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學說興起之背景及墨子學說之大要、影響

2008-08-25 3:23 am
起碼要1200字,help me please,很趕的,趕交project的

回答 (3)

2008-08-25 11:23 am
✔ 最佳答案

  你好,我是Ms.White。

墨子自稱”賤人”,因為他出身寒微。墨子曾學習儒學,後來自創墨家,尊祟以治水聞名的大禹,祟尚節儉刻苦的精神。


  由他所創的墨家,在戰國時期稱為顯學(即很有影響力的學問),以兼愛(人人愛人如己)、非攻(反侵略戰爭)、節用(節儉不要浪費)等作為中心思想。重要著作有《墨子》一書,共71篇傳世有53章,書內除有墨家中心思想外,當中更包括一些基本的光學、力學等等知識。
  有分前後期,前期以墨子學說為主,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後期思想則由崇尚宗教轉向著重科學,尤其是在邏輯學上建構了中國古代第一個比較完整的的邏輯體系。在戰國時期,反映著平民思想的墨家學說,與反映知識份子想法的儒家學說,並稱為「顯學」。秦漢之後,墨家思想被其他學派所吸收,而墨家學派則不復存在。直到近代,墨家學說因反儒思想的興起而再度受到重視。




1.墨家學說興起之背景


  墨子也是中國古代邏輯思想的重要開拓者之一。在《墨 子》一書中, 他比較自覺地、 大量地運用了邏輯推論的方法,以建立或論証自己 的政治、倫理思想。


  墨家與其他派別極為不同,首先,墨家出身於真正的百姓之間,幾乎都是無名無姓的奉獻精神。墨家雖然出身低微,所作所為卻能讓人耳目一新。首先,墨家最講究實踐主義,凡事必須努力奉行,為了發揮團隊精神,組成了墨家的信徒團隊。為了就贖百姓於戰爭水火之中,不惜以身家性命相殉,這些精神絕不是說說而已,然而參加戰爭的手段,是為了防止諸侯發動擴充國土的野心,所以專攻守城防禦之術。 但是戰國以後,墨家已經衰微。到了西漢時,由於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政策、社會心態的變化以及墨家本身並非人人可達的艱苦訓練、嚴厲規則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漢之後基本消失。

2.墨子學說之大要、影響

  墨家的理想則顯現在接近宗教的理念之下,所以出現天志、明鬼、尚同、尚儉、兼愛、非攻等等理念。以非常質樸的精神去發揚這些概念,而歷代墨家的領導人都稱為墨子,所以基本上多數墨家信徒都拋棄了個人身分,所以歷史上反而少見其名,可是所作的事情卻被大眾接受,所以會有「既非楊、則為墨」的說法,可見當時感人之深,所以墨家的傳奇,通常被視為俠義精神的首次展現,使得戰國時代出現刺客、漢初出現俠客精神,形成世人豪俠風氣,也讓漢武帝為了打擊這些人產生了酷吏(其目的似乎是為了建立帝國的權威,使得民間不再自行實施法律)。


基本思想


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十點:


兼愛

完全的博愛(與儒家的親親相對反,將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親人對待方式,擴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

非攻

反對侵略戰爭。(戰爭對於敗者的傷害及,傷人命、損其才,是沒有意義的破壞行動。而對於勝方而言,僅僅是獲得了數座城池與稅收,但總的來說傷害與損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戰爭是沒有意義的行為。)

尚賢

不分貴賤唯才是舉。

尚同

上下一心為人民服務,為社會興利除弊。(有一說法為「上同」,認為天子是百官之首,而百姓聽令百官,與上而同,此乃「上同」之意。)

天志

掌握自然規律。(有一說法為天子代天行政,並藉由上同的觀念推論出人民以天的意志而行事。)

明鬼

尊重前人智慧和經驗。(有一說法認為墨家說鬼所為並非迷信,而是希望以神鬼之說使人民警惕,不行邪惡。)

非命

通過努力奮鬥掌握自己的命運。

非樂

擺脫劃分等級的禮樂束縛,廢除繁瑣奢靡的編鐘製造和演奏。(古代音樂費時耗事,花費甚大,於國家並無生產的行為,乃無用之事。)

節用

節約以擴大生產。反對奢侈享樂生活。

節葬

不把社會財富浪費在死人身上。(儒家的厚葬耗錢財,守喪則需三年,三年過後人虛弱需要人扶才能起行,影響國家生產力,乃浪費之事。)




僅小妹淺見,希望有幫助你囉。
提供一些可能對你有幫助的網站:
墨家思想
http://nellaseledil.spaces.live.com/blog/cns!98B06F3372C1B107!1903.entry?wa=wsignin1.0
《墨攻》中的墨家思想
http://taogate.wordpress.com/2006/12/04/%E3%80%8A%E5%A2%A8%E6%94%BB%E3%80%8B%E4%B8%AD%E7%9A%84%E5%A2%A8%E5%AE%B6%E6%80%9D%E6%83%B3/
墨 家 學 說 起 之 背 景 及 墨 子 學 說 之 大 要
http://chist.yy2.edu.hk/al_paper1_idea_sinchun_mud1.htm
參考: Ms.White+淡江大學+網路資源 ^^
2008-08-30 3:42 am
好詳細
2008-08-25 11:16 pm
墨子是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姓墨名翟。生卒年不詳,大概是在前479年—前381年以內[註 1]。中國春秋戰國時思想家、政治家。提出「兼愛」「非攻」等觀點,創立墨家學說,並有《墨子》一書傳世。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孟子.滕文公》篇雲:「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於楊,即歸墨。」可知春秋之世,楊朱之學與墨學齊驅,並屬顯學。
墨翟相傳原為宋國人,後長期住在魯國。曾學習儒術,因不滿「禮」之煩瑣,另立新說,聚徒講學,成為儒家的主要反對派。據說楚王曾計劃攻宋,墨子前往勸說楚王,並在與公輸般的模擬攻防中取得勝利,楚王只得退兵。墨子的思想與主張見墨家。
現存《墨子》五十三篇,由墨子和各代門徒逐漸增補而成,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學說的基本材料。其中的《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稱作《墨經》或《墨辯》,着重闡述認識論和邏輯學,在邏輯史上被稱為後期墨家邏輯或墨辯邏輯(古代世界三大邏輯體系之一,另兩個為古希臘的邏輯體系和佛教中的因明學);其中還包含許多自然科學的內容,特別是天文學、幾何光學和靜力學。
墨家同時被視為中國最早的民間結社組織,有着嚴密組織和嚴格紀律,其最高的領袖被稱為「鉅子或巨子」,墨家的成員都自稱為「墨者」。

墨翟可能是第一代「鉅子」。巨子由上代指定,代代相傳,在團體中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還踵」(《淮南子·泰族訓》)。

墨者多來自社會下層,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教育目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尤重艱苦實踐,「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則夕弗得」,「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孟子·盡心上》)。「以裘褐為衣,以跂蹻(草鞋)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生活清苦。墨者可以「赴湯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說至死也不後轉腳跟後退。墨者中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墨者必須服從巨子的領導,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呂氏春秋‧去私》)。例如鉅子腹的兒子殺了人,雖得到秦惠王的寬恕,但仍堅持「殺人者死」的「墨者之法」。

按墨家的規定,被派往各國做官的墨者,必須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張;行不通時寧可辭職。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團體捐獻俸祿,做到「有財相分」。當首領的要以身作則。

墨家是一個有領袖、有學說、有組織的學派,他們有強烈的社會實踐情神。墨者們吃苦耐勞、嚴於律己,把維護公理與道義看作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識的勞動者。

戰國後期,匯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幾何學、幾何光學、靜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亦稱「後期墨家」),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游俠。

但是戰國以後,墨家已經衰微。到了西漢時,由於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政策、社會心態的變化以及墨家本身並非人人可達的艱苦訓練、嚴厲規則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漢之後基本消失。


收錄日期: 2021-04-23 19:00: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824000051KK0238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