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引發小弟重問這個「老掉牙」的哲學問題,是因為近日見到網友曾發問過類似的問題:「知識改變命運是誰說的?是不是知識愈豐富,命運愈坎坷?」(見: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8081300472)。
請問:
1)「知識改變命運」是那位名人、學者所首說的?原句載於那篇文章、論文、講詞或書籍之中呢?
2)請論:「知識改變命運」?「書中自有黃金屋」還是「知識越多越坎坷」?
有心聲數則,因與問題無關,故放於意見之內。
另外,有一個十分重要的補充(或指引),很多人都將「知識」、「命運」的定義說得含糊不清,引致很多的誤解與無謂的爭論。以「知識」一詞,古時中國人,將分辨道德的是非之心,視為「智慧」的一部份,如「是非之心,知之端也。」、「仁者安人、知者利仁」等;亦有古人將情緒控操能力,視為「智慧」的一部份、「智者」的條件,如孫子兵法中,有「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的說法。至於「改善命運」,很多人會聯想到「成功」與「富足」,而「成功」與「富足」,亦有「物質上」的成功/滿足,及「精神上」的成功/滿足之分。
在滿入討論,將自己的論述,成為有「指導性」、有「啟發性」的知識之前,邀誠各位先花一點點的時候,看看以下資料: 1)香港電台網上學習系列《李天命網上思考‧方法基楚‧言理分析‧第1類言害:語意曖》(http://www.rthk.org.hk/elearning/leetm/basic01b.htm); 2)《思方網》中的《語害批判》中「語意不清」一段(http://philosophy.hku.hk/think/chi/pitfalls.php); 3)《思方網》中的《必要及足夠條件》(http://philosophy.hku.hk/think/chi/nsc.php);
4)香港電台網上學習系列《李天命網上思考‧方法基楚‧謬誤剖析‧不充分的謬誤》(http://www.rthk.org.hk/elearning/leetm/basic02c.htm); 5)《思方網》中的《常見謬誤》(http://philosophy.hku.hk/think/chi/fallacy-list.php);及 6)《思方網》中的《謬誤與認知偏差》(http://philosophy.hku.hk/think/chi/fallacies.php)
更正錯字,在2008-09-02 13:45:52的補充,「在『滿』入討論……」一句,應改為: 「在『深』入討論……」
致意見者: 獨孤求敗 (發表時間: 2008-09-03 11:41:41) 閣下提到幾點,甚有啟發性。 一、今「知識改變命運」乃是愚民之計,見歷朝開科取士之原因。 二、「書中自有黃金屋」是學有一技之長增加收入。 三、「知識越多越坎坷」是因為知識越多,越覺得緲少,膽量越少,而且實例中,智商高的人,會陷於人妒,會比人坎坷。(廿年前一個失業的東歐人仕,智商達二百。) 四、這個話題難於歸納,只能以偏概全,總不能用統計法啊!
就閣下所提到的第四點(「這個話題難於歸納,只能以偏概全,總不能用統計法啊!」)我也覺得難以使用「歸納法」及「統計法」。不過,就如閣下第三點中,除了使用了「歸納法」(「智商高的人,會陷於人妒,會比人坎坷」)之外,也使用了邏輯推理。 其實,我們在說理及辯論的過程,最多使用的,並不是「歸納法」及「統計法」,而是邏輯推理。如果閣下能將第三點詳加分析及闡述,再加上其他資料(如第一及第二點),想必能寫出一遍有啟發性、指導性、邏輯性、可讀性的論文。期待閣下的回答。
《李天命的思考藝術》中,有一段耐人尋味的話:「沒有學識只是無知,拙於思考卻是愚蠢。」這段話,或可以幫助回答者界定「有智慧」及「有知識」(或「有學識」)的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