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腔棘魚壽命很長,故為活化石
坦 尚 尼 亞 海 洋 公 園 暨 保 護 官 員 盧 米 夏 表 示 , 坦 尚 尼 亞 漁 夫 十 四 日 在 坦 尚 尼 亞 三 蘭 港 南 方 約 兩 百 公 里 的 基 魯 瓦 海 域 捕 獲 這 條 魚 後 , 將 它 獻 給 當 地 政 府 , 「 這 已 是 六 個 月 來 第 二 次 在 此 海 域 中 捕 獲 腔 棘 魚 。 」
圖片參考:
http://www.epochtimes.com/i1/3004291.gif
南非潛水員拍到百万年活化石-腔棘魚
(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15日訊】 南非潛水員周一在南非東北部330英尺的海底拍到被認為早已絕跡的魚种--腔棘魚(coelacanth)的圖象,并將它放在网上供人們欣賞。
潛水隊負責人皮埃特-凡特(Pieter Venter)說:“我們拍到了一條1米3長(超過4英尺長)的成年腔棘魚,并對它進行了長達5分鐘的攝像。”對腔棘魚感興趣的人,可以在网上(
www.world-stream.com)看到這些圖片 。
腔棘魚是一种海洋古生物种,在海水中生活了數百万年,后被認為絕跡。只到1938年,有人稱捉到一條腔棘魚,打破了它絕跡的說法。這一發現,成為20世紀生物界的一大發現。
腔棘魚曾几次在非洲大陸 東部及印尼附近的海域內發現,但直到去年10月,凡特才首次在南非附近的海底偶遇三條腔棘魚。去年12月,他帶領一支潛水隊,再次在350英尺的海底拍到了三條腔棘魚,長度約5-6英尺。
(
發現腔棘魚
圖片參考:
http://www.wcjs.tcc.edu.tw/bio/cairoom/evo/images/coela.jpg
1938年,年紀32歲的瑪嬌莉.拉蒂瑪 (Marjorie C.Latimer)女士正擔任南非東 倫敦地區一個漁港小鎮的博物館館長,有個朋友是拖網漁船柰蓮號(Nerine)船長漢瑞克.辜森(HendricGoosen)。每當柰蓮號入港,辜森船經常邀請拉蒂瑪女士將一些希奇古怪的漁獲拿到博物館作標本。
同年的聖誕節前夕,柰蓮號剛完成在卡努那(Chalumnakiva)河口底拖,那次僅捕獲少許的漁獲,依慣例,碼頭工人通知拉蒂瑪女士柰蓮號入港〞,拉蒂瑪女士那時正忙於處理一個爬蟲類的標本,不過至少必須向柰蓮號的伙伴們道聲耶誕快樂,因此,她搭上計程車,到船上和大伙寒暄問候。在臨別時,她瞥見甲板上一只藍色的鰭突出在一堆魟魚和鯊魚之下,在搬開上面的漁獲後,她發現到︰〝這是我一生中看過最美的魚,約150公分長,藍紫色的體表綴著珍珠白的斑點〞。
圖片參考:
http://www.wcjs.tcc.edu.tw/bio/cairoom/evo/images/coela03.jpg
古生物學家長久以來想要建構出古生物的生理機能與生態環境及其生活。因此尋找地球上現存生物中,具有古生物化石之構造特徵的生物,便是努力的目標之一,而這類生物稱之為活化石。1938年冬天,聖誕節前夕,在南非共和國察魯穆那河口發現的腔棘魚,便是振奮生物界至今的活化石魚。
什麼是活化石?
這個名詞乍聽之下很矛盾,因為生物死後才會便成化石,如何會有活化石呢?其實這個名詞是被創造出來特別指稱一些生物是屬於演化上非常原始的種類,這些活化石生物的構造和在地層中幾千萬年前祖先的化石十分接近。目前被稱為活化石的生物除腔棘魚外,還有像肺魚和鱟等生物。
圖片參考:
http://www.wcjs.tcc.edu.tw/bio/cairoom/evo/images/coela06.jpg
腔棘魚的化石
腔棘魚為何如此受到重視?
因為在四億年以前的地層中,這種屬於總鰭魚類(Crossoptergii)的肉鰭魚在是主要的魚類化石之一,但到距今七千萬年以後,便越來越少,甚至完全沒有這種化石的痕跡,因此,一般認為這種生物已和後來出現的恐龍一起滅絕。
由於腔棘魚曾是在脊椎動物登上陸地的關鍵時刻中,很主要的水生脊椎動物,而且它和其他魚類不太一樣,腔棘魚具有像四肢一樣的鰭,因此,很早以前,古生物學家就曾懷疑腔棘魚是陸生四足類的祖先,但只從化石的証據實在無法瞭解腔棘魚是如何行動,如何呼吸,因為以四足來行動以及由空氣中獲得所需的氧是水生動物演變成陸生動物過程中,二個必須解決的問題,而要瞭解腔棘魚的這二種生理特徵,除了找到一尾活魚來研究外,別無他法。
圖片參考:
http://www.wcjs.tcc.edu.tw/bio/cairoom/evo/images/coela05.gif
另外,腔棘魚是現存生物中,曾與恐龍同時分別橫行水中與陸上的生物,由腔棘魚的一些生理和生態行為的模式,或許可提供更多的佐證,來支持我們對恐龍時代一些生態環境的推測,這些都是為什麼當發現腔棘魚時,科學界為之瘋狂的原因。
圖片參考:
http://www.wcjs.tcc.edu.tw/bio/cairoom/evo/images/rsc0201.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