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現在20歲買基金比較好還是買保險比較好?

2008-08-16 6:41 am
問我現在20歲買基金比較好還是買保險比較好?
我現在一ㄍ月只有2萬出頭而以 想要買基金或保險 要買哪一ㄍ比較好 因為沒什麼錢只能選擇一ㄍ 而且我也不想買投資型保險因為賠不多也賺不多感覺沒什麼保障.

回答 (5)

2008-08-16 7:03 am
✔ 最佳答案
建議先替自己買一份保障

這樣再來談投資部分

建議可以去網路交易平台去申購基金

不過基金數比較少 需要精心挑選

手續費部分也有優惠

優惠部分可以上各基金平台看
參考: 自己的意見
2008-08-17 6:21 am
找個信任且專業又客觀的服務員談
如此較能依需求規劃
敬請不吝指教
2008-08-17 6:17 am
親愛的~
重點不在薪水有多少
重點在於 妳每個月的閒錢能剩多少?
妳的資金運用彈性有多高?

投資還是保險
當然最佳的狀況是兩者兼顧

在不能兼顧的狀況下才擇一
(還不ㄧ定呢 說不定妳真的能兼顧 純保險ㄧ般來說誰都負擔的起)
勞保有部份保障
好ㄧ點的公司還有團保
個人保險需求-勞保-團保-已有的其他保險 = 自己需要準備的商業保險
說不定你家還有早期買的全家型的保單
其實你需要自己準備的沒有ㄧ般保險員講的那麼多

再來就看你的家族健康狀況和平均年齡
有沒有趁年輕便宜時就準備好未來醫療開銷的需要
(沒有需要的機率也不低~ 因為很多疾病醫療險是不理賠的 那種家族病史就不用浪費錢了)

再來就是你的平時生活
外務多還是內勤多
平常閒餘時間都做些什麼
上班的職務內容是什麼
開車騎車還是搭公車
常出外旅行嗎?

純保險的成本是很低的
ㄧ般健康家族的年輕人全險做足頂多ㄧ年八千到一萬出頭
ㄧ個月大約一千出頭
有特殊家庭狀況or 生活型態 工作類別再個別處理

但先把保險準備好 剩下的再投資
是所有財務規劃的鐵則

我們能做的
是盡量別把不需要的資金浪費在不需要的保險上
想辦法提高投資的額度

我們是金融情報商~
參考: 美商聯創財富管理 線上財務顧問 理財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aeolous1/
2008-08-17 5:34 am
如果您從沒有買保險,家人也沒有幫您規劃,您是應該先考慮替自己規劃一份基本的保險,再來考慮是否投資。

如果您要買基金,以下可以給您小小的參考。


銀行的理財專員,只負責銷售基金,不會負責幫您操作基金。
目前國內基金一檔要3000
海外基金一檔要5000
盈虧自負
基金自己挑選自己操作
投資看長期
您承擔的起多少風險?




中泰-新保利寶器
85%鎖高保本機制
4檔基金『施羅德美元債券、貝萊德環球資產配置、貝萊德新興市場、貝萊德世界礦業』
不需要自己操作、不需要轉換、不需要自己挑選
承擔風險只要15%,超過15%由巴克萊銀行吸收
假設投資100元,最低保證85元『鎖在85%』
假設淨值120元,最低保證102元『鎖在85%』
假設淨值110元,最低保證102元『鎖在過去淨值最高點保證不下降』
繳費彈性


長期投資成長報酬率平均都在7~9%之間

巴克萊是信貸評級最高的金融機構之一,評級為AA(標準普爾)、Aa1(穆迪)及AA+(惠譽)。
參考: 太陽聯創保險經紀人
2008-08-16 1:12 pm
你可以買20萬壽險+200萬定期壽險
醫療險(實支實付型)+終身醫療日額型+手術醫療險
意外險+癌症險
以上若有規劃完畢後還有剩餘閒錢再去單純購買基金,不過通常投資都會繳一些學費的,因為經驗不足
所有投資工具(基金=>股票=>認購權證=>期貨)我都試過,那過程不是很美好,祗能用”慘痛”二個字來形容,後來我覺得指數型基金是較安全的投資工具,而台灣五十是和大盤較同步的,比起其餘的ETF(指數型基金)比較好判斷、成交量也較大、方便進出,看得懂大盤,這種變數最小。與其亂買個股,倒不如看得懂大盤在合理位置,集中火力來得實際。台股大盤每年至少有一次以上很嚴重的崩盤(大殺融資、散戶絶望、新聞媒體及大多數分析師、專家看不好),遇到這種”好買點”時慢慢買,用閒置資金買了擺著,做波段利潤,依過去大盤波動,合理低點至波段高點平均至少有二成(20%)以上的反彈空間,而且投資首重成本(像海外基金手續費如果沒打折約為3%,加上已反應在淨值的基金經理人費、基金管理費,加起來約為5%,還沒賺到,100萬先5萬不見了),比去買海內外基金成本還低,身在台灣又看得到,又能感受自己操作的樂趣。雖然漲跌的幅度比股票小很多,但是與其亂買股票,一次買很多檔個股(一般投資人也不敢單壓一支,會分散風險),結果是那兒賺一些、那邊又賠一點、另一支搞不好變壁紙。

台灣五十是採台股大盤最績優的前五十檔(前段班),成績排不上前五十名的,馬上排除在外列入中段班,所以基本上買這種已經是脫離後段班(地雷股)的機會了,我這麼說,如果有三百萬的話,可以在台股大盤崩盤到合理位置(每個人對合理價會有認知上不同)逐步買進,用時間等待較大的波段利潤,根本也不用花時間去研究股票這難懂的課(名校經濟學教授投資也不會贏啦),每年如果能賺取波段15%左右約五十萬的”吃喝玩樂基金”,就很好了∼輕鬆又愉快(我是說我有這能力,不代表你也有這能力,別人的經驗不見得每個人都能複製來用。)

個股實在是買了,以為是低點了,常常還有更低點。從各方面財報及技術分析、基本面我認為是合理價位了,巿場卻不認同,還是有更低點,因為個股變數太多,縱使神準了十次,第十一次終於看錯了,也全毀了,我當初就是這麼失敗的,而且那一敗好多年站不起來,連我都這樣了,如果你的年紀是比我當時不到三十歲還大的話,也沒相當程度的理財能力,那搞不好是爬不起來的,平時我們除了要應付日常生活外,想再存一筆錢足夠翻本,想一想還有點難。


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共同基金,85%以上的基金績效一定加肯定會輸給當地大盤,果真如此,買成本高的基金,還不如買和大盤績效幾乎同步的指數型基金。


收錄日期: 2021-05-01 16:42:2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815000010KK1192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