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d the Balkan States accept the aid from Marshall Plan?

2008-08-19 9:23 pm
巴爾幹半島國家有沒有接受過馬歇爾計劃的援助?
if yes, what countries were they?
and was the aid significant?

Thank you very much

回答 (2)

2008-08-20 8:29 am
✔ 最佳答案
馬歇爾計劃(Marshall),正式官方的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由於此計劃由當時的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所領導的美國國務院推行,故稱為馬歇爾計劃。
馬歇爾計劃本來是個美國經濟援助歐洲的計劃,原因是歐洲大部份地區都受二次大戰嚴重破壞,組濟瀕臨崩潰。本多馬歇爾計劃援助的國家包括東歐各國,但因為二次大戰後東歐大部份國家都成為了蘇聯的衛星國,美國要求蘇聯准許美國介入東歐國家的內政,才肯提供經援,蘇聯自然不願意,故所有蘇聯的東歐衛星國都沒有接受馬歇爾計劃的援助。
至於巴爾幹半島,當時是兩大陣型的對峙地區,北部的羅馬尼亞、保加利亞以及阿爾巴尼亞是蘇聯集團國家,三國都沒有接受馬歇爾計劃的援助;南斯拉夫雖是共產主義國家,但卻沒有加入蘇聯集團,行獨立自主路線,故南斯拉夫曾接受美國經援,但通常美國對南斯拉夫的援助都沒有計入馬歇爾計劃之內。
至於巴爾幹南部的希臘與土耳其,是北約成員,不是蘇聯的衛星國,故有接受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不過馬歇爾計劃主要援助對象是在西歐,這計劃援助希臘及土耳其兩國的金額合共只有五億美元,而馬歇爾計劃對西歐大國(如英法德意)的經援,每國都有超過十億甚至二十億美金的援助。
2008-08-20 8:18 am
只有希臘。

馬歇爾計劃是爲了抗衡蘇聯和共產主義勢力在歐洲的進一步擴張而做的,只有非共產國家才會得到援助。而巴爾幹半島除了希臘之外,當時全部都已建立共產政權。

補充內容: http://zh.wikipedia.org/wiki/马歇尔计划

馬歇爾計劃(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是二戰後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長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戰歐洲戰場勝利後,美國提出憑藉其在二戰後的雄厚實力幫助其歐洲盟國恢復因世界大戰而瀕臨崩潰的經濟體系,並同時抗衡蘇聯和共產主義勢力在歐洲的進一步滲透和擴張而提出此計劃。該計劃因時任美國國務卿喬治·馬歇爾而得名,但事實上真正提出和策劃該計劃的是美國國務院的眾多官員,特別是威廉·克萊頓和喬治·凱南。

重建計劃最初於1947年7月在一個由歐洲各個國家普遍參加的會議上被提出。馬歇爾計劃最初曾考慮給予蘇聯及其在東歐的衛星國以相同的援助,條件是蘇聯必須進行政治改革,並允許西方勢力進入蘇聯的勢力範圍。但事實上,美國擔心蘇聯利用該計劃恢復和發展自身實力,因此美國故意提出許多蘇聯無法接受的苛刻條款,最終使其和東歐各國被排除在援助範圍之外。

該計劃於1947年7月正式啟動,並整整持續了4個財政年度之久。在這段時期內,西歐各國通過參加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0億美元。若考慮通貨膨脹因素,那麼這筆援助相當於2006年的1300億美元。

當該計劃臨近結束時,西歐國家中除了德國[1]以外的絕大多數參與國的國民經濟都已經恢復到了戰前水平。在接下來的20餘年時間裡,整個西歐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時期,社會經濟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可以說這與馬歇爾計劃不無關係。同時馬歇爾計劃長期以來也被認為是促成歐洲一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該計劃消除,或者說減弱了歷史上長期存在於西歐各國之間的關稅及貿易壁壘,同時使西歐各國的經濟聯繫日趨緊密並最終走向一體化。該計劃同時也使西歐各國在經濟管理上系統地學習和適應了美國的經驗。

近年來史學家又開始注意對於馬歇爾計劃的深層動機及影響的研究。現在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馬歇爾計劃之所以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其實應歸功於新的自由放任政策,以及這一政策下市場對經濟增長的穩定作用。而當下也有某種意見認為,美國施行該計劃的本意是為了通過援助使歐洲經濟恢復,並使之成為抗衡蘇聯的重要力量和工具,同時也可使美國更方便地控制和佔領歐洲市場。但事實上歐洲經濟後來的發展趨勢並未使其成為美國的附庸,反而通過一體化等途徑成為了世界經濟舞台上可以和美國抗衡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時在美國國內也有不少批評意見認為馬歇爾計劃開了使用本國納稅人金錢援助他國的先例。
參考: 自己,維基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58:3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819000051KK0118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