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歷史

2008-08-16 3:22 am
在十九世紀,為什麼出現以下事件﹖

「愛爾蘭人為躲避大範圍的饑荒而向北美移民」

請作詳詳解釋。謝謝。

回答 (3)

2008-08-16 9:33 am
✔ 最佳答案
愛爾蘭在十三世紀被英格蘭人征服,但長期受英格蘭人壓迫及歧視,首先愛爾蘭祖先塞爾特人本是英倫三島土著,英格蘭人祖先盎格魯撒克森人卻是來自北歐的侵略者,盎格魯撒克森人將英格蘭的塞爾特土著殺清,只有在愛爾蘭的塞爾特人倖存,所以英格蘭人本是愛爾蘭人的民族敵人,英格蘭征服了愛爾蘭,視愛爾蘭為殖民地,又因宗教改革時期英格蘭及蘇格蘭都改奉基督新教,愛爾蘭卻堅持信奉天主教,愛爾蘭與英國人更不能相容,很多愛爾蘭人不喜歡愛英國管治,開始移民新大陸。


但令愛爾蘭人大量移居北美的是愛爾蘭十九世紀一場饑荒,當時愛爾蘭雖已正式加入聯合王國,仍受英格蘭人歧視。而英國開展工業革命,英格蘭及蘇格蘭經濟發展急促,相反愛爾蘭仍是個農業社會,不少因工業革命發了達的英國資本家在愛爾蘭購入農地成為大地主。
公元1844年,一種前所未有的枯萎病在北美洲的馬鈴薯田廣泛傳播,至1845年愛爾蘭的馬鈴薯也廣泛地染病,枯萎病令愛爾蘭的馬鈴薯嚴重失收,由於愛爾蘭人主要的糧食是馬鈴薯,全島在之後一兩年陷入糧荒。
但英國政府當時信奉自由貿易,認為賑災是干預市場的行為,反而要急需糧食的愛爾蘭人『以工代賑』,即是要愛爾蘭人築路開運河為代價,英國發予愛爾蘭人工資,愛爾蘭人就可循正常貿易向海外購買糧食,美其名稱為公平交易。但由於當時歐洲其他地方的農作物失收而令農產品價格飛漲,愛爾蘭的工錢根本沒法向國外購買地糧食,而英國地主更乘機驅逐沒有能力交地租的貧農。很多愛爾蘭人在饑寒交迫之下,為生存被迫離開家鄉遠走北美,估計由1846--1849這數年的馬鈴著糧荒中,有一百五十萬愛爾蘭人死於饑餓以及相關的疾病,以及凍死,同時有一百二十多萬愛爾蘭人為逃避饑荒而移居北美,這些愛爾蘭人在北美落地生根,成為北美一大族群。
參考: 星島出版社:天災人禍
2008-08-16 10:55 pm
愛爾蘭共和國。地理座標︰53 00 N 8 00 W
面積 70280平方公里。人口約 388萬。首都在 都柏林 Dublin。
官方語言︰愛爾蘭語和英語。國慶日︰3月17日。貨幣:歐元 EUR。
海岸線長3169公里。溫帶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2月3.2℃,8月16.2℃。
1921年南部26郡脫離英國(大不列顛王國)獨立,而北方六郡仍然為英國一部分(北愛爾蘭)。
爱尔兰在1922年之前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一个组成部分。1919年,大多数于1918年大选中当选的爱尔兰议员拒绝在英国下议院任职,他们自行组成了爱尔兰议会(爱尔兰语:Dil ireann),并于1919年1月以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的名义发布了单方独立宣言。当时,爱尔兰没有得到国际上的承认,但在英爱战争(亦称爱尔兰独立战争)后,英爱双方代表达成英爱条约,给予爱尔兰合法的自治权,即自治领地位。爱尔兰成立爱尔兰自由邦,领土包括爱尔兰全岛,但条约允许北方六郡(即北爱尔兰)不参加爱尔兰自由邦。爱尔兰自由邦宪法同时规定,爱尔兰为君主立宪制,爱尔兰国王由英国国王兼任,同时设立总督职位,议会实行两院制,成立“行政委员会”(即内阁),设立行政委员会主席职务。
1937年12月29日,爱尔兰采用了新的爱尔兰宪法(Bunreacht na hireann),将国名正式定为“爱尔兰”(ire),设立爱尔兰总统(Uachtarin na hireann)职位,但国王继续根据成文法在国际上为爱尔兰国的象征。1949年4月1日通过的爱尔兰共和国法案最终废除君主制,将国王职权全部交予总统,爱尔兰成为共和国。
根据爱尔兰宪法第4条,“爱尔兰(ire)”为国家名称,同时第2、3条宣称爱尔兰对北爱尔兰也享有主权(此文已于1999年废除),所以爱尔兰共和国在外交领域一般也自称“ire”(如爱尔兰宪法、爱尔兰总统)。但由于英国对北方六郡实际行使主权,许多国家都避免直接使用“ire”字眼,以照顾北爱尔兰的立场,避免偏袒之嫌。
爱尔兰于1949年4月宣布成立共和国之后,自动退出了英联邦。(英联邦于1950年才更改规则,允许印度以共和国的身份留在英联邦之内。)虽然爱尔兰并没有重新申请加入英联邦,但是它保留了许多成员国的权利,如:爱尔兰公民在英国享有所有英国公民权利,包括参选英国国内选举和参加英国军队的权利。
爱尔兰于1955年加入联合国,1973年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即现在的欧洲联盟)。爱尔兰历届政府一直致力于爱尔兰和平统一,同时与英国合作解决北爱尔兰暴力冲突问题。爱尔兰与北爱尔兰选民于1998年所通过的贝尔法斯特协议(Belfast Agreement)正在实施中。HY
2008-08-16 6:33 am
為什麼愛爾蘭出現大範圍的饑荒

愛爾蘭是一天主教國家,不鼓吹節育。在新大陸的農作物,尤其是高熱量的薯仔被引入之後,糧產大增,故人口大升。但亦因人太多,只有大量種殖薯仔才可養活這麼多人。

在1845年時有一種可感染薯仔的微生物進入愛爾蘭,導致大量薯仔在田中腐爛。由於愛爾蘭完全依靠單一作物,而且當時交通不便,無法大量輸入糧食(指內陸地區)。不少愛爾蘭人為躲避大範圍的饑荒而向外逃離,向英國、北美、澳洲等地移民。
參考: 自己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57:2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815000051KK0262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