不斷,無窮無盡。同它相比,劉禹錫的《竹枝調》“水流無限似儂愁”,稍嫌直率,而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又說得過盡,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可以說,李煜此詞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賴於結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並沒有明確寫出其愁思的真實內涵——懷念昔日紙醉金迷的享樂生活,而僅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態——“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人們就很容易從中取得某種心靈上的呼應,並借用它來抒發自已類似的情感。因為人們的愁思雖然內涵各異,卻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的外部形態。由於“形象往往大於思想”,李煜此詞便能在廣泛的範圍內產生共鳴而得以千古傳誦了。
又:從李煜的詞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位詩酒風流的皇帝是多麼的才情盎然,是多麼的聰穎慧敏,無奈造化弄人,只羨“一壺酒,一竿身,萬頃波中得自由”的風流才子卻生在帝王之家,竟又是處在國事危殆、飽經憂患的末世,於是面對大廈將傾、山河不保的無助與憂思便只能訴之於詞。許是天意,曾為國主富貴榮華到極點,又身經亡國悲哀傷痛也到極點,這特殊的經歷竟造就了李煜在詞上登峰造極的成就,真可謂“國家不幸詩家幸”。
李煜的詞以亡國為界可以分為前後兩階段:亡國前,歷歷悲歡;亡國後,字字血淚。無論是花前月下之浪漫還是懷念故國之哀傷,都蘊含了真摯的情感,是真情流露,是天然雕飾,宛若清水芙蓉,讓人心醉。所謂“春花秋月何時了”,所謂“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所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仿佛信口拈來,可若無失國之悲,切膚之痛,又怎能發如此愴惻纏綿、無可奈何之語!筆中多真情,字句都血淚,李煜該是當之無愧的。

2008-09-05 01:25:32 補充:
這首《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相傳也是他的絕命詞,千古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形象地將人生的愁苦寫到極致,千百年來廣為流傳。全詞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悽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迴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沛然莫禦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

2008-09-05 01:25:38 補充: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良辰美景,誰人不憐,為何偏偏詰問蒼天“何時了”呢?誰人又能讀懂詞人此時心中的悲苦:原本珠圍翠繞,烹金饌玉的江南國主一變而為長歌當哭的階下囚,眼前的春花秋月仍與當年無異,如煙往事卻已一去不返,越是美好的景色此刻越是刺痛他的心啊!遙想曾經終日紙醉金迷、聲色犬馬,這位亡國之君除了滿腔悲苦,心中也有一絲悔意,於是慨然恨到“往事知多少?”

2008-09-05 01:25:57 補充:
“往事只堪哀”啊,當真是“別時容易見時難”,為免於徒增傷感,還是“獨自莫憑欄”吧!怎奈昨夜東風又起,明月之下,獨自登上寂寞的“小樓”,引發多少對故國的懷念,生出幾許離愁,添發幾多怨悲?一個“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無數次使他夜不能寐,正是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欲罷難休,欲罷怎休!愁!愁!愁!
遙想那“雕欄玉砌”應該是光彩依然吧,可當年的“朱顏”卻無處可尋,“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山河”,瞬間如落花飄去,杳然不再,唯作煙夢罷了!這一“在”一“改”之間,道盡了幾多物事人非的酸楚與哀傷,又怎能不“欲語淚先流”啊?

2008-09-05 01:26:33 補充:
去國之思,失國之悲,亡國之恨,獨掀萬古愁。這重重的哀愁就如無邊春水,含恨滾滾,日夜綿咽。“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肺腑之痛、熾熱之情,如泣如訴,催人斷腸,“真可謂以血書者也”(王國維)。以水喻愁,前有古人,後有來者,而意境上卻無人能勝過李煜。白居易的“欲識愁多少,高於灩澦堆”,劉禹錫的 “水流無限似儂愁”,都稍嫌直率,缺了幾分遐想空間;而秦觀 “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說得過盡,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2008-09-05 01:26:41 補充:
(參考:《南唐二主詞新釋輯評》——葉嘉瑩)李煜的“一江春水”將滿腔哀愁形象化,“向東流”更是將愁之無邊表現得酣暢淋漓,怎一個“愁”字了得!“形象往往大於思想”,更容易引起共鳴,於是此句一出便千古傳誦,堪稱寫“愁”句中一勝。

2008-09-05 01:26:55 補充:
這首《虞美人》可謂哀傷入骨,顯然,此時的李煜早已嘗盡了階下之囚的痛苦,更忍受著無盡的失國之悲,回首往昔,他對自己的軟弱和縱情聲色後悔不已,正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問春花秋月何時了,其實是心中只求速死,盼望早早了結餘生,遠離這份再也承受不住的痛苦,這與“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形成了呼應。末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吐露了一代亡國之君胸中的萬千愁緒,所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此愁之綿綿無盡讓人心生傷感。

2008-09-05 01:27:19 補充:
李煜為帝王,可他的詞句中卻毫無帝王之居高臨下,採用的是純尚自然的語言,流露的是平凡人的真情實感,如何能不富有感染力,怎能不流傳於天下?沈去矜說:“余常謂李後主拙于治國,在詞中猶不失為南面王。”王鵬運說:“概間氣所鐘,以謂詞中之帝,當之無愧色矣。”李煜之詞遠超出了《花間》之意境,其雄奇幽怨之風格開拓了北宋詞壇,稱之為詞中之帝也不為過。

2008-09-05 01:27:25 補充:
而一首《虞美人》更是道盡千古愁情,讓後世之人嗟歎一代風流才子、詞中帝王敏銳的才思與雅致的情思。 喜歡李煜的詞,喜歡他明淨的語言,喜歡他字裏行間裏露出的真摯情感,讀起來仿若一條飄著桃花瓣的小溪,清澈見底,幽靜明快,雅致清香,而又蘊著淡淡的哀傷。雖然“流水落花”已遠去,但他帶給我們的“天上人間”、“一江春水”,意境永存!


收錄日期: 2021-05-01 19:19:3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904000051KK0118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