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形成溫泉的地質條件有三項:
----------------------------------------------
1. 地底下必須有熱源存在:
______地球是顆熱能正從內部往外散發而漸漸冷卻的星球,愈往中心,溫度愈高,陸地上各種地質構造環境會隨年代不同而有不一樣的熱流量。熱流量越高的地區,表示其從地球內部來的熱量越多。
______地質上將表示地層溫度隨深度上升定義為:往地下深入一公里所上升的溫度,就是所謂的地溫梯度。一般而言,在古老穩定的大陸地殼內部地溫梯度約為 20 度 / 每公里,活動造山帶地區的地溫梯度則約為 30 度 / 每公里。而海洋地區因為海洋地殼較薄,地溫梯度則可達到 50 度 / 每公里。
______不過,在特殊的情況下熱源會較接近地表,造成地下的地溫梯度在局部的地方會有異常高的現象:
______#第一種熱源為隆起的地函,例如中國大陸東南新生代以來的地殼張裂活動以及非洲東部的東非大裂谷等或是年輕的造山變質帶,如臺灣的中央山脈、喜馬拉雅山造山變質帶和阿爾卑斯山脈造山變質帶等等。這一類熱源是由板塊運動所引起,所形成的地溫梯度異常可能會正常值的 1.5 至 2 倍,也就是地溫梯度值在 45~60 度 / 每公里間。這種異常區域的範圍可能包含整個山脈。
______#第二種熱源為存在地下約 5 至 15 公里深,正在活動或尚未冷卻的岩漿庫,或是侵入的火山岩體。這種熱源造成的地溫梯度異常值常高於正常值的 3 倍以上(超過 90 度 / 每公里),甚至達到 5 至 10 倍的溫度(超過 150 度 / 每公里)。這一類的熱源多侷限在有火山活動或是岩漿侵入的地方,其中分布最廣、最長的是在活動性板塊的交界處及三大洋的中洋脊。
______因此在這些熱源特別接近地表的地方,溫泉的數量也就比較多。不過,在地溫梯度沒有異常的地方( 20~30 度 / 每公里),若有深入地下的長裂隙提供地下水循環上升的管道(深入地下 2 公里溫度便可介於 40~60 度),也可以形成溫泉。所以溫泉的形成不一定要有很高的溫度梯度。這也就是為什麼地球表面到處都有溫泉的緣故。
----------------------------------------------
2. 地下地層有流動的地下水通過。
______水為構成溫泉最重要的組成分子,若是缺了水,即使有溫度很高的熱源、離子成分和裂隙,一樣無法形成溫泉。一般而言,組成溫泉的水源主要來源有:天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地層水、化石水、岩漿水等等。其中,大部分非火山地區的溫泉,大多都是天水或地表水滲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後,在熱水儲集層中被加熱並與圍岩發生化學反應,溶解圍岩的化學成分而形成溫泉。
______火山活動的區域則是天水或地表水滲入地底下後吸收火山氣體中的熱與化學成分,或是與部分岩漿水混合而形成溫泉。
----------------------------------------------
3. 地層有裂隙通至地表,並且有足夠水壓讓溫泉湧出。
______一般來說,水往低處流。但為何地球內部的地下水或是泉水、溫泉會往上湧到地表呢?這是由於地下含水層的壓力大於地表壓力的緣故。只要地底下有裂隙連通到地表,含水層的水就有機會上湧。若冒出的是熱水,就是溫泉了。這種因為水壓不同所造成水流動的現象,稱為靜水壓力差。其形成的原因有:
______#由冷熱水密度不同所產生的壓力差。水在不同的溫度密度就會有所差別。其中以 4 度時的密度最大,溫度愈往上升則密度愈小。若此種靜水壓力差發生於地溫異常帶,且其流通的管道是開放性的裂隙,阻力較小時,熱水就有機會可以上升到地表。
______#通常深部的熱水都溶有較多的氣體(以二氧化碳為主,其他還有硫化氫和二氧化硫,少量的甲烷及氫氣等)。這些溶解在水中的氣體會隨著熱水上升壓力逐漸減少而膨脹,使熱水的密度進一步降低。
______#地形差異所形成的靜水壓力差。在一般深谷中的地面水比高山地底下的地下水位還低很多,造成兩低的水位壓力差異。所以在深峻的峽谷中是與高山地區靜水壓力差最大的地方,也就是熱水欲上湧最可能找到的壓力最低處。
______#適當的地質構造所形成的靜水壓力差。當含水層的上、下各有不透水層,進水處又位於較高的位置,如此就可以形成適宜的水頭,讓雨水不斷流入補充,也可能讓地下熱水有機會上湧形成溫泉。
********#在年輕造山帶內的沉積盆地沉積了巨厚的沉積物,在未膠結的沉積物顆粒間,原來存有大量的水分。當沉積物被擠壓膠結時,水分就會被排出。假若沉積物內有裂降上下貫穿,則水分將沿著裂隙上升至地面。若排出的水為熱水,即為溫泉。
2008-09-10 12:45:03 補充:
所以,岩漿庫加熱地下水所形成的溫泉,只是其中一種而已,台灣有許多溫泉都是因為地熱梯度的關係所形成的。
2008-09-10 12:49:45 補充:
至於冷泉呢,就以蘇澳冷泉為例子吧!
冷泉形成的條件有兩個:
"豐富的地下水"、"能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的岩層"
蘇澳地區豐沛的雨量,配合當地地層中極厚的石灰岩,提供了以上兩大要件,此外,冷泉中尚溶有來自板岩的微量礦物質,其成因如下:
1. 水源:
蘇澳地區豐沛的雨量,使得部份雨水滲入地下,儲藏在"節理發達"的板岩裂隙中,深達二公里左右。
2. 二氧化碳:
*地殼深處高溫區域變作用或高溫火成岩浸入體之作用,促使岩層內部之熱力作用,促使岩層內部之碳酸鹽分解而釋放大量之二氧化碳氣體。
*變質岩中碳質物的氧化也提供部分之二氧化碳。
2008-09-10 12:51:05 補充:
(接續前面)
3. 泠泉之湧現:
*二氧化碳氣體順沿本地區高傾角節理所構成之深長裂隙上升。
*上升之二氧化碳溶入地下水,形成碳酸再與周圍板岩中部分元素微量溶解,形 成大量氣泡,比重較小,浮力大於一般地下水,故容易上升至地面形成冷泉。
*冷泉周圍山頭之地下水位面高於谷底地下水面間形成水位差,有助於碳酸氫鹽水上升.。
*碳酸氫鹽水上升至沖積層與板岩基盤之接觸面橫向流動,然後尋隙湧出地面形成出腳所見之冷泉.。
2008-09-10 12:51:32 補充:
(接續前面)
4. 氣泡:
由於二氧化碳在水中之溶解度與壓力俱增,而泉水愈上升接近地表時壓力愈降低,水中之二氧化碳遂之大部份溢出,形成氣泡。
5. 溫度:
*地下一公里處之碳酸水溫度約在四十五度 至五十度C間,上升過程中逐漸與上方溫度較低之地下水混合。
*水中二氧化碳氣體在上升減壓狀況下,逐漸膨脹與吸熱終於到達地面之冷泉溫度降至二十二度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