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原因有四 :
1. 你誤解了 "聖" "賢" 的意義了
"聖" 這個字在造字的時候指的是 "耳" 聞前人之道, 以 "口" 傳予後人 "天/地人"三道一以貫之之理者, 所以在很久很久以前, "聖" 其實是 "老師" 的意思, 與品格無關, 所以孔子被稱為 "至聖先師", 其原意本來是 "非常的老師, 很早的老師", 只是年代久遠或因其學術地位受重視, 人們就把他們神格化了.
2. 你被主流教材誤導了, 中毒太深
如果你讀過孫中山先生傳(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D%AB%E4%B8%AD%E5%B1%B1) 或蔣中正野史(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4%A3%E4%B8%AD%E6%AD%A3 ) 你會知道, 孫中山曾經把他的贊助人宋嘉澍的兩個女兒(宋藹齡, 宋慶齡) 都 XX 了, 宋嘉澍氣到發瘋, 但後來還是把其中一個女兒(比孫中山的兒子小一歲) 嫁給他也繼續提供他政治獻金... 而蔣中正的故事從他和戴季陶共有的 "兒子" 蔣緯國身上, 就可以知道 "偉人" 也不過就是看哪個黨執政, 哪個人就被美化成 "神", 也許再等幾年, 21 世紀的新神 "馬英九" 就會產生啊 !
3. 知識進步, 偉人界定的標準不再能 "人云亦云"
當然, 也有可能你舉的例子的人真的都是偉人, 但現在知識普及後, 人們普遍不相信 "人類可能具備完美的人格", 尤其在宋楚瑜興票案, 陳水扁洗錢案, 成龍私生女案, 李慶安美國人案, 馬英九的姐姐爆料也收了錢...等等消息下.... 人們對 "偉人" "完人" 總是心存懷欵, 若不到蓋棺不願論定其為偉人與否, 並非有人用文宣造勢就可以將特定的人定位
4. 媒體謠言文化, 即使偉人也蒙塵
再者, 我們的媒體特別喜歡消費名人, 補風捉影, 穿鑿附會, 誇大發明出來的 "新聞", 使得一些原本還不錯的人都有 "欲辯已忘言" 的無奈.... 想想看若是版大你變成名人, 媒體把你老爸老媽老哥老姐, 表哥堂弟, 太太兒子的狗屁倒灶窘事一披漏, 藉時你國中時 59分考卷一上電子媒體, 想當偉人也夢碎吧 ?!
以上, 便是我認為 : 偉人不會再發生的原因.
而這, 是社會進步, 不再英雄主義的進步, 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