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以下幾個成語的意思??快................... 急急!!!!!!!!!!!!!!

2008-09-03 11:45 pm
1. 澠池之會

2. 完璧歸趙

3. 負荊請罪


唔該要系簡介!!!

回答 (3)

2008-09-06 11:45 pm
✔ 最佳答案
給你一個網址,裡面有此傳更詳盡的介紹、分析與解說喔~~
http://hk.geocities.com/wanmyfriends/13.htm


以下是「廉頗藺相如列傳」的大意:



◎澠池之會


有一回,秦昭王想和趙國講和,以便集中力量攻打楚國,於是約趙王在西河外的澠池見面,互修友好。藺相如也隨著趙王一起前往。


到了澠池,筵席上秦王對趙王說:“聽說你喜歡彈瑟,我這裏有個瑟,請你彈一首曲子來助助興吧!”趙王彈了一曲,於是秦國御史就在簡上寫著:“某年某月某日,在澠池宴會,秦王命趙王彈瑟。”藺相如見狀,就拿著缶走到秦王面前,請秦王擊缶助興,秦王不肯答應,藺相如就說:“現在我離大王只有五步之遙,如果大王不答應,我拼著一死,也要濺你一身血。”秦王不得已只好勉強在缶上敲了幾下。藺相如於是叫趙國御史記下:“某年某月某日,在澠池宴會,趙王命秦王敲缶助興。”


筵會進行到一半時,秦國大臣忽然對趙王說:“請趙王獻出十五座城地,為秦王祝壽!”藺相如也不甘示弱地說:“請秦王獻出咸陽,為趙王祝福!” 藺相如為了維護趙國與趙王的尊嚴,機智、勇敢的和秦國君臣進行了一場針鋒相對、不屈不撓的鬥爭,有力地挫敗了秦國的不軌圖謀。

---------------------

◎完璧歸趙


秦昭王聽說趙惠文王有一塊完美無瑕的和氏璧,就想要得到這塊寶玉,於是派遣使者送信給趙惠文王,表示願意以十五座城池換取寶玉。趙王收到信後,命藺相如為使臣,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


到了秦國後,藺相如雙手捧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來仔細端詳良久,發現不愧是稀世之寶,非常高興。可是過了很久,秦王都絕口不提以城換璧之事,於是藺相如假意要指出和氏璧上的瑕疵給秦王看,把和氏璧拿了回來,並且義正詞嚴地說:“大王答應以十五座城交換和氏璧,可是我一直看不到大王的誠意。如果大王要寶玉卻不肯實現諾言,我就以自己的腦袋和這塊寶玉一起在柱子上撞個粉碎。”秦王怕他真的把璧玉撞碎了,就含糊其詞的表示自己會實現諾言,並請藺相如先回賓館休息。回到賓館後,藺相如知道秦王不會真的以城換璧,就秘密派人將和氏璧送回趙國了。


當秦王知道和氏璧已送回趙國時,非常震怒。可是在藺相如大無畏態度的面前,也就無可奈何地將他奉為上賓,然後讓他回趙國去了。後來,秦國一直沒有把十五座城池割給趙國,趙國自然也就沒有再把和氏璧送給秦國了。

-----------------------

◎廉頗負荊請罪


藺相如本是一介平民,可是自從出使秦國完璧歸趙,以及陪趙王赴澠池之會以後,隨即被拜為上卿。 大將廉頗知道藺相如被拜為上卿後,很不服氣。他認為自已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才得到現有的職位,而藺相如只是耍耍嘴皮,結果職位竟比自己還高。於是他公開地說:「將來有機會的話,我非好好羞辱藺相如一番不可。」藺相如聽到這件事情後,默不吭聲。


有一天,藺相如的馬車在街上與廉頗相遇,藺相如即命車夫趕緊避到小路,讓廉頗的馬車先過。車夫覺得很奇怪,就問道:「相爺的官比廉頗還大,為什麼還要怕他呢?」藺相如答道:「並非我怕廉頗,而是現在趙國強鄰環視。我與廉頗,一個在朝、一個在沙場為趙國效力,如果我們兩人不和的話,那趙國就危險了。」廉頗聽到後非常慚愧,自行到藺相如家負荊請罪。後來兩人成了莫逆之交,化解了一場趙國可能的政治危機。


●人物分析

一、藺相如的為人:

(一)有智慧:

(1)繆賢有罪,想逃去燕國,藺相如認為燕王不會收留繆賢,建議繆賢認罪,結果繆賢得趙王免罪。

(2)藺相如見秦王無意償趙城,假稱璧玉有瑕,把璧取回。

(3)假稱趙王齋戒五天,以爭取五天時間,將璧玉送回趙國。

(二)有勇氣:

(1)要與璧同碎於柱,以防止秦王用武奪回璧玉。

( 2 )面責秦王無禮無信,暗中派人送璧歸趙。

( 3 )願受湯鑊之刑,一死以謝欺騙秦王之罪。

( 4 )澠池之會上,秦王恃勢侮辱趙國,藺相如竟以生命來威脅,願與秦王同歸於盡,迫使秦王屈服。

(三)忠心愛國:

(1〉澠池之會後,趙王位在廉頗之上。廉頗不服,欲當眾毆辱相如,然而相如只採取退讓的態度,因為他明白「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以免秦國入侵,使國家招致災難。

(2)明白「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的宗旨,故不與廉頗計較。

(四)寬宏大量:

(1)對於廉頗的惡言羞辱,處處退讓。

(2)廉頗負荊請罪,藺相如亦不計較過去恩怨,原諒了廉頗,可見藺相如之大量。
2008-09-06 11:29 pm
查呢三個詞, 應該係 [ 廉頗藺相如傳 ]
澠池之會
澠池之會是秦昭王因為連串對趙國的攻勢失利,欲勝不得又欲罷不能的情況下,設計出來的一個針對趙惠文王的鴻門宴。

澠池是秦國邊境駐有重兵的一座城鎮,本身就是個陷阱,然而在趙國靠著廉頗擊退了秦國數次進攻之後,已是聲勢高漲,若是身為勝利者的趙王不敢參與這一場會談,恐怕會被秦王與各諸侯所譏笑,因此趙王可說是去不得卻又不得不去。此時,又是廉頗出面向趙王建言道:"秦軍在數次進攻失利後,已經打算改變攻略的目標,主力部隊已經有往楚國方向調動的情形,
只要我們做好充足準備,澠池之會並不可怕。"這句話替趙王壯膽,於是決定赴會。

赴會前夕,廉頗又向趙王表示:"邯鄲到澠池,來回不過二十天,若是過了期限大王還回不來,請大王同意我立太子為新君,以斷絕秦王挾持大王之心。"趙王同意了廉頗的建言後,廉頗又說:"大王此去一過國境,我將親率全國精銳于國境邊待命,倘若秦王確有不軌之心,我等誓將與秦軍決一生死!"


而後在廉頗的武力作為後盾的情形下,澠池之會趙王果然得以全身而退,當然,如果沒有藺相如的機智與口才,趙王難免會在外交場上遭到秦王的羞辱,可是如果沒有廉頗的事前準備,
或許趙王一到澠池就成階下囚了,藺相如再會講話也沒用。
---------------------------
完璧歸趙
藺相如奉使秦國,交涉以和氏璧換取秦城時,識破秦國訛詐,巧妙的使璧安然回到趙國。後比喻物歸原主。
-----------------
負荊請罪

戰國時趙國大將廉頗與上卿藺相如不和,相如為社稷著想,每每退讓。廉頗得知後深覺自己無知,乃袒衣露肉,背負荊條,隨賓客到藺相如居所謝罪。後世用來形容向對方承認錯,請求責罰和原諒。


如欲查詢詳細的廉頗藺相如傳可以到 :

http://iktmctun.tripod.com/new_page_5.htm

http://home.ied.edu.hk/~s0428597/index3_8.htm



2008-09-06 15:32:33 補充:
http://www.xysa.com/xysafz/sj/t-081.htm
2008-09-03 11:51 pm
2. 完璧歸趙
相似詞: 物歸原主

解釋:藺相如完整的將璧歸還給趙國的故事。後比喻物歸原主。典出〈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蘭相如傳〉。
例句:這是撿來的東西,既知失主,理當完璧歸趙。


3.負荊請罪
相反詞: 興師問罪

解釋 向對方承認錯誤,請求責罰和原諒。語本〈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傳〉。
例句:昨天的事我實在很抱歉,因此今天特地到府上向您負荊請罪。

2008-09-03 15:52:08 補充:
對唔住,我唔知第一個係咩意思!!

Sorry! 抱歉。


收錄日期: 2021-04-19 01:47:1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903000051KK0105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