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鎮市地名的由來?,以及地方發展特色?

2008-08-21 11:45 pm
一個關於社會科的問題:

桃園縣平鎮市地名的由來?,

以及地方發展特色是.....?

回答 (3)

2008-08-21 11:56 pm
✔ 最佳答案
發現安平鎮

莫說外地人,即使連平鎮市在地人,知道平鎮市老地名稱做「安平鎮」的恐怕也少了!

長久以來,正因為本市緊臨桃園縣南區第一大城市──中壢,遂使眾人但知有中壢而忽略了平鎮的存在。一般人多半如此,例如外地人或有詢問「君住何處?」為了使對方立即明白,往往住在平鎮的人也會答「住中壢」。而政府機關呢?竟然也中壢、平鎮不分地混用,例如我們一般僅以為「中壢有中壢國中,平鎮有平鎮國中」,殊不知中壢國中亦位處平鎮市轄區。甚至連桃園縣政府明示所謂的「台灣自來水中壢服務所」,其實也是在平鎮市的範圍內而非中壢。

這樣的「妾身」情況,對於平鎮市人來說,有什麼樣的差別呢?

最直接的影響是,平鎮人與平鎮在地缺乏了情感的連結,甚至逐漸疏遠。不知「安平鎮」之由來尚屬小者,大者則鄉人將因為疏遠而逐漸失去了對平鎮的關懷與熱。對於一個正預備快速走向繁榮與成長的桃園縣第三大都會而言,我們認為,此誠非平鎮之福啊!那麼,是不是可以嘗試努力看看呢?

什麼樣的努力?重新喚回鄉人對平鎮的關懷與熱吧!我們已然無法令中壢國中更名,也不能讓自來水廠中壢服務處遷移,但我們可以努力的部份是消除鄉人對於在地的疏遠,重新串起平鎮人與平鎮在地的情感連結。怎麼做呢?就從發現安平鎮開始……

推動「發現安平鎮」深度文化之旅最核心的精神在於消除鄉人對於在地的疏遠,重新串起平鎮人與平鎮在地的情感連結。

名稱的由來

平鎮,舊名「張路寮」,是防衛的守望地。「寮」的設置,使地方漸安,遂改名「安平鎮」。民國九年,去掉「安」字,改名「平鎮」。
地理環境

由於平鎮的東、南、西三面地勢高起,阻擋了強勁的東北季風;颱風季節又因為地處背風坡而甚少災害,一直以來客家族群在此耕讀傳家,安居樂業,後來隨著台灣的工業化,平鎮由於地處中央、交通便利,許多原本綠油油的稻田景觀被林立的工廠所取代,外來移民日益增加,成為全桃園縣人口成長最迅速的地方。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0813751
名產:辣豆瓣醬
名勝:平鎮義民廟
http://www.x1.com.tw/Hometown/review.asp?ArticleID=632
參考: 我來爬爬文.....參考:YAHOO知識家
2016-02-28 8:22 pm
這位網友你好

我本身也有遇過這問題

急需用錢 找銀行真的太慢了

我知道 中壢仁寶當舖 有在幫人代辦二胎

估價速度快 放款速度快 息低保密

你可以去詢問看看

我之前有在那裡借過 服務態度好 辦事效率好

真的是短期週轉的好幫手

放心啦!仁寶當舖是政府立案合法當舖

網路上的風評也非常好

在 中壢YKK對面 03-4520077
2008-08-22 5:37 am
平鎮,舊稱「張路寮」,原係防衛情之守望所,因寮之設置,地方漸安,因 而稱為「安平鎮」,民國九年去「安」字,改稱平鎮。
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改制稱「平鎮鄉」,七○年代以後社區次第建設,人口大量移入,於民國八十一年三月一日改制升格為為縣轄市「平鎮市」,躍為桃園縣名符相符的第三大都市,下轄四十六里。平鎮市南北狹長十一公里,東西寬約九公里,外形輪廓類似麒麟,因為居桃園縣平地中央地帶,縱貫鐵路,縱貫公路與高速公路,穿越西北,再加上中新公路,中豐公路,外環道路,東西向快速公路,都在本區交錯銜接,北上台北三十六公里,南下新竹三十六公里,佔有居中發展的優勢,也是利用公路運輸北上、南下的重要交通據點。平鎮市全市總面積為:四七七九.一二公頃,行政區域所轄四十六里,1489鄰,至九十六年十二月底止,人口數共為202,680人。
平鎮市地區,因早期移墾的先民,都是來自廣東省的客家人,因此語言風俗 習慣均屬客家系統下,所堪稱「客家莊」。然而幾十年來因政府遷台,軍眷新村、 社區建立,移入許多各省市籍移民,不但使平鎮市人口增加,連帶以北京語系為 主的國語,也成為主要語言。平鎮市的觀光典故有:鷺絲園、湖老錦古戰場、葉奕明公祠、賦梅第、義學田等。


從幼稚園教育到完全中學,平鎮市的教育體系逐漸發展成熟,在地方民代與鄉親的奔走和支持下,將引進台北商學院,實現平鎮市擁有大專院校的夢。

  平鎮市除了國中、小學義務教育的體制外,平鎮國中也加入完全中學招生行列,私立的新生醫校、復旦中學和育達商職等,從普通科到技職教育一應俱全,而有助提昇平鎮學術地位的台北商學院,市公所也積極爭取落腳平鎮,讓大專院校進駐平鎮,同時,私立六和高工也在民國九十年七月遷移至平鎮市,同年九月正式上課。

目前平鎮市共有七所市立托兒所,十三所國民小學,五所國民中學,五所高中(職)及二所隸屬軍方的後勤學校與通信電子學校,帶動地方發展。

 
參考: 基維百科


收錄日期: 2021-04-30 12:35:4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821000010KK0767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